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丘请复以所闻 原文:丘请复以所闻: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言必或传之。夫传两喜两怒之言,天下之难者也。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凡溢之类妄,妄则其信之也莫,莫则传言者殃。故法言曰:'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则几乎全。’ 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乎阴,泰至则多奇巧;以礼饮酒者,始乎治,常卒乎乱,泰至则多奇乐。凡事亦然,始乎谅,常卒乎鄙;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言者,风波也;行者,实丧也。夫风波易以动,实丧易以危。故忿设无由,巧言偏辞。兽死不择音,气息勃然于是并生心厉。剋核太至,则必有不肖之心应之而不知其然也。苟为不知其然也,孰知其所终!故法言曰:'无迁令,无劝成。过度益也。’迁令劝成殆事。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可不慎与!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何作为报也!莫若为致命,此其难者?” 白话:再告诉你我听到的:但凡两国邦交,临近的必然采取诚意信任相交,远的必然用忠信的语言沟通相交,言语须有人适宜的传达,传达双方喜和怒的语言,这是天下最难的事,双方高兴的话会产生过度赞美的传达,双方恼怒的话会产生恶言相加的传达,任何过度传达的话都似虚妄,虚妄就会失信而导致猜疑,猜疑就会使传言者遭殃,所以古有圣人说:“传达合乎常情常理,不传达过度虚妄的话,这样可以近获全身”。 再者用奇巧斗力的人,开始直言不讳,结果悔言令色,到了极端奇淫技巧百出;譬如,用礼仪在酒宴的人,开始尊卑有序,结果酒后乱性,到了极端纵饮无度乐此不疲。凡事都是这样,开始彼此体谅,最终都是苛责;起初是简单,将要结束必然庞杂;言语,引起风波,行为,注定结果,风波容易引起动乱,结果容易出危险,所以愤怒没有其他理由,就是花言巧语虚话偏辞引起,禽兽临死声音尖利,呼吸急促,并且动作激烈心生厉气,凡事刻薄太过,就会有扭曲的心理出现,自己却不知什么问题,如果不知道什么问题,谁也无法知道会遭遇什么结果。所以古有圣人说:“不改变命令,不强求成功,不过度言语,”改变命令和强求成功都是危险的事,美好成就的事需要很长时间,坏事容易做成但来不及纠正悔改,这怎么可以不慎重对待?寄托于不得已来培养内心,就可以了。何必顾虑齐王的回报呢!不如顺天应命去作为,对此还有什么困难呢? 体会:借用孔子讲外交策略,语言传达是最简单适用的方式,实则是非常不易的事,言语失真、溢美之词、添油加醋这在人世间从未间断,而外交中要取得实效,尺度把握格外棘手; 语言表述本质就有相对性,其言“真”必然有“假”的对立,语言将世界披上一层纱,始终是雾里看花,真实的世界即使自己体悟和经验,也存在盲人摸象的错觉;所以言语交谈本着求真唯实的基础,才会减少避免问题复杂化。 “始阳卒阴,始谅卒鄙”,物极必反,阴阳一体的自然法则,道德经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的哲理,推而广之,万事万物都如此演化,有阴谋就有阳谋,万事万物都遵循动态演化,没有好坏;唯人有追求渴望,对状态现象做了好坏优劣的区分;即便再好的初衷,终要落脚在“知天命,懂大义”,不在成功失败上纠结。 本段有人言可畏,人言之祸,让人心生颤栗。《周易·坤·文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是对家庭的劝勉;对个人修身,《了凡四训》语“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善行是步入“和谐和睦、成功成就”的康庄大道,越走越轻巧,而其间的味道唯有自行自知。 人生在世,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而成事的道路,《素书》中说“神莫神于至诚,明莫明于体物,危莫危于任疑,败莫败于多私。”人心至诚至真,会取得好的成就成果;要掌握万事万物规律必然清楚真实的情况,任何疑虑的走向都是危险,失败都源自私心杂念;《道德经》“天地无私成其私”,这些哲理用在人生一世,就是诚实、务实、豁达、包容,不求结果,只求努力奋斗,方能走向自己的立项目标;常言“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不付出肯定没有回报”,成功只在艰苦付出的道路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