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语云:“姨娘亲姨娘亲,死了姨娘断了亲。” 念着想着,我的泪便不自觉流下来。
老妈年龄大了,我们打算封锁消息,暂时瞒着她,能瞒哪天算哪天吧。 姨妈比母亲大5岁,中等身材,大眼睛双眼皮,印象中的姨妈走路带风,干活干净利索。与母亲姐妹情深,感情甚笃,在老家的时候我们两家相距不算远。 姨妈是山东单县终兴镇柴楼村尘庄的。 她结婚早,一生养育六个孩子,两男四女,很辛苦。孩子小的时候,姨妈很忙,母亲便帮忙给他们做些棉服、鞋子之类。 荏苒岁月颓,姨妈的孩子长大了。因我的父亲远在济南上班,常年不在家,收割的时候,母亲一个人往往忙不过来,我们姐妹年龄小,根本帮不上忙。即便有时父亲回来,农活他也并不擅长。 每每这时候,姨妈就带着哥哥、嫂子、姐姐等七八个人过来帮着母亲收割。他们三下五除二,收拾利索,便打道回府。 当时小小的我为之是有点骄傲的,因为我家的庄稼收得那个快呀!
![]() 犹记得她们村前边有条小河,水不深,清澈见底。夏天的晚上,天空高远,月明星稀,村里的女孩们相约一起去洗澡,在水里嬉戏、闹腾。我虽然是“外来户”,但和她们彼此很熟悉,有人便乘我不备,故意扯我脚、拉我手逗我玩,我也不是善茬,当然要反击,弄得月光像点点碎银撒在水面上,如梦似幻。 姨妈善良、乐观、吃苦耐劳,上孝公婆,下教子女,婆媳关系处理得当。当时生活条件不好,少吃缺穿,她把仅有的白面省下来,专门蒸成馒头,留给表奶奶(她婆婆)。后来,日子越来越好,在她和姨夫的精心护理下,表奶奶过了百岁寿辰方才谢世,这在农村,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六个子女,有三个留在老家,三个在遥远的城市安家立业,各得其所,个个老实本分,早已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他们村还有个好去处,就是果园,果园里有桃树、苹果树,春天花开很美,到了秋天收获的季节,村里的男女老少,可以边摘边吃,各家各户还可以分一些带回家,人人脸上都带着幸福的笑容。 后来我们全家跟随父亲离开故土,来到海滨小城日照生活,回去的次数越来越少。每次回去,我都迫不及待奔向姨妈家,看望我日思夜想的姨妈。 见到我,姨妈很开心,说着:“俺凤华回来了,多住几天哈!”笑容依然很深。而我每次都来去匆匆,要么忙这要么忙那,到底也没忙出什么名堂。而曾经那些美好瞬间永远会定格在我的心底。 作家黎戈说:“生命的前方,是无尽的衰老,我们笔直地跌落进去,别无选择。”人生一梦,白云苍狗,该努力时努力,凡事尽人事听天命,万不可把自己逼太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