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粉碎性骨折,不手术,我居然好得更快!I 案例故事

 悦来阅好吧 2023-02-13 发布于黑龙江

图片


受伤、得病,很少会有人希望自己遇上这样的倒霉事。
但仔细去看,很多时候这些倒霉事里不仅有痛苦,也有“甜头”。很多痛苦的发生,正是因为我们内在贪求这些“甜头”。
比如,意识里我们都不希望有“伤病”,而有时候,却会下意识地希望借助“伤病”来获得平时不容易得到的好处。
而提起觉知,看清“伤病”背后的真相,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获得健康。

图片

啸轩老师脚跟骨有过粉碎性骨折,但他没有手术,也没有做其他的治疗,仅靠自己就恢复了健康。

不仅恢复地快,两个月后便可以走路,四个月后能大力跺脚,而且没有任何后遗症。

小编觉得很神奇,便采访了一下两位老师,采访后的内容让小编觉得简直太治愈了,赶紧把它整理出来。

让我们有福同享,开卷有益,一起树立正确自我健康观!



粉碎性骨折,两个月便可走路


图片


2021年3月,啸轩老师去户外打篮球,在起跳后下落的过程中,被两个人挤在中间,导致腿不能弯曲,整个腿直直地戳在水泥地上。

之后他感到脚后跟剧烈疼痛,一开始以为是崴脚了,可过了一阵,疼痛丝毫没有减缓。
他意识到这次比较严重后,便去了医院,拍的X光片上显示,脚根骨裂成了三块,诊断为粉碎性骨折。

当时医生就给出了治疗方案,建议做手术,也就是需要打麻药,将受伤的部位划开,钉上钢钉,长好后,再取出。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说如果不做手术,可能会有后遗症。

但当啸轩老师对自身的状况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和宝菊老师商量沟通,自己制定了方案,决定不做手术,也不打石膏,将骨头复位后,进行振动调理,让骨头自然恢复。

因为从拍的X光片上看,脚跟骨裂开了三瓣,并且向上顶错位了,但并没有碎渣。

而人体的每块骨头上都有筋肉的牵扯,只要让骨头归了位,气血充足,筋肉能正常自我修复,很快骨折的地方就能恢复。

图片


于是,啸轩老师根据拍的x光片上,骨骼错位情况,自己用手反方向轻轻地去捶打向上错位的脚后跟。
敲了半个小时后,一直持续不断的强烈疼痛感一下子就减轻了。
这时啸轩老师知道是骨头复位了。(骨折后,大家要找专业的正骨师,确定骨头正确归位。)
正位之后,接下来就是需要慢慢养护,直至骨缝重新长好愈合了。

这期间,作为妈妈的宝菊老师,从头至尾都保持着一个平静的状态,她说这是对孩子最大的养护。

图片

母亲的焦虑和担忧只会让孩子加重心理负担。

当孩子遇到棘手问题时,父母最大的支持就是信任。

信任他可以安然妥善地解决。

母子连心,彼此感应。

母亲的泰然就是孩子的定心丸。

母子同修,彼此对心境的觉察力,是双方受益的一种最大加持力。

图片

就在骨折的第三天,宝菊老师就询问啸轩老师,是否可以接个案解读咨询,有来访者。
啸轩老师回答说:“可以,伤的是脚,干活的是嘴,没问题。”
为了防止大家不注意,碰到伤脚,宝菊老师还亲手给啸轩老师缝制了一个小护具。

图片

(备注:宝菊老师做的小小护具)

后来啸轩老师又应邀去外地讲课,为了保证上下车时啸轩老师的伤脚不被碰到,宝菊老师专门陪同一起上路。

图片

4月17日浙江嘉善开课,右一为宝菊老师)

啸轩老师这种脚跟骨粉碎性骨折的病例,医生的建议是,做手术,打钢钉,钢钉打完还得取。

这个过程不仅慢,而且也有可能有后遗症。

图片

(截图来源于知乎网)


有的人术后四个多月,多走会疼。
有的人术后两个月,还在拄拐,脚尖点地走路。
而啸轩老师则不仅可以2个月后,不拄着拐走路,4个月后可用最大力气跺脚,并且完全没有后遗症。

这样的母亲,这样的孩子,造就了这样的神奇。

啸轩老师还分享了一些伤脚后的心理路程,蛮有启发。

我们接着往下看。

在伤痛中提起觉知


图片

其实在脚受伤之前,啸轩老师的状态不是很好,他很想休息。
本来想请三个月的假,但有点不太好张口,于是只请了一个月的假。
结果在一个月的假期即将过去的时候,他就骨折了。 
骨折后,有天啸轩老师打坐时,心里突然冒出一句:正好又可以休息了。
而这句话被他觉察到了。
他忽然警醒,这次骨折,某种意义上是自己吸引而来的,是自己让自己受伤的。
当啸轩老师意识到这点后,他便接纳了骨折后所有的痛。
也决心为了自己的健康,切断这种借着病来逃避事情的习惯,不再陷入过往的模式中。

图片


虽然也会因为脚伤注意休养,但不是借着脚伤刻意逃避问题。

经后来多次的回顾,啸轩老师发现,只要自己一遇到有挑战或者困难的事情,想要退缩的时候,就会真的生病。
这还得从小时候的一件事说起。

啸轩老师小的时候想学武术,宝菊老师就在假期把他送到了一个武术学校。

想学习绝世武功的啸轩老师成为了当期武术班里年纪最小的一批学员,可期间,他却发现了现实与他想象的不太一样。
早上在跑步训练时,教官会拉着几头狼狗在学生后面追赶,以此锻炼学员。
啸轩老师在这个时候受到了惊吓,之后开始发烧。教官通知了妈妈来看他。

图片

当宝菊老师来看他时,虽然感到很心疼,但还是想让他自己克服困难,磨练下心性。

直到他可怜巴巴地哭着一直重复:“妈妈,我想回家,妈妈,我想回家……”

菊老师的心一下子软了,就让他中途退出了学习,把他带回了家。

据宝菊老师回忆,在那之后,啸轩老师屡次生病,都是在面临很棘手的问题或繁重的工作时。

这其实就是为了逃避问题而创造了伤痛。

这么多年,无数次的重复,却并没有意识到这点。

图片

直到接触到觉知练习,啸轩老师自己开始觉察到,无数次的重复就是当初的一种轮回。

因儿时的一次生病让自己逃避了吃苦,还得到了关爱。

尝到了甜头之后,他就慢慢形成了这样的模式。

一遇到困难和不想面对的,就用生病来逃避。

自此,啸轩老师养护期间,时时觉知自己,不再以自己是个病人自居。

除了进行自我振动拍打和静心调养外,一直保持正常工作,讲课,给他人做振动调理。

(骨折期间,啸轩老师自己振动拍打)

不拿自己当病人,好得其实更快。

如果骨折后的那段时间,啸轩老师没有觉察到自己想退缩的声音。

很有可能顺着原先的想法再休息两个月,借着“病”去换取好处。

也就又回到了原先的模式中,伤病也就很难这样轻易地恢复了。

家人的正确对待


图片

啸轩老师能恢复地这么快,宝菊老师的细心照顾也是功不可没。
我们在上一篇文章《警惕“病人”的特权,宠出来的病你知道多少?》中曾说过:
最好的照顾是要既看懂对方的需求,不落入对方的模式中,但又能够给予必要的照顾和足够的关怀,从长远之处为他着想。
宝菊老师看到啸轩老师骨折,也很心疼,很用心地在照顾他,比如饮食上给予注意,给他做小护具。

图片 

但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去医院,还是日常的相处,宝菊老师始终都传达着一种轻松的状态,不紧张、不担忧。
同时也在不断地觉知自己,不让啸轩老师再借着病去逃避事情。
让他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把伤病当回事。
3月初骨折,4月6号,啸轩老师还拄着拐的时候,公司里来了一个客户。
他长期失眠,肾脏也不好,整个人非常难受,提出想让啸轩老师给他振动拍打。
宝菊老师没有因为啸轩老师骨折而拒绝,而是选择尊重啸轩老师的意愿,让他自己决定。
啸轩老师听到了对方的症状,觉得自己的问题可以想办法克服下,先调理对方的问题。
于是宝菊老师给他搬了个凳子,让他一条腿跪在椅子上,另一条腿站着拍。

(2021年4月6日,啸轩老师在给这个客户振动拍打)

一段时间的调理后,那个客户的身体好了很多。
啸轩老师的恢复也没有因此受到任何影响。
3月份骨折,没做手术。

3月底在涿州讲课,4月份应邀去嘉善开课。

图片

(3月份,啸轩老师骨折后,在涿州讲完课后)

5.1假期的时候,啸轩老师正拄着拐走路,这时来了一个重要信息要回。
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了手机上,忘了自己脚骨折的事情,直接把拐杖夹在腋窝下边走边回信息。
直到周围人提醒,他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没拄着拐走路,继续试着走,完全没问题。

6月份时候,跑、跳就都可以了。

而到7月份啸轩老师到海南讲课时,发现自己用最大的力气跺脚,脚也不会疼了。
可以说,相信自愈力,坚持振动拍打,在伤痛中提起觉知。
作为家人的宝菊老师细心而正确的照顾,共同促使啸轩老师骨折后能这么快地康复。

(骨折好后,啸轩老师开心地骑车)

人生路上总有很多艰难困苦的时刻,生一场大病,受一次伤时,听之任之,还是自求多福,起心动念之间就确定了走向。

图片


人生处处是道场,“伤病”也一样。
借病修心,借痛觉心.
看清“伤病”背后的真相,看清自己的内心,我们才能一次又一次地摆脱过往痛苦的轮回。
相信身体的自愈力,坚持振动拍打。
时刻提觉知,正视自己的内心。
生命中这些不期而遇的看似讨厌的“客人”,或许就是您修正人生的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