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汤勇: 不读书,我走不到今天

 江山携手 2020-06-08

 老师读书,我们认为必须的。但是局长读书,还带动学校、老师读书,这却是少见的。

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汤勇就是这样的人。“教师的阅读与教育的未来”会上,汤勇局长讲了他读书的故事,还有他在阆中推行阅读的做法。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曾为他做序《局长仍是一书生》。

一起来看看这个局长书生,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吧。

一、不读书我真的走不到今天

1、观念

读书永远都是自己的事。读书是为了自己的提高,不是为了应付学校或完成领导的任务。读书不需要强制,不需要管理,不需要考勤,不需要考核,也不需要下任务,让人强迫读书是很没有尊严的事情。我们应该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的方式,一种职业的需要,一种生存的必须,一种生命的状态。

读书永远都是快乐的事。读书是一种高雅的精神生活,能够启迪心智,净化灵魂,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因而读书是快乐的事,也是幸福的事,我们应该以读书为乐,而不能认为读书是一件痛苦的事。

读书永远都不会晚。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永远不会晩,除了恋爱,那就是读书。
读书永远都有时间。有书就有时间,有读书欲望就有时间,有好的读书习惯就有时间,把一件事情当成生命中重要的事情就有时间。

读书贵在坚持。一个人不管再忙,每天利用一刻钟绝对没问题,要么早起 15 分钟,要么晚睡15 分钟,要么挤15分钟。一刻钟不过一顿饭功夫, 也不过闲聊几句。我曾经写过打油诗:“每天阅读一刻钟,即便无师自相通。气质魅力会无穷,人生从此不相同。”

没有写作就没有真正的读书。一个人读书的最高境界是动笔写作,你只有拿起笔来,就真正开启了思考之门,就真正开启了阅读之旅,就真正进入了读书的最高境界。
我坚持以读促写,踏着白纸黑字的阶梯,把读的、思考的记下来,把读人家书的结果,化作了属于自己的教育思考和人生感悟,写出了一本本属于自己的书。

2、故事

读书误了航班。前年去北京,法源兄送了他们刚出的书,因为是源创图书,书的品质很好,很适合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阅读,在候机的时候拿岀来一个劲读,越看越投入,越看越专注,以至于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忘记了登机时间,机场播音也没有听见,最后竟误了航班。

在书店一定会找到我。我有一个习惯,到外地出差,其他地方都不会去,但是大小书店必须逛个够。有一年我带着中学的校长到西南大学选教师,我把一切事情安排好之后就去逛重庆书城,校长们在选拔教师的时候遇到政策上的一些瓶颈需要找我,打电话,我手机恰巧没有电,当时有同志讲你到书城里面去找,一定能够找到。果真校长们来到重庆书城找到了我。

高傲的背后。我在阆中,迎来送往,一般性的应酬接待,我基本不参加。我把挤出来的时间无疑花在了读书与写作上。开始不少人不理解,都说我这个人清高、傲慢,后来,时间长了,同事、相关同志和一些领导都知道我的这种秉性,慢慢地也就习惯了、理解了。很多东西用不着去解释,完全可以靠时间去沉淀。人要做点事,就要学会做一只“聋耳青蛙”,坚持自己的秉性,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由他人去说吧!成功路上往往并不拥堵,只是坚守下去的人太少了,很多人常常败在流言蜚语、风言风语中。

3、收获

读书让我有了书生气息和教育情怀。教育人就应该少些世俗气、少些烟酒味,就应该有一种书生气息和书香味道。这些年书香的浸润,让我涵养了浓浓的书生气息,也有了读书人的样子。

读书让我不管是做人、做事、做教育都特别自信有底气。庄子曰“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广泛阅读,充分涉猎,让我能够遇事不慌,镇定自如地应付环境的变化,在工作上能够做到思维活跃、眼界开阔,不管是做教育、做管理都能够得心应手,顺风顺水。

二、阆中开展读书活动,全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

1、缘由

阆中开展读书活动,全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起因于三个事件。

第一,校长让学生跪着捡掉在地上的肉吃。记得我当局长不久,一个农村初中的孩子,那个时候没有手机,给我写信,信中说他有一次吃饭的时候不慎将一片肉掉到地下,校长让他跪着捡起这片肉吃下去。

第二,合并单位一女干部常常在机关蛮横耍泼。阆中是教育、科技、体育三个局合在一起。一合并单位的一个女干部原来一直在乡镇工作,长期的乡镇工作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气,很多时候蛮横不讲道理,在单位上经常无理取闹。

第三,残酷的教育现实。担任教育局长之后,到学校调研感觉我们的教育剩下的只有分数了,反复的考,反复的讲,反复的练,死整蛮缠,就是教育的全部家当。而最该读书的师生不读书,即便是读书,我们的老师读的都是一些教参、教材,学生读的都是课本、教辅资料。

2、开展阅读的活动

第一,目标愿景牵动。最伟大的智慧和思想,一定是蕴藏在经典书籍中;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一定是契合精神发育的书籍;最质朴的教育方式,一定是持续而深入的阅读。当下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最该读书的老师和学生不读书,改变教育必须从读书抓起。让阅读改变教育,让阅读改变人生,让阅读成就不一样的师生、不一样的班级、不一样的学校、不一样的教育。

第二,建立机制推动。把全员阅读作为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把校长对阅读的推动,作为校长评价任用的重要考量;把教师专业阅读与写作的成效,作为教师考核评聘的重要内容;把学生阅读的情况,纳入素质发展综合评价的重要因素。

第三,示范引领带动。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读书活动最大的推动就是拿起书本,一级读给一级看。“别的局长可以不读书,但教育局长不能不读书”,“其他人可以不读书”,校长不能不读书。

第四,书香校园促动。无论怎样偏远、无论规模多大多小的乡村学校,图书都从图书室里“请”出来,遍布在校园的书架、书橱、书壁、书屋,让师生随手可拿、随地可取、随时可读;给农村教师免费配送的“四件套”其中就有一个书柜;要求教师工资再低也要买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屋子再小也要藏书,让教师成为一本永远站着的厚重的大书;每期开学,校长们都会收到他的推荐书目和教育局的赠书,经费再紧张,都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图书装备。

第五,读书活动联动。阅读高峰论坛、寒暑期读书班、奖书赠书、经典诵读、亲子共读、师生同读,以及评选表彰“读书人物”、“书香校园”、“书香门第”等系列活动的持续开展,助推着阅读不断走向“悦读”。

3、改变

十多年来,阆中教育先后获评“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四川省教育工作先进县”、“中国2013美丽乡村教育”、“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优秀奖”,《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师报》等媒体持续深度聚焦。

改变了孩子。孩子们变得阳光自信,活泼可爱,都有了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一双双水灵灵的眼睛,都感受到了成长的快乐与愉悦。

改变了教育人。那个叫学生跪着吃掉在地上肉的校长通过读书,有了人文素养,他在读书笔记中多次提到了那次“让学生捡饭肉吃”实在有违教育人的斯文,还多次谈到通过读书,让自己终于认识到了教育的立足点是人性,教育的底线是对人的尊重,教育必须捍卫人的尊严。

改变了一方教育生态。读书由此也改变了整个校园的精神生活,校长、老师的双手攥的不只是分数,学生的眼里也不再死盯的是分数,让孩子成人,而不是仅成才,让孩子成为他应该成为的那样的人,而不是让孩子必须成为什么样的人,让孩子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合格公民,而不是成为只有分数的残废人,已经成了校园最基本的教育价值共识,还有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学生有学生样子,教师有教师的样子,学校有学校的样子,教育有教育的样子。这都是由读书带来的教育生态的根本改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