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碰瓷生瘾

 刘小明一点堂 2023-02-14 发布于江西

走进自然 采撷艺术

-------------------------------------------------

砚·边·随·笔

碰瓷生瘾

      玩过几次瓷,都是没准备好。有一年雨季,去了景德镇友人的玉窑。暴雨山洪,停电停网,足不出户,关在山里,画了一周。

景德镇玉窑


      几年前,吉州窑有位老板,也邀过我去看他的龙窑。好长一条龙,蜿蜒趴在山坡上,一点火,像点燃一串硕大的炮仗,一窑烧上几天几夜,开窑都要冷却几天,烧出的瓷器良莠不齐。但在我看来,那些歪头歪脑、釉色不均匀的烧坏器型,也是非常好看的。

吉州窑

      吉州窑,属建窑一系,都是走质朴、古拙的风格。相传为寺庙僧人自创的器物。也因市面和宫廷都少见,没被世俗滥用,反生出几份禅意。

吉州窑

      吉州窑的力,用在器型和釉色的化学变化上。古朴、不受世俗束缚。这几年,被市场牵住了鼻子,变得贼亮风骚了。

云市窑

      老家有个村,早在两宋景德镇出名之前,有个云市窑。那个村很有意思,很多人家的老屋,都是用黄泥稻草和的墙,墙里磊了各种碎瓷片,时间一长,露出筋骨来,沧桑的很。带把锄头去,随便挖个小土丘,就能挖出或完整、或破碎、或黏在一堆的器物,有壶有碗、有碟有盏、林林总总。可惜,地方政府不珍惜。本来这是非常珍贵的文化、旅游资源,要比那些苍白的房地产稀缺的多。

云市窑原址

      再说雨季那一周,关在玉窑山庄画了不少东西。青花的难,难在自元以来,无数高人将它玩到了极致。景德镇人在材料、工艺、传统图式和釉色上,几乎没给外人留什么空。如此,真正聪明的玩家,就以陌生之手,去玩它,得出的东西,反而有几分新鲜感。景德镇人也许感觉一丝陌生,会投来一点眼光。

釉里红印盒

      玩到极致的弊,便容易流俗。我模糊记得刘海粟在世时,挖苦过后世的景德镇。

青花壶

      釉下比釉上更有吸引力。釉上的感觉太接近纸了,所以,缺乏挑战。而釉下,由于瓷土的生涩,毛笔沾着釉料,总得保持浓稠,艰涩而流畅地在瓷土上行走。工笔细线如游丝,极难做到。写意的线,书写必须简约果断,天然一派拙朴;造型也质朴夸张,非常好看。青料可偏黑或偏蓝,如果再加点氧化铜,在送进柴火窑之后,充满期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