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长路上的最大障碍

 斐言乱语 2023-02-14 发布于湖北

        临近下班时,一重要合作伙伴说要来公司商讨点事情,顺道晚上一起小聚下。其实一直想去拜访对方,但对方工作一直很忙,也一直没能约在一起。此次对方的总工、办公室主任还有一个工程总监一起三人。我安排还处于试用期的行政助理小月安排了酒店包房,快下班时,对方说来晚了直接到酒店。电话给公司总和副总,他们都在外地出差未回,工程部的部长助理刚从工地回需要休息,于是我就喊行政小月跟我一同去接待,开下酒,招呼下服务员,顺道带埋下单。最主要是,合作伙伴的级别都很高,带她去可以看看别人公司的办公室主任如何接人待物。小月听到我的邀请后说,我不去,我说为什么,她说没钱,我说公务接待,钱我垫付,公司报销。她依然坚持不去,我说为啥,她说我不去做公关,我说就是去帮忙埋单,不需要喝酒,她重申了下,我做行政的,不做公关。我说这就是行政的工作,如果不去做就考虑下是不是还需要在公司做下去。

        随后,小月去人力资源部提出了辞职申请,这距她来公司报道刚刚20天。当然,公司的规章制度里面没有严格的规定要求行政部员工陪老板客户宴请,员工也有权利拒绝公司管理者提出的要求,但最终此事件的焦点归结在“公关”二字,对于公关二字的理解和认识。有可能员工认为陪客就是公关,或者以往经历的陪客吃饭就是公关,或者道听途说的所谓的陪客吃饭就是公关。我不否认这个社会上有一定的不良现象给公关强加了不光彩的含义,但是不加分辨给公关强加上灰色的意义,甚至将非常正常的商务接待强行与公关划上等号就是不应该了。事后,我带市场部的助理参加了接待,就双方合作的事宜进行了交谈,加深了感情,9点前结束宴请各自回家。   

        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做什么不做什么,做什么做到我什么程度,先做什么事情后做什么事情其实背后其实都是由你的价值观决定的,而价值观的基础是认知。

        曾经认识一个朋友,年龄接近40岁,一直在一个国企转制的民企工做,有一定的职位但不是很高,他也想抢在40岁之前离职创业有一番作为。但是,最终被提前离职的接近10万的违约金绊倒,其实10万元他完全可以承受,但是说再等等。对于一件事情,他考虑问题,最重要的是考虑金钱方面的因素,而很少考虑时间成本,还有机会成本。当时公司缺相应的岗位人选,我邀请他加盟,一旦错失这个机会,可能我提供的岗位另有其人。对于他来说,他说他独自创业的可能不大,加盟创业能够找到合适的合伙人的机会也不多。最终他选择继续呆在原来的单位上班,而我重新寻找心仪的合伙人。对于我来说,一个眼里只有金钱成本,格局不高,分辨机会能力不强的人,舍弃掉也不算可惜。

        无独有偶,有一个很好的朋友,本地人,本地上学,资源众多,自身能力也非常强,每次在一起都说要创业,每年年末都说,我们共同的朋友也都给他掏心窝的建议,但是已经过去三四年,他依然重振着雄心和重复着豪言壮语,享受着高薪待遇和舒适的职位。其实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没有足够的本钱和足够支撑的公司的业务,而他的公司自始自终都没有注册。在他心里对创业的认知就是用钱赚钱,难怪他很难走出第一步,我也不再规劝。自从将自己的身份变成一个企业主以来,面试过不少的应届生和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他们渴望高薪和舒适的待遇,但是要求却是要双休,不加班,要缴纳五险一金,公司要安排宿舍,归其所有的要求,都可以归结为两个字“索取”。他们不知道商业的社会的本质是交换,要付出了才会有所得,他们只是被动的等待,而不是主动地付出。

        据统计,很多工作多年很难获得升职加薪的职场人士都有一个重要的特征,老板给多少钱,就干多少事。从不主动付出,从不提供超出多余的价值,更不用说花自己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去提升自己做多余的努力。芸芸众生中,我们每个人都不缺改变自己状态的需求,缺的其实是改变状态所需要的认知。只有认知水平提升了,你自己的层级提升才能称为可能,变得容易。道听途说获得一点支离破碎的信息,不足以改变你的认知,微博微信,不足以提供给你更有价值的信息,况且自媒体时代很多的信息是错误的(包括本文很多的观点也是错误的)。唯有坚持不断的读书学习,努力日升自己与高人为伍,才能改变你的认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