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部《东京梦华录》,一幅行走的《清明上河图》

 陶鹿在读书 2023-02-14 发布于上海

曾几何时,当战火还没有席卷这中原大地,那个在文化上登峰造极的赵宋王朝百年来凝聚的荣光都典藏在一座城市——开封之中,它曾经是战国名都,在南北朝也曾经没落,在五代时期开始复兴崛起,运河沟通南北,漕运发达,让开封一跃成为十二世纪初最繁华的大都市。

经历过开封繁华步入垂暮之年的幽兰居士孟元老时常回忆那往日美好,仿佛如一场华胥之梦,《梦华录》横空出世,这仿佛是一把解锁开封的钥匙,去揭开一座伟大美丽的城市的奥秘。果麦出品的《东京梦华录》搭配《清明上河图》等宋代知名山水画作,侯印国老师倾情译注,那些包罗万象的前尘往事、那些虚掷繁华、沉醉风雅的故事再一次牵扯每个人的历史沉思和频频回头探望。

“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旧都风华空念远的孟元老回眸前半生,开封城依旧历历在目形象鲜明。全书十卷,前四卷主要是介绍开封城市布局与商业发展,尽展一千年前的开封“八荒争凑,万国咸通,人口逾百万,富丽甲天下”。

宋徽宗时代开封城有外城、京城与大内也就是宫城三部分,不同的分区、包括护城河、城墙、内河汴河等。书中附有《汴京城市布局图》,可以一边翻阅《清明上河图》一边从外城眺望女墙,小桥流水,行人如织,穿过高大的城门,看汴河曲折流淌,漕运不断,舟船忙碌,虹桥上人车熙攘。孟元老的讲述就是如导游词一般让读者缓步行进在开封的热闹之中,有远景描述,也有细节描绘,比如曹门的念佛桥。因为天亮之时,“有瞽者在桥上念经求化”得其名。

皇城大内戒备森严、东华门外市井买卖热闹非常。宋代废除了坊市制度,允许商家沿街开店,“早市”“夜市”让开封成为不夜城。

“我也曾打马御街前,我也曾赴过琼林宴”,这条曾经新科进士的荣耀之路在北宋早年间也可以自由买卖做生意。围绕着御街附近就是开封城里的名店,前有楼房后有台阁酿造玉液酒的遇仙正店,州桥往西的卖果子的行市、往南的各种包子铺、香铺、肉饼铺等。一路走来,感慨孟元老的记忆力,如此众多的店铺张灯结彩,令人眼花缭乱。整座城市忙碌而有序,就连傍晚南熏门赶进都城的猪都有数万头,十几个人驱赶,猪也不会走失。《清明上河图》中就有一角落出现猪群而往来行人泰然处之。

到了晚上就更热闹了,州桥夜市里一番报菜名下来,更令人垂涎欲滴。近几年大火的关于宋代的电视剧《清平乐》《知否知否》《梦华录》其实都是只展现了宋代开封城的一小部分。看孟元老如数家珍写下那些夜宵、果子的名字、大相国寺的买卖名目,那是刻在心底的回忆,那是脑海里不能磨灭的光景。

“举之万数,不欲繁碎”,《东京梦华录》开创了笔记记录城市风土人情、掌故名物的题材,不仅有北宋后期开封城的建筑人物商业景象,还有岁时节令与民风民俗。

京城里各类行业从业人员服装都有讲究,所谓行有行规,香铺的“裹香人”要“顶帽披背”,而“质库”就是当铺的掌事,都要“着皂衫角带”不戴帽子。可以说,这部书很多衣着打扮都对后世研究宋朝衣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婚丧嫁娶、小二出生洗儿满岁都有着具体的流程仪式。从正月开始,大年初一官员百姓不分男女都可出来拜年游玩,朝廷上有宫廷朝会,接待各国使臣朝贡;立春举行“鞭春”仪式、元宵节前后有宫廷盛宴,正月十六皇帝登上宣德门城楼与民同乐,不管是大相国寺还是各个坊巷都有自己花灯,果真如辛弃疾词中所云: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从正月初一到除夕之夜,从皇家祭祀活动到民间衣食住行,包括少女的及笄仪式、出门祭祖轿子上所插的柳枝野花、各种活动演奏的乐曲、各个时令的特色吃食、贩夫走卒叫卖的小玩意,都事无巨细,如此细说宋朝,更能感受到宋徽宗时期经济繁荣与市井的富庶,也由此一想到即将到来的战乱而升腾出的苍凉悲苦。

白描高手孟元老写尽繁华盛世,仿佛开封城是一个草木芬芳、杯盏觥筹、幸福安详的宜居之所,幸福弥散锦衣玉食,似乎让所有人都迷失其中的城市,也正因如此,才有大梦初醒的悲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