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煜:一代佳人,死于情人节

 子玉史院 2023-02-12 发布于陕西
 / 子

无论李煜在诗词领域的地位有多高都不能弥补他做人的失败,因为,他的第一身份毕竟是皇帝,更是一个丈夫。

是的,作为皇帝的李煜是失败的,作为人,他也是失败的

先说做人——

北宋开宝八年(975)十一月,面对金陵城的全面失守,南唐国想要继续维持偏安的格局已经是不可能。作为江南国主的李煜率领群臣穿着素服向宋军主将曹彬投降。

而事实又是,在城破之前李煜完全可以有另外一种选择,那就是,自杀殉国。但李煜把用于自尽的木柴都堆好了,就是没有勇气将其点燃。最终,李煜还是怂了,在将宫中珍藏的一批书法作品焚烧之后,李煜走上了苟活的路。

而这,只不过是他此后更多悲剧的开始。

在北宋都城汴梁,赵匡胤在光天化日之下以受降的方式羞辱完这位前南唐国皇帝之后随手就扔给了他一顶“违命侯”的帽子。

开宝九年(976)十月,赵匡胤驾崩之后,即位的赵光义在第一时间就将他对李煜老婆小周后的垂涎从欲望落实到了行动。

从那之后,小周后三天两头就被赵光义召入宫中,一呆就是好几天,鬼都知道发生了什么。赵光义肯定是给李煜赠送了一顶绿颜色的帽子。

是的,赵匡胤“违命侯”的帽子是对李煜在政治上的羞辱,而赵光义这顶帽子却绝对是对李煜人格上的羞辱

作为内心敏感的文人,李煜肯定受不了这连续两次的重击,但他又无可奈何,只能将自己的情绪以最擅长的方式表达出来——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虞美人》是诗词领域的巅峰之作,同时也是一个内心痛到极点的亡国之君的情绪写照。

李煜不知道的是,他的借酒消愁与以诗词表达自己心境的行为早已触动了另一个人的敏感地带。

▲赵光义  图源/剧照

没错,正是对李煜三百六十度全方位关注的大宋皇帝赵光义。那些天,“雕栏玉砌”“朱颜改”“故国不堪回首”等这些词句在赵光义脑海中循环播放,它们共同作用,将多疑的赵光义折磨得是寝食难安。

而给这一切按下暂停键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李煜送离这个世界。

好吧。

赵光义派出李煜曾经的心腹之臣徐铉去李煜府上捕捉敏感信息,当他听到徐铉反馈的李煜对当年杀死潘佑和李平的行为有所悔恨时,他直接就怒了:“都到这地步了还不死心呐。”

李煜的死已成定局。

太平兴国三年(978)七月初七,在李煜四十二岁生日那天,赵光义给李煜送去了一坛御酒。

那天,李煜被世间最猛的毒药牵机毒所狠狠折磨,从头部、到腹部、再到四肢,李煜承受着人的肉体所能承受的疼痛的极限,但又说不出一个字。当他以头和脚并在一起的惨状被定格时,生命也宣告结束。

是的,曾经的南唐皇帝、一代词宗在七夕节这一天离开了世界。

在被疼痛撕裂全身时,李煜肯定在想,要是当时在金陵城自己结束了自己也不至于承受这巨大的痛苦。但又能如何?

一切都是苟活心理以及懦弱的性格在引导着李煜走向今天的惨局

说实话,李煜的悲剧很难避免,即使他躲过了赵匡胤的枪口,也很难逃脱赵光义的毒手。但最初他其实是可以主导自己的命运的,那就是,在金陵城自杀殉国。

即使是后来到了汴梁城,李煜的人生其实还会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极力配合赵宋官家表演,以延伸自己的生命长度。

曾经的蜀后主刘禅就是一个很好的模板——“此间乐,不思蜀”。当个没心没肺的人就好。

可李煜明明已经选择了苟活却还任由自己悲观的情绪不断外泄,赵光义怎能对他放心。

都说成年人最大的成熟就是情绪稳定,可李煜此生最控制不了的就是自己的情绪。当年,他的皇后大周后病逝后,李煜在灵前撕心裂肺地哭泣就已经将自己的性格弱点给暴露。谁都知道,他是一个感性的人,而这种性格的人最不适合干皇帝的活。

最终,李煜也为自己的性格买了单。

李煜死后,绝望的小周后也在撕心裂肺哭了几日之后自杀身亡。

▲小周后  图源/剧照

此后,江湖上只剩下了李煜和有关他的各种传说。

再说作为皇帝的李煜——

作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的李煜最初其实是没有继承权的,可上天为了让他上位是一个接一个地将他的那些兄长们带走。李煜是被形势推着走上了皇太子的路,而他的志向却只不过是想寄情山水,与诗歌和佳人来装点自己的人生。

这样的状态是不足以支撑李煜成为一名合格的帝王。

961年六月,李璟去世,二十五岁的皇太子李煜成为了南唐国的第三位皇帝。而这也成为李煜人生的分界点,因为此后他的人生是被各种压力和灾难所填充。

即位之初的李煜虽然勉力打造了几天所谓的好皇帝人设,时时以优秀皇帝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尽力做到了知行合一。但很快,他就在早就在大脑中安装成型的那套既有系统的裹挟下头也不回地走上了那条“不务正业”的路——

李煜用在诗词创作上的时间比办公时间更多;
李煜加重了各项税赋的征收标准以满足自己的享乐欲望;
李煜与他的皇后周鹅皇沉浸在《霓裳羽衣曲》中不能自拔;
李煜与他的小姨子小周后花前月下;

......

瞧,李煜对于皇帝的角色只是三分钟热度,他骨子里还是那个爱玩的人

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李煜将大部分的精力分配给了欲望,对于南唐国的治理自然是顾不过来,即使是他抽空“关心”了一下国事,也总是在做着错误的决策,加速南唐的灭亡——

即位之初,李煜就给赵匡胤上了一道表,向赵匡胤汇报工作,一副将自己低到尘埃里的姿态;
李煜在名义上视赵匡胤为“父”;
李煜大肆搜刮南唐国内的财富然后送给赵匡胤;

......

可以看出,李煜打出的每一张牌都是为了稳住赵匡胤,他一心想的都是维持偏安江南的格局。

可是,对于任何一个政治家来说,谁不知道,统一才是乱世的终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当年柴荣南征淮南就是奔着统一去的,如今接续后周遗产的赵匡胤自然也必须要努力完成这项工作以证明自己。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统一对于赵匡胤的意义更大,李煜即使送给赵匡胤再多的财宝也无济于事,只能是无限消耗着自己手中仅有的资源。

认识不到这点,李煜就永远活在想象中,而事实也证明,李煜确实对赵匡胤抱有幻想

赵匡胤之所以还没有对南唐亮剑,只是因为刚完成改朝换代的动作内部还不稳定,还有,他的作战方案是先对后蜀和南汉用兵。

所以自然,他就先乐呵呵地接受了李煜送来的礼物。

而李煜为了迎合赵匡胤也是使尽浑身解数,他竟然主动派使者去给南汉皇帝作思想工作,劝人家对宋朝纳贡称臣。

估计当时的赵匡胤很可能给李煜打上了“可爱”的标签,而“可爱”一般都是羊的属性。

当李煜与他的小周后花前月下时,赵匡胤的宋军在统一的路上简直就是奔跑的模式——

乾德元年(963)二月,宋军灭掉荆南的高继冲;
同年三月,湖南的周保权也被宋军灭掉;
次年正月,孟昶的后蜀被赵匡胤从地图上抹去;

开宝四年(971),南汉也被宋军灭掉;

此时的宋军已经完成了对南唐的战略包围并在汉阳大造舰船。谁都知道,赵匡胤的下一个目标肯定是李煜的南唐了。

而在这个过程中,李煜一直是温水中的那只青蛙,对于外界的变化采取了无视的态度,等到危险真正来临时,他已经没有能力再跳出那口热气腾腾的锅。

慌乱中的李煜还是打着以前讨好赵匡胤的牌,他正式撤掉了大唐的国号,改称“江南国主”,同时还下调了南唐各个部门的名称。

这显然是小孩子的做法。此时的李煜最应该做的其实是积极备战。因为,赵匡胤已经说了:

“卧榻之侧,其容他人酣睡。”

姿态已经亮得很明了。

如果李煜真的会算账,他肯定知道金银珠宝与统一哪个更能打动赵匡胤的心。再说,拿下江南,一切还不都是人家的。

只是,局势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李煜却还在做着自毁长城的傻事——

李煜在赵匡胤反间计的作用下没有做任何调查就直接将南唐名将林仁肇给毒杀了;
因为看不惯李煜对赵匡胤的奴颜婢膝,内史舍人上书批评了李煜几句,李煜直接就将这位心腹给杀了;
对于潘佑口中的社稷之臣李平,李煜也没有手软,将其扔进大牢,没几天就给整死了;

......

只能说,李煜是在以自己的愚蠢行为“配合”着赵匡胤的统一行动。而他对赵匡胤的“支持”还不止这些:

李煜竟然允许宋朝的卢多逊来到南唐境内勘察地形。这绝对是故意将自己的军事布局泄露给赵匡胤的节奏。

再加上南唐一个叫樊若水的书生画了一幅《长江沿岸水势图》交给了赵匡胤,李煜手中的牌彻底被赵匡胤掌握。

对,就是一张明牌。你说这仗还怎么打?

开宝七年(974)九月,赵匡胤派出了山南东道节度使潘美、颍州团练使曹翰、侍卫马步军都虞侯刘从遇的组合从江陵指挥水师沿江东下。同时,义成军节度使曹彬、侍卫马军都虞侯李汉琼等人也挥师南进。

赵匡胤对于南唐的军事行动更有吴越国的助力,吴越国同时出兵攻打南唐的常州和瑞州,主动给宋军分担压力。

摆在李煜面前的是一个死局。

都到这时候了,李煜还没有停止对赵匡胤的幻想,他又拿着以前的牌,提出,“愿意向宋献白金二十万两,锦帛二十万匹”来换取赵匡胤退兵。

在初战不利的情况下李煜还派出吏部尚书徐铉去向赵匡胤求和。

赵匡胤理都不带理,宋军在江南的土地上继续深入。

▲赵匡胤  图源/剧照

说实话,赵匡胤早就将李煜给看透了。李煜不仅在态度上对自己永远是一副低姿态,而且在南唐国内更是各种得罪百姓的行为。甚至连那个曾经给李煜提出挽救南唐方案的名将林仁肇也被李煜给毒杀了。

是的,当宋军在湘、蜀用兵时,林仁肇曾经主动请缨,要求李煜拨给他一部分兵力让他趁机收复淮南。

这确实是一条好建议,紧抓宋军无暇对付南唐的战略窗口期林仁肇很可能在淮南书写奇迹,到那时,南唐将掌握更大的主动权。虽说最终避免不了灭亡的命运,但还是可以同宋军周旋一段时日的。

可就是这样的精英,李煜眼都不眨就将其给杀了。

通过这件事,赵匡胤彻底看清了李煜,他觉得,像李煜这样的人根本就不配做自己的对手,他也不用同时打出不同的牌,只需派出大军轻轻一推,南唐就灭亡了。

而事实也证明了赵匡胤的判断,南唐败得那叫一个快,宋军攻克金陵,只用了一天时间。

那一刻,李煜的人生剧本只剩下:垂泪对宫娥,然后仓皇辞庙,彻底将自己的命运交到赵宋官家手里

是的,作为皇帝,李煜绝对是失败的。事实证明,最适合李煜的路是作为一名文人在艺术的道路上成就自己,可命运却偏偏将皇帝的牌塞到了李煜手里。

他不会打。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和“在看”。谢谢!
/
推荐阅读:
李煜的答案都在他爸李璟身上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参考资料:

1、司马光《资治通鉴》;

2、欧阳修《新五代史》;

3、薛居正《旧五代史》;

4、姜狼《五代十国原来是这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