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退休后,不管多闲,都不要成为这几种人

 布衣粗食68 2023-02-13 发布于湖南

闲来是非多。

退休之后,从前上班的时间成为了闲暇时光,如何把握住这些闲暇时光,让日子过得充实而有意义,看似简单,实则考验人性。

真正厉害的人,不管多闲,都不会成为这几种人:

01

不做自以为是的“过来人”。

人们常说:“好汉不提当年勇。”又说:“长江后浪推前浪。”

一个人退休之后,就要懂得,从前的一切都已经翻篇了,不要再拿之前的平台、职务、地位来“消费”,是对自己最大的尊重。

高贵如北宋朝宰相王安石,曾主持变法,位高权重。然而,当他卸下宰相这一官职,卸甲归田之后,便在金陵修建了名为“半山园”的居室,与周围的邻居相处甚为融洽。

一次,苏东坡乘船经过金陵,王安石特地骑着驴子,穿着粗布衣服到江边去迎接,苏东坡也不冠而敬楫,两人撇开政见不和,如同寻常文友一般,一同游览,并赋诗纪游,成为佳话。

如果不是王安石未曾放下身段,还是以“宰相”自居,那么,他和苏轼这两位大文豪的相遇,也许一如朝堂之上的剑拔弩张。

退休之后,不以“过来人”自居,是一种聪明的“回归”,回归到本真的生活,既能拉近自己与他人的距离,也能清晰自我定位,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

褪去了从前的光环也好,负累也罢,都会给人一种“无事一身轻”的放松和愉悦,是一个人真正开启退休生活的起点。

所以,真正厉害的人,退休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普通人,隐藏起从前的种种锋芒,像个邻家老者。

正所谓“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世”。他们从此,真正挥手作别从前,开启只属于自己的后半生。

02

不做碌碌无为的“废人”。

演员吴越对自己有一个要求:“哪怕不拍戏,停下来歇一歇的时候,就看看片子、读读书、听一些喜欢的音乐,把自己的精神养护起来,不让审美掉下去。”

一个人到了退休的年纪,不论是阅历、见识和人格修养,都累积到了的最高峰,也为“发挥余热”奠定了基础。

面对大把的闲暇时光,他们并不会任其溜走,而是挑选能够与退休生活相匹配的爱好或特长,继续坚持学习,不仅当作乐趣,也当作一份新“事业”。

比如,一位爱好摄影的老同事,退休之后,开启了专业摄影师之路,一年四季,总往山间田野里跑,一方面满足了故地重游的心愿,一方面又在且行且拍的过程中,收获了专业知识、成就感得到满足,还有照片获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的人,退休之后,就摆出一副“万事皆休矣”的态度,任由自己吃喝玩乐,看似乐趣良多,实则空虚乏味。

有的人,在逐渐断绝了与从前的同事、客户的联系之后,被深重的失落感所包围,渐渐变得孤僻起来,不再融入其他圈子,将自己封闭起来,看似一日三餐、作息规律,实则失去了精神依托,进入了“混吃等死”的状态。

还有的人,退休之后,就开始跟随儿女居住,当起了倒贴工资的“住家保姆”,让自己又重新进入了“带娃、养娃”的循环,自己的日子又被儿女和孙辈的生活琐碎填充,看似忙忙碌碌,实则碌碌无为。

等到孙辈长大了,自己也已经老得走不动了,再回头想象自己的梦想,只能是苦笑而已。

03

不做蹭吃蹭喝的“小人”。

有很多人,并不愿意退休,他们早已经习惯了靠着职位为自己谋求更多的隐形福利。

就算退休了,他们依旧热衷于顶着“专业、行家里手”的光环,到处去兼职,靠着昔日“荣誉”混吃混喝。

比如,老同事老王是个文学爱好者,年轻的时候,结交了众多文友,也因为喜欢发表评论,热衷于当“老师”,而成为众所周知的“活跃分子”。即便退休了,仗着“老资格”,心安理得地以“前辈”自居,一有活动便欣然前往,极其享受被人吹捧的感觉。

说到底,有多少打着“文学爱好者”的名号的人,只不过是沽名钓誉而已。表面“附庸风雅”,看上去落落大方,实则蹭吃蹭喝,能拿则拿,绝不手软。

最可气的是,他们还时常发布“拙见”,揪住一些细枝末节,在微信群里展开“口诛笔伐”,让原本不是事的事,成为让人闹心的事。

这样的人,往往沉溺在自我幻想中,对自我能力有着过高的估计,对于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也往往持一种乐观态度。

殊不知,在别人眼中,他们这些“老掉牙”的论断,早已经被人唾弃,只是,谁也不会当面揭穿而已。

04

结束语:

退休之后,不要让自己的“闲”成为他人的负累,也不要让闲下来的自己,被彻底荒废了。

摒弃那些“蹭往日便利”的想法,勇敢地从零开始,去爱自己所爱,行自己所行,虽然日子越过越少,但每一天,都是真正的限量版。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图片源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