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画坛不会再出现梵高、达芬奇、普桑这样的天才画家,究竟是什么原因,这与“厚古薄今”没有任何关系, 不过,当代的绘画艺术(油画),并不会随着时间演变而退化,也不会随着时代更替而进化,确切地说,油画艺术史已经结束了, 20世纪的抽象派泛滥成灾时,油画的发展就被定格了,人们对世界的好奇、对艺术的神秘探索,在抽象风格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 后来出现的“超写实主义”风格油画,是当代画家“江郎才尽”的真实写照,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借用科技影像,来寻找绘画创作的乐趣, 每个描绘“超写实主义”风格的画家,无一例外,脑子里都没有任何新鲜的绘画灵感了。事实上也是如此,当代的“超写实主义”风格, ![]() 卡拉瓦乔油画 其实是17世纪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玩剩下的风格,那时候摄影术还没诞生,而卡拉瓦乔对现实人物细节的观察却极致细腻清晰, 所以如果再说当代画家冷军这样的超写实画家有多厉害的话,那会被人笑掉大牙。艺术作品这东西,是最经受不起对比的, ![]() 这并不是说在没有摄影术的时代,画出来的画作逼真,这个画家就很厉害是天才;而在有摄影术的时代,画出来的画作逼真,这个画家就是纯粹的模仿,技法一文不值。 这主要是因为各自的画作在构图上的巨大差异。构图这个词,理解起来也不会太抽象, ![]() 它包含了线条、笔触、光影,以及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组织协调关系,画作的构图完善,整个画面的人、物就会给人饱满的情绪; 相反,则就是一个摆设品。我们不说当代的油画作品有多么的庸俗,至少绝大多数的画作是离不开“空洞无物”这四个字的。 所谓的“空洞无物”就是整个画面的构图形式太单一了,这包括没有丰富的色彩对比,于是视觉效果很平淡,甚至无感; ![]() 也没有合理的人物造型,导致内容故事情节不明了,甚至没有。简单的讲,一幅油画作品要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交待清楚, 这样才称得上是“画中有物”,才能引起观赏者的情绪共鸣,有“代入感”。而不是像冷军一样,画个体态丰盈的女人,周围再摆上几盆植物来陪衬,甚至什么都没有。 ![]() 类似这样构图的画作,能表达清楚什么呢?可别像有些人说的,画作女人的眼睛里都是情绪,都是故事,其实这是观赏者“自我催眠”而已, 先不说冷军没有达芬奇那样杰出的“肖像画创作功底”,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这幅肖像画,看似色调单一的背景, ![]() 达芬奇油画 如果仔细看的话,能发现这些密密麻麻的线条笔触,都是各种植物动物、山丘的真实形状,它是一个物象非常丰富复杂的背景画面。 当然了,这篇文章不是针对当代画家冷军的画作“挑刺”的,而是以冷军的“超写实”风格油画为代表,说明整个当代油画艺术的发展, ![]() 日本画家油画 已经被定格了,相比较过去的任何一个时代,当代油画的艺术底蕴、人文色彩、生活本质,都显得很空洞乏味。 或许有人不认同这个观点,但是事实就是如此啊,以当代画家冷军为代表的超写实风格,已经超出了油画艺术的范畴,与油画艺术的写实文化格格不入。 ![]() 冷军油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