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生那天起,孩子的生理和精神的胚胎已经扎根,让我们接纳自己,用爱去浇灌,允许孩子成为他们自己。生活总是那么充满鸡毛蒜皮、柴米油盐,我特别喜欢仁和老师的说法,“这就是生活的烟火气”,那么我就从生活的最初烟火气说起啦~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成长过程中受的教育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父辈能告诉我的,我的出路只有学习。大学毕业后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与老公走进婚姻的殿堂,育有一儿一女,看似美好的生活,但内心充满了委屈,无处安放的匮乏,还有说不出来的慌乱……总之我感觉到自己不幸福,不舒服。尤其是当女儿出生之后,随着大宝二宝的冲突加剧,家庭矛盾更加凸显出来。爷爷奶奶特别喜欢女儿,所以很会掩护二宝,处处要哥哥让着妹妹,还责怪哥哥不懂事。哥哥也是崩溃到不行,委屈、痛苦,憎恨妹妹,而爷爷奶奶的责骂声却不绝于耳。我的生活中就这样充满着打打闹闹,哭天抢地,我觉得自己挺不住了……还记得初次跟莲子老师的连麦,我非常崩溃的跟她询问,我应该怎么样去做?能不能提供给我一些学习的秘籍,然后我们全家一块儿学,改变我们现在这种家庭状态。我那时多么想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或拥有魔法,一下摆平我们这个鸡飞狗跳的状态。然而,莲子老师的回答让我感到很是意外,她觉得我自己的成长才是关键,在教育两个孩子的过程中,要懂得把爱充分给到大宝,然后让大宝把自己的爱给到二宝,这样才能够让两个孩子和谐相处。最先成长的其实是我自己,成长路上很多的情景让我历历在目。我学习如何关爱自己,从最初的过度付出,开始转移到我关注自己的状态,倾听自己的内心声音,再有情绪时,我会让情绪流动起来。从婉琪老师带领的镜子练习中,我泪流满面地看到了自己。从委伟老师带领的正念练习中,我走进自己的痛苦,接纳痛苦,就像爱抚自己的孩子一样。说到这里,我的内心似乎有些激动,那些走进自己的过程,现在想起来都还是那么温暖和激动,让我眼眶湿润——抱抱我自己,抱抱那个多么不容易的自己。是的,我确信我找到了自己,时常喂喂我的小老鼠,拍拍我的小蜥蜴,抱抱我的小猴子。让我的心融化,富足,我爱我自己,我不苛责自己,接纳不完整的自己。同样,我也接纳我孩子的不完整,我对自己的心大声地说:我要让自己充满爱,我的爱才会溢出来给到我的孩子。在我们青青莲子平台学习过《家庭教育指导师认证课程》(点击查看)的妈妈们都非常清晰,自己情绪稳定,懂得自我关怀和自我疼惜,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爱有力量,去给到孩子更多的支持。我和老公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对孩子们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样的说法真的是一点都不为过。还记得儿子很小的时候上幼儿园,我就会给他买一些书,比如故事书、识字书,带着他一本一本地阅读。很多故事书,我总会不厌其烦的,哪怕自己很疲惫,也会给他读上很多遍。他也很爱听,也很争气,很小的时候就能把我给他读过的书自己指着读出来。我很惊喜,觉得自己的付出真的没有白费。我的儿子一定会像我和他爸爸一样,在学习上成为佼佼者。可是,儿子开始的小学生活是焦灼的,一点没让我省心,成绩更是平平,我的焦虑与日俱增,批评很多,有时候还会打他。儿子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开始了学习,慢慢地,我发现儿子是试错型的孩子,他根本不会听别人的指挥。儿子上初一的时候正是疫情线上教学,这个时候他进入了青春期,非常敏感,接触网络和手机会特别多,学习上更是不紧不慢。特别是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大家都在紧张复习,而他还是作业拖拉,按照自己的节奏来。特别是当老师提醒我催孩子交作业时,一天晚上,我崩溃了,趴在沙发上大哭,哭到昏天黑地。我在上学时唯一的想法是,一定要学习好,学习不好,一切都要灭亡的。所以,看到孩子这样的学习状态,我觉得我的一切都要完蛋了。我跟儿子心平气和地谈了谈,询问他的状态,哪科存在问题,是否需要我的帮助……我发现其实他心里有数,比如知道自己数学和地理没学好,计算时粗心。最后我们达成一致:我帮他复习,讲解地理,数学考试时要多算几遍,更加努力。在我眼里,本来仿佛要崩溃的世界,似乎又平静了,我的内心也坚定了。庆幸,我在崩溃时没有跟孩子怎么样,而是自我负责了。除夕夜晚上团圆饭,儿子兴致勃勃的,要自己做一道粉丝娃娃菜。这时候呢奶奶来了事儿,她觉得有一些娃娃菜被浪费了,又把一些娃娃菜的菜叶切好,放进了儿子的盘子里。这时候,儿子想制止奶奶,但是奶奶说,我想多吃一些,又把这个菜放进了碗里面。儿子看到很崩溃,甚至于难受到想哭泣的样子,脸涨的通红。他索性甩手不干了,在屋里待了一会儿,难过到呜呜的开始哭了,一会儿,他就说自己上楼啊,除夕夜的这个饭他不吃了。其实,以我的了解,儿子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容易隐忍,容易讨好,在白天跟奶奶贴对联的时候,他贴好了,奶奶认为不好看,又强迫他重新接,接下来重新贴。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忍了很多情绪在心里,终于在这个时候一块儿都爆发了出来。青春期的孩子情绪爆发起来真的像火山喷发,一发不可收拾。到了楼上,他一会说自己做饭,一会又哭着说让我把自己做的娃娃菜端上来他自己吃,总之情绪在他的身体里乱窜。我和妹妹也上楼到了自己家里,只听到屋里叮叮咣咣,我知道他在发泄情绪,一会在自己屋里砸一些盒子盖,一会又到客厅里,我有点担心他,但也没办法,妹妹被吓哭,他大声咆哮对妹妹。我拍着怀里的妹妹,陪伴在他身边,告诉他,妈妈知道你很伤心,我很理解。如洪水般的情绪依然躁动,大声哭,一边哭,一边喊 自己盼了一年的过年毁了,什么都毁了。他的世界似乎因为这一点小事真的毁了,眼睛睁得大大的,满含泪水,大声哭喊告诉我什么都毁了。他在厨房里打开抽屉,摔了一些东西,我真的很气愤,我大口呼吸。我觉得这小子简直要翻天了,我真想拿棍子狠狠地揍他。但是看到他那样,我知道情绪控制是儿子人生的课题,我不能给他反面示范。我伸出手说:儿子,妈妈伸出手,你只要拉住妈妈的手,让妈妈带你回到一切都还好的除夕。好吗?我抱住了他,告诉他:妈妈跟你一起,我们一起稍微转念,到楼下,你可以做自己,你可以不说话,你可以说你想说的。儿子可怜兮兮地说,妈妈我想喝饮料。我摸摸他头,告诉他都可以。到了楼下,他的情绪好多了,给他倒了饮料,一起吃团圆饭。他竟端起饮料说:谢谢妈妈,带我走出来,没有您,我还在自己哭呢。我知道,我儿子回来了。这就是青春期的孩子,好焦灼。其实,我的心一直在打颤,孩子摔的一些东西,我的愤怒一直在。晚上,孩子们去放烟花,我跟儿子说,我不去了,妈妈很难受,你摔的那些东西,我很心疼,我很痛苦。儿子,下一次,咱们换一种方式发泄情绪,可以砸一些软的东西。儿子羞愧地道歉,“妈妈对不起!”我说,“你摔坏的东西怎么解决呢?用你的压岁钱的一部分来抵?”孩子们出去了,我独自平躺,大口的呼吸,心中的委屈、痛苦都随眼泪倾泻。在情绪的当口上,我的陪伴与引导,让孩子又走出了一个坎,带他觉察他的模式,告诉他有事情不高兴,你完全可以及时表达,不积压;遇到问题可以转念,世界就会不同。 在青青莲子平台学习过的家长朋友,都知道我们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认证课程》里面的团体课部分就有教给大家处理情绪的方法,而《个人成长营》更是为大家提供了14种处理情绪的工具。只有家长懂得处理自己的情绪了,才有能力更好的去陪伴孩子的情绪。俩孩子相处,我会在私下里(没有二宝在的时候)特别对待儿子,跟他聊天,听他的想法,亲亲抱抱,给他单独买他爱吃的零食,并且告诉他,“你是我的儿子,我永远爱你!”当他和妹妹发生矛盾时,让他俩解决,特别是分东西不能和解时,他俩会自己想办法——石头剪子布?黑白黑?都是他俩惯用的,实在还解决不了,我就没收。简单粗暴,不过他俩很识趣,总会想到办法,只要一方妥协一下,就能让东西回到自己手里一部分,省得都被我没收。儿子很有想法,也容易试错,但是因为粗心的毛病,很不受家里人的信任。于是,他有时会跟妹妹单独坐公交出去玩,一起做什么活动,俩人一拍即合,躲过我们的阻碍。我惊喜的发现,对待妹妹,他很细心的。出去玩时,注意到穿什么衣服够不够厚,走路时也会一直紧紧拉着妹妹的手……我愿做两个孩子的容器,既然他们的物质和精神的胚胎已经扎根,我要看着他们生根、发芽、成长,给他们爱的浇灌,给他们引导,让他们成为他们自己。有爱而有界限地对待孩子,不控制不纠结,做他们的配角。分享结束喽,感谢小伙伴们,以上情景有个人背景,如有不妥当之处大家多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