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家为什么要读书写作》

 斐言乱语 2023-02-14 发布于湖北

企业家为什么要读书写作

    多年前面试了一位应聘者,他工作的上一家单位是行内较为有名的一家企业,他在现场从事工程管理工作,工作了两三年。我就问对方,这家单位在业内还有一定的影响力,薪资待遇也不错,为什么要离职。对方说,他在项目现场,平常工作很忙,休息的时候有一种感觉,就是不知道跟着谁在工作,每年只有公司年会的时候,才能见老板一面,还是远远的那种,等到开年后,到了工地,这种感觉又会时时袭来。

    某大佬说,员工离职无非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钱少了,一个是因为感觉不爽了。笼统意义上来说,这个说法没有毛病,但这个“爽”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包含很多的内容,例如尊重无法的得到满足,成就感的缺失,归属感无处寄托等等,前面提到的年轻人,实际上是因为归属感的缺失而提出离职。

    对于很多人来说,职业的第一站是找一份工作,也就是所谓的打工,我更愿意将这份工作定义为追随某一个人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而这“某一个人”实际上就是企业的老板,在国企叫领导人,在民企叫企业家(实际上叫企业主更合适一些),但实际上都是被追随的人。前面提到的年轻人的老板我是认识的,是一个很有事业心,但却有点“低调”的老板,每日忙于各种业务和应酬,但企业很少写作,读书估计也不多,甚至发朋友圈也很少(我不知道年轻人是否加了老板的微信)。

    做企业,实际上是企业老板带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朝着一个目标前进,直至目标实现,如果一群人的能力和素质尚可,都还称职,那么能否找到实现路径就是最关键的事情了。都说老板是最大的业务员,要承揽业务,但是如何厘清团队的目标,让团队成员都认可这个目标,宣贯这个目标,甚至知晓实现路径,也是相当重要的工作。要胜任这个工作,不多读书,不学会写作,那么难度就相当大,甚至实现不了。

    对于一位企业家来说,首要的能力,或者说根能力就是学习力,而读书是其中最快捷的一种。再说写作力,我曾经给一位老板说过,我说你有远大的理想,但拥有实现理想的能力更为重要,你想把企业做大做强,企业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企业的员工多了,你总不能动不动就开会,如果企业有分子公司,有员工驻外,甚至很难开得了全员大会,年会应该是企业成员到的最齐的一次,也只能一年开一次。你的目标要深入到企业的每一个人心中,让对方理解并朝着这个目标前行,那么企业家必须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企业的目标,目标的实现路径等等都可以变成文章,然后通过公司大众媒体和官网、公司公众号、官微等自媒体传送到企业的团队成员和利益相关方。如果我们办不成一件事情,终究都可以归结为一个原因,就是能力不足。

    企业家为什么要读书和写作,我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决策需要

    企业家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做决策,决策是领导力中的核心能力。决策尽可能的占有更多的信息,综合分析后给出一个相对较为优化的决策方案。占有更多的信息,综合分析,时势的判断,都必须有相对丰富的知识做基础。如果一个企业占有的知识量太少,往往做出的决策就不够客观。知识不够丰富,也很难说有客观的思维能力。我见过很多不读书的企业家,遇到问题能够想到的方法就是求助他人,而不是独立去思考,他们能够找到咨询的人其实也跟自己的水平差不多,或者冥思苦想,但依然找不到出路。

    实际上真正的决策是少做决策,或者不做决策,按照既定的路线坚持去实践。现实中很多人之所以做不成事情,倒不是决策不对,而是找不到实现路径,不能够坚持按着既定路线坚持下去。很多人做事,总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毫无章法,或者老驴拉车,走到那里是那里,实际上都是不可取的。这样做事的人,缺乏的是思路,实际上是不会思考,再往前推是大脑中装的知识太少,也就是读书太少。很多人做事喜欢靠天赋,而不是靠后天的努力,但是天赋作为存量,总有一天会用到余额不足的。

   读读人物传记,读读历史著作,甚至读下小说,我们都能从书中找到我们自己当下或者过去遇到的问题,也能够找到化解的思路和解决的方法。现实中你找到的专家,很有可能是伪专家,还有一种可能,就算真正的专业他也只能给你一个思路,而不会给你提供更为相信的方法,因为别人很难代替你去解决你的问题。

    二文化引领

    有人说,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家来说就是企业家精神。现实中我们的很多企业都有挂在墙上的“企业文化”,但实际上企业拥有的都是赚钱文化,很多企业家做企业的目的都是为了赚钱,但却没什么文化。“秉承赚钱”文化的企业家,自己为了赚钱,企业的员工的目标也是为了赚钱,但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企业的盈利水平跟企业的吸引力,也就是企业的规模有一定的关系,心中只有“赚钱”这个目标的企业家,最终会因为企业的盈利水平的增长跟不上企业成员(包括企业家自身)物质欲望的膨胀水平而裹足不前。

    不少以赚钱为唯一目标的企业家,认为自己的下属是为了赚钱才工作的,其实这个认识是极其错误的。人除了对物质利益,或者世俗利益有追求外,还有精神方面的追求,如果老板没有过多的精神追求,即使员工有了精神追求,或者精神追求高过老板,一定会选择离开,如果留在企业内,目的也就是为了赚钱。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大家都知道,除了生理需求和安全的需求外,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其实都是精神需求,在马斯洛去世前,他又提出了第六层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对于一个追随者来说,为什么最终离开企业创业,有一种可能就是在这个组织内他无法达成自己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需求。

    对于一个人来说,他无法去追随一个格局和境界不如自己的人,哪怕你给予再多的物质利益。我经常遇到一些企业家抱怨,我给予他的下属得薪资已经够多了,但为什么他还会离开企业,答案其实很简单:“老板的格局和境界太低了,他在你手下干活很憋屈。”对于一个在企业里说一不二,一言九鼎的老板,是很少有下属去提意见,敢提意见的,企业外的朋友也很难给你提出中肯的意见,原因很简单,你不够谦虚。读书可以让一个人变得谦虚,只要你去读书了,你就能够学会反省,自己从自身找出问题。可以负责任的说,如果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是“赚钱”文化,那么必定是这个企业家没有文化。

    对于薪资这块,实际上是社会对于人才的定价,企业能够开出的薪资总是在市场定价的区间内浮动,给的太高,企业用于发展的资金就少了,给的太低,人才也不会进入你这个企业,所以这块不用去多谈。用腰斩价吸引高层级的人才,老板就是个骗子,如果给予高出人才能力太高的薪资去吸引某个人才 ,老板就是个傻子,企业永远只能开出与企业实力相匹配的薪资水平,吸引来和企业能力匹配的人才。

    三资源吸引

    前面两点写的跟读书相关,第三点跟写作力和演讲力有关。有的企业家喜欢干实事,不喜欢“高谈阔论”,甚至不愿意开会,不愿意在人前面讲话,这个“不愿意”实际上是因为能力不足,也就是演讲力不足。演讲实际上是有目的的社交表达,一场成功的演讲,成功的因素50%来自于一篇成功的演讲稿(当然对于熟练的演讲者就是一份草稿、大纲甚至腹稿)。而藏在一篇好的演讲稿背后的是学识,学识的背后是(谦虚的)态度,一个优秀的演讲者,一定必定是一个学富五车的人。

    我们都有一张嘴巴,除了吃饭外,更多的功能是说话,或者讲话。但是要学会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情,那么就要训练你的讲话水平,当然也包括演讲力水平。经常会遇到有的人讲话,颠来倒去,花了上十分钟,实际上就只有一句话管用,这就叫啰嗦。还有的人讲话,话讲了一河滩,但前后矛盾,错漏百出,实际上没有思路;很多人总喜欢把一个很简单的事情讲的很复杂,把复杂的事情弄得更复杂,实际上是不会分析归纳,真正厉害的人是能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总是分成一二三,而把枝细末节的东西忽略掉。有的人讲事情,总是非常的干涩,就像做学术讲座一样,听的人昏昏欲睡,实际上是缺乏修辞的方法,无法赋予演讲打动人的感情。

    一场成功的演讲,你表达的观点能够打动人,感情上形成共鸣,如果对方接受了你的观点,能够付诸于行动你,实际上靠的是吸引力。一篇文章也是如此,如果你的理念被别人接受,你所叙述的情节能够打动人,同样靠得也是吸引力。

    如果你的文章有内容,有思想,有感情,也就是对他人有用,你只写一次,利用工具,就可以送达很多人,如果出版了书籍,那么这个数量更不可想象(当然跟内容的价值相关)。这实际上就是效率,效率高了,吸引力也就变大了。

    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的企业家最后都变成了作家,实际上是因为你要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你就必须成为一名作家,前提是你愿意出书,但拥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是必须要有的。实际上,成功的企业家最终也是一位成功的思想家、哲学家和人性大师,这些名头都跟海量的阅读、深入的思考和大量的写作有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