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白肺“未病”,别忽视三个经方

 liyh65 2023-02-12 发布于山东

白肺是西医的术语,意思是拍CT看肺,里面都是白色,因此得名。这些白色就是粘在肺部的痰湿,一般情况身体自救,这些痰湿是可以咳出来的,但由于一直堵住咳不出来,造成呼吸困难,严重就会导致窒息死亡。白肺与仲景师的相关方证相类似,寒痰束肺形成的阴实,与肺痿肺痈的病机相类似。表邪未解,寒饮束肺,邪气不出,肺失宣降。“病痰饮者,当温药和之”。别忽视“温药和之”的三个经方:

1、葶苈大枣泻肺汤。出自《金匮要略》:“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参考方::野生葶苈子(炒)15克,大枣12枚。先煮大枣半小时,然后去枣渣,放入葶苈子再熬煮半小时。分出两碗,顿服。

《千金方衍义》:“肺痈已成,吐如米粥,浊垢壅遏清气之道,所以喘不得卧,鼻塞不闻香臭。故用葶苈破水泻肺,大枣护脾通津,乃泻肺而不伤脾之法,保全母气以为向后复长肺叶之根本。”《删补名医方论》:肺痈喘不得卧及水饮攻肺喘急者,方中独用葶苈之苦,先泻肺中之水气,佐大枣恐苦甚伤胃也。大师彭子益:曾治一葶苈大枣泻肺汤证。因其人较虚弱,用贝母桑叶各五钱以代葶苈,大枣肉四两同煎服,甚效。贝母桑叶,排脓除痰之力亦大。但不及葶苈之猛。但用药适合病机,乃善学古人者。

2、射干麻黄汤。出自《金匮要略》,“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本方是主治寒痰郁肺结喉证的基础方,具有温肺化饮,下气祛痰之功效。

参考方:射干9g,麻黄12g,生姜12g,细辛9克、紫菀9克、款冬花9g,五味子12g,大枣七枚,半夏12g。水煎服。

《千金方衍义》:上气而作水鸡声,乃是痰碍其气,气触其痰,风寒入肺之一验。故于小青龙方中,除桂心之热,芍药之收,甘草之缓,而加射干、紫菀、款冬、大枣。专以麻黄、细辛发表,射干、五味下气,款冬、紫菀润燥,半夏、生姜开痰,四法萃于一方,分解其邪,大枣运行脾津以和药性也。金匮要略心典》:射干、紫菀、款冬降逆气;麻黄、细辛、生姜发邪气;半夏消饮气。而以大枣安中,五味敛肺,恐劫散之药并伤及其正气也。《素问·脏器法时论》云:“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又云:“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辛泻之。”故本方用射干、紫菀、款冬、半夏苦泄以降气,麻黄、细辛、生姜辛散以发表,五味子酸收以敛肺,且半夏、细辛又可消痰化饮。全方散中有收,开中有合,诚为治寒饮咳喘之良方。

3、小青龙汤。出自《伤害杂病论》论,“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病重),小青龙汤亦主之(病轻)”。“咳逆倚息不得卧,此方主之。”“妇人吐涎沫(痰饮上泛),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小青龙汤主之”。“治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汤主之。”本方是表寒内饮的名方,是治阴实而不是治阴虚的药方,别管是宿疾还是兼有新感,只要身寒无汗,鼻流清涕,咳喘痰鸣,倚息难卧,咳吐稀白泡沫样黏痰,舌淡苔白滑,脉浮紧或弦滑者,投服小青龙汤无疑,虽方中药少量轻,但见效明显。

参考方:麻黄6克,桂枝10克,芍药10克 .细辛4克,干姜8克,甘草10克,五味子6克,半夏12克。水煎服。

小青龙汤由桂枝汤、麻黄汤合方加减而成。方中麻黄发汗平喘,宣肺利水;配桂枝助解表散寒之力。芍药与桂枝相伍,司开合,调营卫;干姜与细辛相配,温肺胃,蠲饮邪,止喘咳;五味子味酸敛肺止咳,又防麻黄、细辛辛散太过,耗伤肺气,故敛散相合,宣降有序;半夏辛温,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炙甘草调和诸药,共奏解表化饮,止咳平喘之效。《金匮要略》:饮称有四,痰、悬、溢、支者是也。其证皆为痰饮居肺,弥漫气道,傍射胸胁,凌心宿胃。突出表现气逆不降.喘咳呕恶,喉中哮鸣,倚息难卧,头眩心悸,面浮肢肿。“若噎者,去麻黄,加炮附子一枚”。当表证、里证同时存在,若里证急,危及生命,则“急当救里”。这就是医圣在《伤寒》、《金匮》辨证施治的重要法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