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峪介绍】
香山沟,位于眉县汤峪镇讲渠村以南的秦岭北麓,沟口朝向正北,沟口外有双凤庵,沟口海拔915米,东距远门峪口直线距离约1.8千米,西距小黑峪口直线距离约1.7千米。
香山沟内有水,有两源,西源略长,发源于海拔2632米的四嘴山之东北山谷之中,峪内河长约7.3千米。河水出峪后西北流,在黑峪村东北800余米处与大黑峪之水汇合,先西北流再折向东北,在法牛咀东坡东北汇入发源于远门峪的西沙河,属于西沙河的一条支流。目前香山沟山口附近及山外河道常年大多数时段无水,属季节性河流。
香山沟因沟道中部南面的香山而得名,沟长约8千米,中部以下基本呈南北走向,中部有一向东的弧形弯,将沟道折向西南方向。香山沟的最高点海拔约2400米,属于四嘴山主梁的东段。沟道内植被保护良好,植物资源丰富,种类较多,生态环境极佳,野生动物时常出没。
香山沟口外东侧有著名的王母宫道院,占地面积超过6000平米,现由4座建筑组成,主殿为王母宫,建筑雕梁画栋,气势宏伟。清光绪末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光绪帝和慈禧太后逃入西安,后巡游眉县,曾在远门口保安宫立碑勒石,还封香山口王母宫主持道人张圆泰为钦赐玉冠紫袍至道真人,至今这里香火旺盛,周边大量的善男信女不时前来许愿、祭拜。
在香山沟口东侧有一小土房,好像在守卫着香山沟。在土房东侧有山道可进入沟内,中部以上基本处在无人区域,道路狭窄难辨。香山沟内的支沟较多,中部有分岔,向西南方向的为主沟,直达梁顶。由于很少有人进入香山沟,这里一直保持着原生态的环境,加之自然景观奇特,古木参天,浓荫密布,沟谷纵横,人迹罕至,已经成为一条非常适合猎奇探险的理想峪道。 山峦叠碧郁参松。云影淡、万重空。 东君着意展芳丛,翠微匆匆。素心瘦,石梁蓬。
露华清浅水泠淙,烟雨横、落花红。 愿从王母宫仙踪,莫放虚空。相逢便作,永欢融。
注:词林正韵第一部,张先体 王母宫:香山沟口外有著名的王母宫道院,占地面积超过6000平米,现由4座建筑组成。清末,慈禧太后暂居西安避难时,曾巡游此观。 【词牌介绍】 系裙腰,词牌名,调见张先词集。宋媛魏氏词名《芳草渡》。共3体:张先、刘儗、宋媛魏氏,张先正体,双调六十一字,前段六句四平韵,后段六句三平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