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正月十五闹花灯,年轻的四奶奶在街市上赏花灯,遇见了俊朗的四爷爷。电光火石般的,两颗年轻的心,“砰”的一下,都有触电的感觉…… 少女时代时,四奶奶不胖不瘦,肤色白里透粉,弯弯的眉毛,黑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唇边有颗红痣,看上去亮眼,俏皮,像是她精心培育的。一袭浅绿色旗袍,盈盈又妩媚。四奶奶陶醉在琳琅满目的花灯里,四爷爷则不远不近地痴痴地望着,挪不开眼。 四爷爷身高马大,方脸,浓眉,不大不小的眼睛,高挺的鼻梁,阔嘴巴,面如枣色,二十出头,嗓音高亢、嘹亮,声如洪钟,可他见到四奶奶时就像匹温顺的骏马。 那年五月,槐树上开满了雅白色的小花儿,天地间,溢满淡淡的清甜香味,四奶奶浸着花香在树下学做女红,阳光慵懒地铺洒在她的身上,眉眼举止,楚楚动人。四爷爷去学堂教书路过,她抬眉。他含笑。 这样地,四爷爷每次都路过四奶奶家门前。过了一天又一天…… 又一年了,槐花开得烂漫,四奶奶像个圣洁的仙女,在树下沐着槐花雨,她清澈的笑声,早就把四爷爷的魂魄勾走了。“我做槐花糕,晚上你路过着,我送你。”他心跳如鼓,早就错乱了行走的步伐,身子差点撞在槐树上。 那一刻,他发现头顶的一树槐花,开得真美好啊! 四爷爷就是在四奶奶这个时候走近了她。他每晚都会在她住的附近,为她吹笛子。笛声悠扬,穿过树木,土地,雨露……随着清风飘落入她的耳畔,她听到了忧伤,爱怜,思念……,绝望里,她有了丝丝的想念…… 这如一枚重弹,炸得人们一愣一愣的。震惊与阻挠,一时间汹涌澎湃。家里人和四爷爷断绝了关系。 他们结婚那天,没有喇叭唢呐,没有鞭炮齐鸣,也没有亲人乡邻的祝福,她躺在爱人的怀抱里,只想听笛声…… 婚后的两人,日子虽艰苦,却过着幸福和谐的生活。夏夜星光璀璨,小院里,四爷爷给四奶奶讲《西厢记》,书生张君瑞于普救寺偶遇相府千金崔莺莺,情愫互生,在红娘帮助下,私下幽会并订了终身。闲暇的月光下,四奶奶在庭院阵阵的夜来香风中沉醉在四爷爷的笛声里。 四奶奶爱花,四爷爷为她在院子里外都种满了花,四季芬芳,蜂蝶嬉戏,绚烂明媚。春有迎春花,海棠花,山茶花,蔷薇花,月季,玫瑰;夏有睡莲,向日葵,茉莉花,夜来香;秋有木槿花,大丽花,木芙蓉,菊花;冬有风信子,三角梅,蟹爪兰,腊梅花。四季缤纷,花香盈袖,笛声萦绕,四奶奶醉在幸福的蜜罐子里。 五月槐花盛开,香甜如蜜,以花入馔,是大自然的恩赐,四奶奶不会错过花季带来的美食,每年这时她都会做槐花糕。她亲自用竹竿勾选上好的槐花,颗颗用清水洗净晾干备用。糯米粉,粘米粉,以二比一的比例混合均匀加糖粉用热水烫面和成稍硬的面团,分出一半。再分别加入洗净控干的槐花揉匀,用喜欢的模具压出花型,垫蒸布放锅中大火水开,转中火好蒸二十分钟出锅,咬一口绵软香甜。这是四爷爷最喜欢吃的点心,四奶奶常常在与人拉闲呱时得意地流露出来。 故事讲到这里,四奶奶醉意微醺的笑容渐渐归于平静,她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多年后,政策落实,他们回归正常生活。他们都老了,形削骨瘦,似一捆干柴,没了生机。皱纹爬满了额头,沟壑纵横着,霜染华发,如凋零之秋,唯有眼神中透着活着的气息。然而,相濡以沫的无言中,两个人拉紧了手,对视的目光里多了些难以察觉的坚毅。 两位老人,过上了和平安宁的日子,五月里,又闻见槐花糕的淡淡清香,又萦绕起宛转悠扬的笛声。 去年,耄耋之年的四爷爷静静地走了。他仪态端庄,面容安详。院子里,一院的花儿,开得正芬芳。 四奶奶没有嘶声力竭的哭喊,她很淡定从容。认真地梳洗打扮,稀疏的白发,抿得纹丝不乱。多皱的脸上,慢慢洇上笑,她喃喃说,老头子,你睡得咋这么香啊!你看大太阳都出来喽!站旁边的人,无不落泪。 再后来,人们经常会看见,四奶奶一个人坐在槐树下的木椅上,手里拿着书,在自言自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