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夜,在诗词大会认识苏轼

 逍遥文字语 2023-02-13 发布于福建

冬夜,在诗词大会认识苏轼

作者 李知秋

记不清初识苏轼是什么时候了,第一首诗是“竹外桃花三两枝”,还是“黑云翻墨未遮山”?那时还小,只是觉得,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像有一幅画一样。
后来,在中学,记忆最深的一首苏词是“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也不知道为什么,只觉得朗朗上口,好听极了。
再后来,苏轼留给我的,是一段有些伤感的记忆,那本是一首很美的词:
   阮郎归·初夏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这是高中时,一个女孩站在黑板前面讲给我们听的。那时候正好是夏天,阳光暖融融的,不时有风从教室窗户吹进来,多么应景的诗,我想。听着听着,讲词的女孩和词里面弄清泉的女孩好像成了一个人——她也是一个活泼天真的小姑娘呀。我还想,有时间把这首词画出来送给她,多好。可是高中学业繁忙,画画的计划就搁置下来。没想到半年后,在一个萧瑟的秋天,讲词的女孩离开了,我们不知道她去了哪里,为什么离开?现在,我终于提起笔画下了这首词的意境,在诗词大会的报名表里也提到了它,我告诉导演,这是我最喜欢的诗词之一。可是,把这首词讲给我们听的女孩,你在哪里?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再见,真想告诉她这些事情。
这就是苏轼留给我的特殊记忆。经历了这件事,我对苏轼的感触变得复杂了,诗中有画、诗如其人,我想我开始理解这两个词了。可是,我还不知道,写出这些美丽作品的苏轼,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直到这个冬天参加诗词大会云中千人团,我终于得到了解答疑惑的机会。参与节目录制的过程中,我发现,苏轼这个名字出镜率相当高!从“竹外桃花三两枝”,到“十年生死两茫茫”,节目居然都涉及到了。由此我发现,苏轼真是个多面的人——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位高级老饕,还是一位亲民爱民的好长官。
         一
乐观旷达应该是赏析苏轼作品时提到最多的一个词了吧,难怪林语堂先生称他为“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了!在整理诗词大会涉及的苏轼作品时,我发现,真是在哪都不妨碍东坡先生找乐子,为了找乐子他也是什么都干过啊。
你看,在诗词中,他研究书法、看画、观花、游山玩水、捣鼓吃的……这么丰富的生活,即使在今天看来也属罕见。而且,似乎对许多领域都造诣颇深,书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看画的时候想象丰富,“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还不忘美食呢;捣鼓吃的他也颇有心得,红烧肉要小火慢煮,“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搭配蜜色的美酒,“拨雪披云得乳泓,蜜蜂又欲醉先生”,真是一顿美餐!至于游山玩水,幸运的他邂逅了词坛老前辈张先,二人湖上同赋,时闻弹筝,筝女依约是湘灵——在美景中透露着哀伤,然而这样的游玩怎能不使千年后的我们神往,游玩中的东坡先生也是快乐的吧!
苏轼确实是幸运的。兄弟情深,挚友陪伴,给他的生活也增添了许多快乐。夜游承天寺,二人心有灵犀,同是夜深未眠;在快哉亭上,也是这对挚友,一同凭高远眺,“知君为我新作”,由此留下“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一千古名句。还有西湖上早早约好的“一杯汤饼泼油葱”,天涯海角边《与子由弟书》里发现美食的兴奋和诙谐的议论“恐争徙海南,分我此美”,都透露着感情的深挚。亲情、友情,一定给了不断被贬的苏轼极大的慰藉,我想这也是他一直乐观的秘诀之一。多少年过去了,读他的作品,还是会被这些真情打动。
至今,苏轼的生活都令人羡慕,他做过很多事情,也在这些事情中找到了乐趣,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乐观旷达的作品。或许,这就是他快乐的秘诀吧,充实起来,就没时间难过了。在这个冬夜,东坡先生告诉我这样的道理。

        二
领略了东坡先生的乐天派属性,我努力发现他性格的其他侧面。直到一道题的出现——题干:哪一项最有可能和惠州羊蝎子一起进入苏轼这个高级老饕的口腹之中呢?这题干着实让我愣了一下:东坡先生啥时候得了这么个绰号?听完讲解我才发现,这个绰号于他真是实至名归,他简直是走到哪吃到哪呀。
翻翻节目里提到的诗词就会发现,苏轼的美食地图横贯了南北。你看:“乌菱白芡不用钱”,这是夏日西湖的限定美味;“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这是乍暖还寒时江南野餐的好滋味;“牛衣古柳卖黄瓜”,这是行路人解渴的好材料;即便到了岭南,依旧有时令鲜果和肥美海鲜来装点生活,让暮年的东坡先生吃到忘情。“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每戒过子慎勿说,恐北方君子闻之,争徙海南,分我此美也”,这是何等的乐观!在证明“高级老饕”的同时,“乐天派”的属性又进一步加强了。
而在这么多吃的故事中,提了一嘴的“东坡肉”故事最能打动我。
一个版本是,苏轼第二次到杭州,一场大雨带来的不是“白雨跳珠乱入船”那样的奇景,却是泛滥的西湖。苏通判身先士卒,筑起堤坝,疏浚西湖,击退了洪水,杭州城保住了!欢欣鼓舞的百姓送来了猪肉,盛情难却的通判,指点家人把肉烧好,又回送给百姓。人们对他高超的手艺赞叹不已,命名为“东坡肉”,一直流传到今天。
也有人说,东坡肉诞生于徐州,叫做“回赠肉”。这个版本故事的背景,同样是一场大水。“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苏知州同样身先士卒,率领民众击退了汹涌的黄河水,徐州城得救了。后面的情节,与杭州版本一模一样。我想,重要的不是东坡肉到底起源于哪儿,而是故事里体现的与民同乐、亲民爱民。人民至今记得苏轼,记得他的作品,这是对于一位好官最好的纪念!
当然,故事也反映出东坡先生的厨艺高超。如果徐州是东坡肉的诞生地,那么,当他写下《猪肉颂》的时候,脑海中会不会浮现出当年回赠时的场景呢?按他的指点烧出来的猪肉,红酥酥的,香味儿飘出去多远,赠给百姓的时候,那场面简直跟过年似的,赞叹声、欢笑声响成一片……然而现在,黄州好猪肉却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这表达的何尝不是时过境迁的伤感、无人赏识的无奈啊。只有东坡先生,独具慧眼,又成就了一道美食。一首《猪肉颂》,写的是做菜的秘诀,也是人生的况味。循序渐进,耐心细致,方能成就美食,人生不也是这样吗?
苏轼不愧是高级老饕,人生到处,皆有美食,豪放旷达,与民同乐。感谢诗词大会这个平台,让我看到了一位老饕兼好官的风采,在美食中明白了人生的滋味。
        三
为民造福、与民同乐,是东坡肉故事打动我的重要原因。后来我发现,不独在一地如此,苏轼堪称走到哪好事做到哪的典型!
在密州,他筑起新台,名之超然,凭高眺远有了好场所,他在台上看到的好风景以及一番感慨,通过一首词,一直流传到今天——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可以肯定,苏太守一定为民办了不少实事,不然怎会有“倾城随太守”的盛景?爱民之人,民亦爱之,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在徐州,不论“回赠肉”的故事是否真实,一篇《喜雨亭记》,一组《浣溪沙》词,足以证明他关心民生。同是喜雨,同样被苏知州记入作品。在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他还不忘体察民情,为“谁家煮茧一村香”而欣喜,为“捋青捣麨软饥肠”而忧心。“问言豆叶几时黄?”这一问,体现了智者仁心,凸显了高贵品格!“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我想,这是人民对一位好官最高的肯定!
而到杭州,苏轼真是好事做了一箩筐。不仅大赞西湖的美景,写下《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等等一系列名作,堪称优秀宣传委员,还修建堤坝,使西湖变得更美。最重要的是,他还解决了人民急难愁盼的用水问题——疏浚西湖,修缮钱塘六井,从此结束了西湖担水的生活!一篇《钱塘六井记》,记下了整个过程。在那个大旱的夏天,人们在六井边“饮牛马,给沐浴”的时候,对他们的好长官该怀着多深的感谢啊。读着这篇文章,我不禁也魂思萦系了——
……百姓谁不爱好官?……父老生死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他千顷澄碧!
这几句词用在苏东坡身上,竟意外的合适。是啊,他所到之处,百姓没有不爱戴他的;他兴修的工程造福至今,留住了西湖千顷澄碧!由此我深切地感到,苏轼是一个乐天派,一位高级老饕,也不愧为一位亲民爱民的好长官!

        四
苏轼曾写过:“泥上偶然留指爪”,也曾自比为孤鸿。而他的脚印,至今依然清晰可辨。这既归功于他的作品,也是由于他所到之处,为民造福。或许,东坡失落过,悲伤过,但他最终振作,用一支笔,为我们记下了那么多美好的人和事。他的作品,值得用一生去体悟,也必将影响我一生。我想,未来,抽出时间去研究苏轼,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我更希望,有朝一日能见到那个把《阮郎归》讲给我们听的女孩,告诉她,我依然没有忘记她,没有忘记苏轼和他的诗。我更想对东坡先生说:
您看,今天的徐州城,古风犹在,人民安居;密州城上,超然台依旧屹立;在杭州,您亲手建起的堤坝,如今被命名为“苏堤春晓”,早已成为著名景点,乌菱白芡依旧盛情款待着五湖四海的游客!时间久了,五井不存,但相国井还在,《钱塘六井记》还在,杭州人民永远记得您的功绩,“虽至于久远废坏而犹有考也”的愿望实现了!而在岭南,荔枝和蚝也依然受到人民的喜爱,已经传遍全国了呢!您的作品,至今也依旧在孩子们的琅琅书声中传承,您一直活在人民的心里。
您相信吧,等到春天来临的时候,苏堤上满堤的桃李,还会准备好盛装迎接主人,您的作品,依旧会回荡在祖国美丽的山水间。这个冬天,我真正认识了您,从此不会忘记您,我们一定会把您的诗词文赋传承下去!
               编辑  黄瑶
作者简介:
    李知秋,女,2001年8月生,现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平时喜欢画画、读书、写作,非常喜欢中国的古典诗词,希望未来能够从事中日文化交流相关工作,把中国诗词的美介绍给更多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