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学勇|“书生”局长印象记

 麻雀校长张学勇 2023-02-13 发布于山东

         “书生”局长印象记
成武的“蹭课”之旅已经结束好些天了,除了李镇西老师、詹大年校长,还有一个身影在我心头愈来愈清晰,总是不停地浮现,拨动着我的心弦。
这个人就是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教育和体育局的潘崇雷局长。
一般来说吧,像我们这样的“小人物”去蹭课,是惊不动局长级的领导的。可是,我们跟着李镇西老师沾了光,让我们这“小人物”有了近距离接触局领导的机会。也就是这样一个偶然的机会,也让我感受到了潘局长的与众不同。
潘局长是个很“亲民”的局长。
潘局长很年轻,听说是个八零后。我有限的认知里,像这样主政一方教育的八零后局长还是不多见的。去成武的路上,我在脑海中多次勾勒过潘局长的音容笑貌。但直到见到本尊的那一刻,我才知道,真实的潘局长完全颠覆了我先前的认知和猜想
潘局长一点儿架子也没有。在成武一中新校区的主会场,当我的朋友李涛校长把我介绍给潘局长的时候,热情地和我们握手:“欢迎来成武!一路辛苦了!”当我把拙著呈给他的时候,他竟然说:“这书不是你(旁边的李涛校长)送过我一本吗?后来不知被谁'偷’走了……”
“张老师,你得给我签个名。”潘局长微笑着打开了书,翻到了扉页,递给了我。
我最怕的就是签名,因为字太烂了,拿不出门去。不过,既然潘局发话了,那我也只能赶着鸭子上架,恭敬不如从命了。
不管是吃饭还是住宿,潘局长都交待工作人员给我们安排得妥妥当当的。这让我们受宠若惊——能来蹭个课就已经是天大的福利了,竟然连食宿都给安排好了,满满的“宾至如归”的幸福感!这让我们情何以堪!
潘局长是个爱读书的局长。
现如今,爱读书的人不多了,能够在冗杂事务之余还能认真读书的领导就更少了,但潘局长是一个特例,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书生”局长。

潘局长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个“书生”。见到他的第一眼,我心里没来由地就蹦出一句孔老夫子的话:“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潘局长身上氤氲着的就是浓浓的书卷味儿,就是文质彬彬的君子范儿,嗅不到一般领导身上常见“行政味儿——这在我的认知范围里,是极少见的。 

主持李镇西老师报告时,潘局长抱一摞书走上主席台——这些都是潘局长读过的李镇西老师的书。
“我是李老师的粉丝,我原来是教语文的。昨天晚上我回到家把以前买的李老师的书找了找,一共有17本,《爱心与教育》就有两个版本。李老师的书对我在教育教学各个方面帮助都非常大,到现在都还记忆犹新……我今天把这个书带过来,什么意思呢?今天上午,李老师讲课的主题是《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最好的教育莫过于示范》,我作为教育局局长,我就必须示范和感染大家,我们共同把我们成武的教育做好……”
原来,潘局长和我一样,也是李老师的粉丝啊!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李镇西老师也感到非常意外,还把照片发到了朋友圈……
“上午,应山东成武县教育局邀请为该(校)县老师讲课。课前,潘局长的主持很特别,他从家里抱来读过的我的17本著作,谈他对我的印象。我太感动了!”

 记得初十晚上一起吃饭的时候,潘局长还专门请李老师给那一摞书挨个儿签名。

“我请李老师签名的这些书是有大用处的,里面有我的批注,有李老师的签名,我看看哪个校长表现好,我就送给他!”等李老师一本一本地签完名,潘局长笑着向在座的校长们说道。
这次饭局上还有一个小插曲,很有意思。倪春成校长借着给大家倒茶水的机会,先下手为强,悄悄地“偷”了一本刚签过名的书,揣进了怀里。旁边的校长立马向潘局长“检举”,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那位校长面不改色,还有点理直气壮的感觉——毕竟,读书人的事儿,怎么能叫“偷”呢!
原本想,有局领导在座,有李老师这样的大伽在座,饭局会比较“庄严”“正式”一些,却不想,这顿饭吃得欢声笑语,房间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潘局长是个爱惜人才的局长。
成武是伯乐故里,发现人才、重用人才提拔人才的良好风气绵延千年。就我个人感觉来说,潘局长就是成武教体系统的伯乐。
据朋友讲,潘局长上任之后提拔重用了一批满是书卷味儿的干部——这,我一个旁观者都是有切身体会的。
在我旁边坐着的于葆青局长,许多年前就在成武推行新教育,推动师生共读,他本人也喜欢读书写作,还出版了好几本著作。即便如此,他还是勤读不倦,笔耕不辍。我看到他在讲座中场休息时,还翻看着我送给他的拙作;我知道他在局机关群里,每天都分享自己的教育思考……
教研室的刘玉扩主任,也是个爱读写的人。晚饭前,我们坐在一起交流,谈起读书、写作,刘主任那是滔滔不绝、神采飞扬啊!他兴致勃勃地给我看他们研群里大家共读共写的聊天记录,他给我看他最近关于语文教学的思考,单是那一个个别出心裁的题目,就让人眼前一亮……
李涛校长说,成武县教体系统的读书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风生水起。不管里局机关,还是中小学校园,读书写作蔚然成风。根据职能的不同,大家共读的书目各不相同。校长们共读教育管理方面的书,班主任的书则侧重于班级管理,老师们的书大多是专业成长方面的……
我还看到,听完李镇西老师和詹大年校长讲座后,各个群里分享的心得体会,一段接着一段,一篇接着一篇,令人应接不暇……
突然又想起一个细节。
临来的那天中午,潘局长招待詹大年校长和我们。席间,詹校长偶然讲起成武某学校的一位老师,发给他的心得体会非常好。潘局长一听,立刻让人查找一下这位老师的况,还叮嘱校长要跟进关注,及时鼓励,让这样想进步的老师尽快成长起来。
有这样的局长,是成武师生之幸,是成武家长之幸是成武教育之幸。我们有理由相信,成武的教育一定会因为潘局长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张学勇,男,山东泗水人,高级教师。泗水县首届儒学讲堂名师、泗水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泗水县小学语文教学能手、泗水县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能手、泗水县优秀教育工作者,第二届“爱心杯”全国优秀班主任获得者。在各类杂志报刊发表文章近百篇,著有《守望教育——大山深处的“香格里拉”》一书。《中国教师报》《校长》《中华校园》等杂志报刊曾对其进行了专题报道,《课堂内外·中国好老师》杂志封面人物。在山东、湖北、甘肃、安徽、广东、浙江、四川、贵州、江苏、云南、河南等地与交流分享100余场次。

  转变源于自我

                成长不可替代

长按    关注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