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民居居住类型

 逍遥_书斋 2023-02-14 发布于河南

在不同的地域,中国民居形成了不同的居住类型和不同的居住文化艺术

可以划分如下几种形式。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一木构架庭院式

木构架庭院式是中国传统住宅的最主要形式,其数量多,分布广。这种住宅以木构架房屋为主,在南北向的主轴线上建正厅或正房,正房前左右对立建东西厢房。由这种一正两厢组成院子,即通常所说的“四合院”“三合院”。长辈住正房,晚辈住厢房,妇女住内院,来客和男仆住外院。这种分配符合中国封建社会家庭生活中要区别尊卑、长幼、内外的礼法要求。这种形式的住宅遍布全国城镇乡村,但因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各具特点。其中

以北京的“四合院”为代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文章图片3

二、四水归堂'四合院式

江南地区的住宅名称很多,这种四水归堂四合院的平面布局同北方的“四合院”大体一致,只是院子较小,称为天井,仅做排水和采光之用。一进院,正房常为大厅,院子略开阔,厅多敞口,与天井内外连通。后面几间院的房子多为楼房,天井更深、更小些。屋顶铺小青瓦,室内多以石板铺地,以适合江南温湿的气候。江南水乡住宅往往临水而建,前门通巷,后门临水,每家自有码头,供洗濯、汲水和上下船之用。

文章图片4

三、一颗印式

一颗印式民居是由汉、弄先民共同创造,最早在昆明地区流行起来的“邾色品牌”。一颗印式民居的基本规则为“三间两耳倒八尺”。平面近乎正万正房三间两层,较高一些,两厢为耳房,耳房就矮一些,这样就组成四合中间为一小天井,门廊又称倒座,进深为8尺,所以叫“倒8尺”。整体方形如

印章,故称一颗印式。

文章图片5

四、大土楼

大土楼是中国福建西部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围成环形的楼房。一般为3~4层,最高为6层,包含庭院,可住50多户人家。庭院中有厅堂、仓库、畜舍、水并等公用房屋。这种住宅防卫性很强。客家人为保护自己而创造的独特建筑形式,至今仍在使用,如容家古民居何子渊故居等。

文章图片6

五、窑洞式

窑洞是人类原始居住的基本形式之一。从窑洞向房舍的转化,是人类居住形式演变的历程。所谓窑洞,是指在山坡和地下挖掘洞穴,以窑洞为住宅的一种古老的建筑形式。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河南、甘肃、青海等黄土层较厚的地区,河北地区也有发现。在北京的古崖居遗址中,有大量的洞穴,也是原始窑洞的一种居住形态。整个洞穴群分布建在山坡之中,上下层次错落有致,大小规模等级分明,是考察古代人类洞居文化的重要实证。

窑洞式建筑大体可分三种样式:

1.靠山窑:这种窑洞利用垂直的黄土壁面,挖掘开洞,进深可达20米,

可数孔并列,相互贯通,也可像楼房一样,层层挖建。

2.平地窑:在平地上按所需要的面积,垂直向下挖出深坑,形成院子,再从坑壁向里挖掘窑洞。

3砖、石窑:布局与一般的庭院建筑相同,只是单体的建筑是用砖和石材,构造成窑洞形态,这类砖、石窑在山西、陕西地区常见。

六、干栏式

干栏式建筑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云南、责州、广东、广西等地区,是壮族、景颇族、傣族等居住形式,同时也分布在四川、浙江、湖北等地区。在淅江、湖北、云南等地的新石器文化道址中,均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属干干栏式建筑的柱洞遗迹或木桩遗物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则有成行排列的数千个木桩、木梁及地板于十栏式建筑这存,这些建筑均是在原始筆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