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出口又杀疯了!包装订单为何惨淡?2023有何亮点?

 我爱你文摘 2023-02-13 发布于安徽

  刚刚国家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出口在2021年的历史高位上仍然大增10.5%,可谓是杀疯了!然而,2022年做出口产品配套包装的企业,订单出现异常下滑,很多企业订单直接腰斩。这种异常诡异的悖离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跟着包小编来看一看吧。

  看一组数据,根据国家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2.07万亿元人民币,比2021年增长7.7%。其中,出口23.97万亿元,增长10.5%。在2021年出口狂增23%的基数上,2022年仍然实现了双位数增长,足见2022年我国外贸出口的疯狂。

  再来看一组数据,2022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20.66万亿元,增长2.5%,占进出口总值的49.1%。虽然太阳能电池、锂电池和汽车出口分别增长67.8%、86.7%和82.2%,但电脑、手机、家电等包装大户却出现了大幅滑坡。

电脑、手机、家电出口数量分析

8.1.jpg

  【电脑出口数量降16%】1月13日,Canalys公布PC销量数据,第四季度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的总出货量下降29%,跌至6540万台。2022年全年的总出货量为2.85亿台,与2021年相比下降了16%,比2019年高出7%。笔记本电脑出货量的降幅更大,2022年第四季度下降30%至5140 万台,全年出货量下降19%至2.238亿台。台式机表现稍好,第四季度出货量下降24%至1410万台,全年出货量下降7%至6130万台。

  【手机出口数量减少11.6%】2022年前11个月,我国手机累计出口1291.43亿美元,同比增长1.5%;出口数量为75716.90万部,同比下降11.6%。IDC预计,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2.3亿台,同比2021年将下降9.1%,较此前的预测多下降2.6个百分点。

  【家电出口数量减少13%】海关总署2023年1月13日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中国出口家用电器25566.4万台,同比下降20.7%;1-12月累计出口336645.4万台,同比下降13%。

2023年电脑、手机、家电出口展望

8.2.jpg

  2022年,我国消费电子行业受到下游需求疲软、疫情的影响确实比较大,进入2023年,受苹果、戴尔、惠普等产业链转移,美元流动性枯竭等因素的影响,未来前景仍然不太乐观。

  Canalys高级分析师Ishan Dutt表示:“尽管短期内存在困难,但从长期来看,个人电脑的发展前景仍然是乐观的。2022年的出货量下降了16%,我们预计2023年将会进一步萎缩,但这两年的总出货量仍将高于2019年新冠疫情前的水平。”

  Strategy Analytics预计,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行轨迹将持续到2023年,但年增长率将改善至-5%,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2014年以来最低水平。

  有家电分析人士表示,展望2023年,随着地产和疫情两大制约因素已出现好转,利好政策传导至下游行业,家电作为地产链最重要的下游行业之一,将有望需求复苏,柳暗花明。

2023消费电子行业新亮点

8.3.jpg

  2023年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1月8日落下帷幕。今年的展会共吸引了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参展商和超过11.5万名观众。据主办方统计,今年有约500家中国企业参展,来中国企业展台洽谈业务的国际客商络绎不绝。

  今年的展会上,TCL、海信、联想等多家中国企业都设置了颇具规模的展示区,不少中小企业也踊跃参展,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从本次展会实际情况来看,汽车科技、数字医疗、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等领域创新技术和产品成为展会关注的热点。

  近日,中金公司对2023年消费电子行业进行了展望,认为复苏将成为主题:1)手机市场安卓产业链随库存出清走出底部,新兴市场增长潜力待挖掘,折叠屏等微创新有望提振需求;2)AIoT领域需求有望回暖,并在ARVR、服务机器人、储能、智能汽车等细分方向百花齐放,驱动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抬升。

  不难看出,在占据出口半壁江山的消费电子行业,电脑、手机、家电数量均出现了大幅下滑,是造成2022年出口包装订单大滑坡的一个主要因素。考虑到2023年这种下滑趋势仍然会持续,包装行业在做好准备的同时,应该积极汽车科技、数字医疗、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等热门行业的客户。

  幸运的是,包装行业总是东边不亮西边高,希望2023年的包装人都能找到新的亮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