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笔记

 磐桓子 2023-02-14 发布于宁夏

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一也),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往昔曾得到道的:天得道而清远;地得道而安宁;神(人)得道而灵明;河谷得道而满盈;万物得道而生生不已;侯王得道而使天下太平贞吉。以此而论,天不清明恐怕崩裂;地不安宁恐怕要震动;神不灵明恐怕要灭绝;河谷不满盈恐怕要干涸;万物不生恐怕要毁灭;侯王无道恐怕要颠覆。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们自称“孤、寡、不谷”,这不是以贱为本吗?不是吗?所以获得多誉而成了没有誉。不需求琭琭晶莹的宝玉,而要有珞珞坚硬像山石的品质。

昔就是开始,天地万物之始。一既道,道在实际功用上可以是“元、始、本、根、有、无、空、规律、法则、本体、主体、纯粹、至正至纯”等。

本章首句“得一”的核心,有点像很久以前,指万物的开端,得道后“天、地、神、谷、万物、侯王”演化衍生出“清、宁、灵、盈、生、贞”的现象状态,反之失道会发生“裂、发、歇、竭、灭、蹶”的结果,得出“贵以贱为本”的论述,一体两面,福祸相依也是同样的道理。

“故致数舆无舆”。多欲必多灾,多存必厚亡;一个人有无数的荣誉,最终就和没有荣誉一样,这是量变质变的关系,也是物极必反的道理。

“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玉为物,物为身外之物,外求不如内修品性,心性是人原始反终的根本。

道德经的观念非彼既此且合而为一,这是从“道”的本体角度论述万物之客体,而人是客体之一,庄子说“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心物一元。

万物由心造的观念,找几句关于心理作用的话“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心中有绿意,满目皆是春;做每一件事情,都给它一个快乐的思想,就像把一盏盏灯点亮”;心理学有自我意像,就是你把自己想象成什么样的人,就会按这种人行事。

题外话:道家思想在兵法、医学上的发挥。兵法讲不战而屈人之兵,战争先从不战开始;黄帝内经讲养生后讲治病;核心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洞察清明,应时、应事、应势而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