分享

关于个人成长和事物发展的三大通用原理

 探为观指 2023-02-12 发布于江苏

这原本是三年前写的一篇旧文,自己重新复习一遍,居然还能感觉有些许收获,这真的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其实,从本质上来讲,价值信息的价值所在,很重要的一项体现,就是启发我们串联大脑中一大片神经元上储存的、原本独立不相干的知识点,将其连成网,形成触类旁通的知识面。

这样的知识面就是我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体系。这个面越大、网越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水平就越高越深刻。

当然,现在的自己显然要比三年前的自己,在很多方面的认知更加广阔和深刻。因此,旧文的部分内容还要进一步精修,分享出来供有缘人参考。

万法归宗的第一通用原理:量变产生质变

之所以将这一点称为“万法归宗”,是觉得与个人成长和发展有关的道理,都能归结到“量变产生质变”上来。

用比较学术的话来讲,就是与成长和积累相关的一切事务,最后都遵循指数增长原理,对应的就是复利积累效应。

关于知识密度:大脑的运行方式,本质上就是在神经元上写入信息、建立信息连接、读取和使用信息。

比如,看到一幅K线图,走技术路线的炒股专家能够马上说出他对这只股票后期走势的判断。

这个例子里面,技术路线炒股专家的大脑,就是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建立了“各种情形的K线图形态”与“各种后期走势形态”之间的连接。

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就是往神经元内写入信息、并且建立神经元(及其对应信息)之间连接的过程。

看到新图形然后预判后市行情的过程,就是读取大脑中已有的各种神经元(及其对应信息)之间的连接(及连接组合)的过程。

再比如,钢琴家就是通过反复的演奏练习,建立了“乐谱”与“手指动作”之间的连接。

这种连接还多了一个环节,那就是肌肉记忆:不仅仅是将乐谱信息及其对应的指法动作信息写入神经元,还能够瞬间让手指动起来。

有句话叫“难而不会、会而不难”,意思就是说你觉得一件事情很困难,不一定是因为它真的有多高的技术含量,很可能只是因为你不会而已。

不会的根本原因,当然是没有理解。那种不懂装懂、一知半解的“会”,本质上只能是背答案而已。同样的事情,换个形式你又不会了。

真正的“会”,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理解的本质,就是大脑里关于这件事情所需的相关信息,已经全部写入神经元中,并相互之间建立了连接。

而关于这件事情所需的所有相关信息,本质上就是知识密度。

当我们在某个领域的学习浅尝辄止的时候,我们也就懂了个皮毛,这时候的知识密度根本谈不上密度,就是一些零星散落的知识点。

当我们在这个领域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时候,我们感觉已经入门了,越来越多的知识点朝我们涌来,感觉难以招架的样子。

这个时候,就是我们大脑神经元像是有点来不及写入信息的阶段,也正是我们堆积知识密度的过程。

这个过程也正是“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阶段,部分人受不了这个看似枯燥的阶段,没有坚持到完全学会就放弃了。

为什么?因为知识点融会贯通的那一刻,可能也是很多人理解的顿悟的一刻,才是我们享受学会一样东西的获得感的时刻。这种获得感就是一种正反馈。

神经元大量写入新信息的过程,由于大量孤立的知识点尚未能够连成网络,形成知识面。从而使得我们无法单独理解孤立的知识点,进而感觉学而无所得。

这种无所得的感觉,正是一种类似“付出无收获”的负反馈,是劝阻我们进一步投入学习的阻力,而不是促进我们继续接着学下去的动力。

所以,我之前的文章提过,这就是要人为干预、进行逆周期调节、自己饱和奖励自己的时刻。

从知识的角度来讲,这个阶段,不正是知识密度还没压够的时候嘛!

当知识点继续增加,达到某个临界点的时候,接下来进一步增加进来的知识点,会加快与其他知识点之间建立连接的速度,给人一种突然容易理解了的感觉。

这个临界点,就是指数增长原理中,由低收益期进入高收益期的分界点。

对于上述学习过程而言,这个临界点就是知识密度达到有效理解你正在学习的某件事情的门槛。

越过这个门槛,你再进一步学习,就很容易理解前前后后的积累的那些知识点了。

所以说,某一门课的学习学不会,只能说明这门课你的知识密度没有积累到那个理解的门槛。

对于任何一个领域的学习,本质上就是在那个领域狂堆知识密度。

关于成功:通用意义上的成功,就是“把一件事情做成”。

无论是学习一门手工艺、学一门外语、学一种乐器、还是学习怎样做一个好老婆/好老公,“学会”就是“做成”了;或者,是想攒到人生第一个一百万元存款、买到人生第一辆跑车、创立一家公司并实现上市,“实现”了就是“做成”了。

前面说了,学习的成本就是在学的那个领域,狂堆知识密度。那具体应该怎么堆呢?

其实成功的方法说起来也非常简单:就是递进式地简单重复!

比如怎样学会一门外语?就是读单词,重复地读,读到基本认识为止;然后读简单、短小的文章,重复地读,读到合上书本能够大概讲出来为止。

之后再继续读稍微长一点的文章,重复地读,读到合上书本能够大概讲出来为止;再继续读更长、更复杂一点的文章,重复地读。

如此循环,一段时间之后你就学会了。基本上任何一个领域的知识密度,也都是这么堆出来的。

稍微解释一下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所包含的原理:读单词,简单重复,核心技术是通过反复刺激大脑,在大脑中建立“单词”与“含义”的连接。

想一想,是不是全国看过电视的人,都能张口就说出“收礼只收某某某”的广告语,为什么?

因为简单重复的听力刺激,已经在你大脑中建立了“送礼”和“某品牌”的连接,听力刺激的“量”已经积累足够了!

那么,之后简单短小的文章的阅读积累,会在大脑中建立更多的连接:“单词”与“含义”的连接、“短语”与“意义”的连接、“句子”与“表达方式”连接、“表达方式”与“语法意义”的连接,等等。

想一想,大家说中文张口就来,是不是就是因为你脑子里所有的这些连接,都已经通过很多年的实践而牢牢地建立起来了!

所以,通用意义上的“成功”实现起来非常简单(其实是说起来非常简单),就是递进式的简单重复。

但是,深入一点解释,这里又包含三大核心因素:时间和能量的投入、坚持、以及难度升级。这就是我们研究过的刻意练习。

时间和能量的投入,以及坚持的话题,我们最近的几篇文章已经讨论很多遍了。

关于难度升级,也就是所谓“递进式”的含义,具体操作方法就是分解任务。

把一个大目标分解为多个阶段的任务,然后在每个阶段内部进行“简单重复”,建立每个阶段内的“问题”与“答案”的连接。

“递进式”的原因是面对一个较大的目标时,我们很难一口吃一个胖子。

比如赚人生第一个一百万,如果盯着这个一百万,就很难实现。但是如果将一百万分解成一千个1000元的阶段任务,那么就能够靠“简单重复”去实现了。

前些年网上很流行的“一万小时成大师”的理论,如果真的通过一万小时练习成功晋升大师行列,那么本质上就是以上过程的执行结果。

每天坚持在一件事情上“简单重复”一小时,那么一万天也就是27年半就积累到一万小时了;如果是每天投入三小时,那么三千多天也就是10年不到就累积完成了。

“十年磨一剑”不也就是每天三小时的持续积累嘛!

当然,我们现在明白了更深入的一件事情,那就是“一万小时成大师”的理论并不科学。

真正科学的方法是刻意练习。因为刻意练习才是真正的递进式的螺旋上升过程。

把事情做对的基础:追求真相

前几年非常热门的一位美国金融家叫雷·达利欧(Ray Dalio),世界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的创始人。最近看样子达利欧先生好像把接班人确定了。

他好多年前就写了一些文章挂在他们公司网站上供人们下载,包括非常著名的、后来写成书在我们这里卖的《原则》。

达利欧在这本书里写道,他对他自己、以及他在公司里的员工都要求做到“极致的诚实”,因为只有“极致的诚实”才能找出真相,而只有真相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这是非常浅显的一个道理,但是现实当中,我们极其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带入个人的预设立场,结果会很容易让我们偏离导向目标的正确轨道。

很显然,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人性。人性的特点就是情绪会先于理性思维替人对一件事情做出快速反应。这是人类长期进化出来的一种本能。

比如炒股,很多人做出买和卖的决定,不是基于自己对股票涨跌原因的研究结果,而是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

再比如,人的本能都喜欢听好话,如果有人批评你几句,很可能你会带着预设立场和个人情绪来不假思索地奋起反击,从而可能忽略了别人批评中客观中肯的问题点。

因此,真正有效的个人成长之路,基础就是要开拓自己的信息渠道,并不带预设立场地吸取不同方面的信息,这是获取“真相”的基础前提。

我在近期的《如何找到成就人生的正确方向?》一文中,详细讨论了如何建立能够找到指引人生正确方向的高质量信息渠道的方法。

获得竞争优势的本质原理:提升自己的维度

美国营销专家阿尔·里斯和杰克·特劳特提出了著名的营销理论:定位,就是要在潜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建立“某个需求价值点”与“某个品牌或者产品”之间的连接。

现在,每个企业都在研究自己的品牌定位和产品定位,甚至很多人都在有意识地树立自己的个人品牌定位

里斯先生和特劳特先生在他们的书中提出,最有效的定位,是成为某个品类的第一。这是最容易让人记住的方式。

从原理上讲,这种方法就是在提升自己的维度。

大家想一想,如果在同一维度里竞争,那到最后就是存量博弈。当今世界的各种矛盾冲突,本质上就是各大列强挤在同一维度里面,被迫零和博弈。

这几年我们国家有一位很火的科幻作家,其最著名的获奖作品里面提到了一个概念,叫做“降维打击”。

这给我们的启发是,高维度的事物(观点、方法、技术等等)和低维度的事物之间相差的,才是真正有效的竞争优势。

比如,人们熟知的早期福特汽车与通用汽车公司之间的竞争故事,就是两个维度之间的事物的比拼。

早期取得巨大成功的福特汽车是型号唯一、颜色唯一的完全统一的样式,并且坚持不变。

通用汽车随即推出了不同颜色、不同造型的汽车产品,站在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维度对福特发起挑战,一下子超越了福特公司成为汽车行业的龙头老大。

另一个案例发生在早期计算机时代,IBM是当之无愧的霸主。

美国工业巨头通用电气公司和因为复印机产品取得巨大成功的施乐公司,都试图在计算机产业中,向IBM的霸主之位发起了冲击,各自都投入了几十亿美元以争取在早期计算机产业中取得优势地位。

由于他们都是在同一维度下与已经取得先发优势的IBM进行竞争,结果都惨败而归。

只有后来的个人计算机时代来临,戴尔公司通过整个制造、销售、服务流程的彻底创新,从更高的维度上向低维度的IBM发起冲击,才能够击败了IBM的个人计算机业务。

因此,归结到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角度来讲,真正的“个人成长”是让自己的思维突破现在的维度,达到一个更高层次的维度。

有时候我们发现,无论是学校的老师、单位的领导、还是市面上的培训,都喜欢说一句:“你要在你还站在一楼二楼的时候,就学会用五十层楼、甚至一百层楼的眼界看问题。”

这个说法,本质上就是要你提高思维的维度的意思。

那么,怎样才能提升自己各个领域的维度呢?我这里的文章写来写去,不都在研究这件事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