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外篇)《田子方》笔记之六(完)

 磐桓子 2023-02-14 发布于宁夏

6.列御寇

原文: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当是时,犹象人也。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

肩吾问于孙叔敖曰:“子三为令尹而不荣华,三去之而无忧色。吾始也疑子,今视子之鼻间栩栩然,子之用心独奈何?”孙叔敖曰:“吾何以过人哉!吾以其来不可却也,其去不可止也。吾以为得失之非我也,而无忧色而已矣。我何以过人哉!且不知其在彼乎?其在我乎?其在彼邪亡乎我,在我邪亡乎彼。方将踌躇,方将四顾,何暇至乎人贵人贱哉!”仲尼闻之曰:“古之真人,知者不得说,美人不得滥,盗人不得劫,伏戏、黄帝不得友。死生亦大矣,而无变乎己,况爵禄乎!若然者,其神经乎大山而无介,入乎渊泉而不濡,处卑细而不惫,充满天地,既以与人己愈有。”

楚王与凡君坐,少焉,楚王左右曰“凡亡”者三。凡君曰:“凡之亡也,不足以丧吾存。夫凡之亡不足以丧吾存,则楚之存不足以存存。由是观之,则凡未始亡而楚未始存也。

白话: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展示射箭,拉满箭弦,放置一杯水在肘臂上,射出一箭,又连贯搭上一箭射出,刚射出又搭上一箭射出,这个时候,就像木头人一样。伯昏无人说:“这是有心的射箭技术,不是无心的射箭道法。我和你试着攀登上高山,站在危岩悬石上,临近百丈深渊,你还能射箭吗?”于是伯昏无人登上高山,站在危岩悬石,临近百丈的深渊,背着倒行,脚有部分垂悬在危石外面,请列御寇过去。列御寇颤栗的伏在地上,汗流到脚跟。伯昏无人说:“至人,上可窥视青天,下可潜入黄泉,任何地方都自然怡得,心神气运不变。现在你内心紧张恐惧,眼神昏眩,你要射箭中靶可能性很小啊!”

肩吾(隐士)问孙叔敖(楚国贤人)说:“你三次担任令尹(春秋战国时楚国所设,为最高官职,掌军政大权)不为荣华触动,三次罢免没有忧愁之色,我开始也有所怀疑,今天看你面相自如坦然,你是如何保持这样的心态?”孙叔敖说:“我哪有什么过人之处!我只是来者不推却,去者不制止;我看待得失不为我,所以没有忧愁之色。我有什么过人之处呢!不知道是在于得失呢?还是我呢?在于得失,与我无关;在于我,与得失无关,我还在踌躇,正环顾四周,哪有空在意人的贵贱区别呢!”仲尼知道后说:“古时的真人,智者无法说服他,美人无法迷惑他,盗贼无法劫取他,伏羲、黄帝无法与他为友。死生非常大的问题,无法改变他,何况功名爵禄呢!这样的人,他的精神经过高山不受阻碍,潜入深渊不会沾湿,身处卑微不会心灰意冷,充塞在天地之间,给予他人自己也拥有越多。”

楚文王和凡国国君同坐。过了一会,楚文王的左右大臣提到亡国有三点(不敬鬼、不尊贤、不养民)。凡君说:“凡国灭亡了,无法消除我的存在。所以凡国灭亡不能消灭我的存在,那么楚国的存在也不能保证文王的存在,由此看来,凡国从没有灭亡,楚国也从没有存在过。”

体会:射箭在平地,技艺娴熟,这是有心而射的技艺;临绝壁行悬石,胆魄在临危中感到恐惧,难有无心而射,技艺也无从发挥。

孙叔敖宠辱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来而不拒,去而不留,始终保持自己,处在“方将踌躇,方将四顾,何暇至乎人贵人贱哉!”的安然若素。

楚国想吞并凡国(周公之后),以强凌弱。凡国国小民弱,而国君从言语中保留了尊严。

国亡而人在是凡君的事实;而楚国在但不可能保证不亡也是事实,现象无法永存,彼此结果都一样。从道没有存亡的问题;从历史中是兴衰的过度;存亡在文化是薪火相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