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五)——庄子哲学概览

 新用户5477KoTe 2023-06-08 发布于浙江



庄子

RECOMMEND

作者:庄子及其后生

推荐语:洸洋自恣以适己

05

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可以说是最令人着迷的一部分,我们中国人的生死观大致是延续儒家一脉思乘:未知生,焉知死,对于死亡,我们总是选择漠视或者敬而远之的态度。

但庄子却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造化把我的形体托载,并且用生存来劳苦我,用衰老来闲适我,用死亡来安息我。所以,把我的存在看作好事的,也就因此而可以把我的死亡看作是好事。)

如果连生死都可以安之若命,那么世俗情感则更可以一种平静的方式去应对,对待一切挫折和磨难更是丝毫不挂在心上,更通俗来说就是:多大点事啊?

庄子之所以能做把生死度之身外,其根本原因在于,他将死亡当作气化,庄子将气之聚散离合。

说明万物的缘起缘灭,如《庄子·知北游》所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庄子将世界的一切事物都看作气的外化和内化,从气的角度说,世间万物并没有绝对的区隔,生既会通向死,死也会转而为生,如果觉得比较难以理解的话,可以想想我们人体的基本构成单位,我们的基本物质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矿物质和水,都是自然界极为普遍的存在,在我们死后,这些元素也会重新归于大自然,成为新生命,新物体的组成部分。

用诗意一点的话说:你身体里的每一粒原子,都来自一颗爆炸了的恒星。形成你左手的原子,可能和形成你右手的,来自不同的恒星,我们都是星尘。

总而言之,人之生死是气之聚散变化,从气化角度说并无差别,死亡即迈向新生。

因此,在《至乐篇》中: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而庄子本人,对死亡更是毫无惧意,用现在的话说,还有点小期待。

“予恶乎知悦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我哪里知道,贪生并不是迷误?我哪里知道,人之怕死,并不是像幼年流落在外面不知回归故乡呢?我哪里知道,死了的人不会懊悔他从前求生呢?”)(《齐物论》)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庄子真可谓齐万物,同生死,逍遥于天地之间。

06
真知论

什么是真知,其实就是我们口中的真理,即事物恒定的,绝对的判断标准,但在庄子《养生主》里,就明确了庄子对真知的判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与其说庄子认为真知无法穷尽,不如说庄子认为真知不知,这其实和齐物论也是一脉相承,庄子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相反的两个方面,任何问题都有相反的两种答案,事物的每一个方向都有其存在的依据,问题的每一种答案都有其看似其合理的理由,那么,无论坚持哪一方面都不免有失于偏颇。

最好的方法,就是看到各种可能性而不做任何肯定的判断,另外,庄子也强调认识标准的主观性,庄子认为认识标准是因人而异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是找不到真理的,一切认识活动都是不可靠不可取,在庄子《齐物论》中写道:

“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黮暗,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

一切的经验判断其实都来自于个体或集体的共识性行为,换句话说,它是没有绝对客观的评判标准的,马克思也认为,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因为真理属于认识范畴。不能把真理等同于客观实在。

也因此,人类社会产生了矛盾性,才会渐次发展,如果古往今来都有一个被大家都认可的绝对性真理,那么,我们现在应该还在工地上帮秦始皇砌长城用的砖。

07
写在最后

本来想写到这儿就结束庄子哲学概念的探讨,之后转而进入文本分析的,但关于真知这个部分,还有很多可以解释的空间,尤其是人类现在,越来越自以为可以凌驾于万物之上,在下星期,我会从科学和实践的角度解释为什么真知不知。

部分参考资料:

刘笑敢《庄子哲学及演变》

杨立华《杨立华讲庄子》

章太炎《齐物论释》

钟泰《庄子发微》

插画来自站酷SomuizSun《逍遥游》绘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