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女囚犯被发配千里之外,为何官差们争抢去押送?背后原因令人唏嘘

 莫为天下先 2023-02-14 发布于湖南

古代刑罚是古代法律制度中得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变化与发展,也是中国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缩影,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特点,即便同一时代,不同当权者也有不同的举措。

刑罚由来已久,可以追溯至原始社会时期,《尚书·尧典》中对此已有明确的记载,更值得一说的是,当时的刑罚已将贪赃的行为与劫掠杀人的行为并列。

到了夏代,则逐步确立了五刑制度,直到秦朝建立之前,五刑制度都是主要的刑罚,秦朝建立之后,刑罚内容出现了新的变化,主要有笞、杖、流放、肉、死、羞辱、经济、株连八大类。

图片

在这八大类中,前五类相当于主刑,后面三类则类似于附加刑,而在五类主刑中,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流放是对身体处罚最轻的刑罚,毕竟只是将罪犯放逐到偏远地区,这不就是相当于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其实流放能作为主刑,其对犯人的惩罚程度,真不逊色与其它几种刑罚,甚至如果能让犯人来一次自主选择,想必会有不少人会选择坦然接受死亡,也不愿尝一尝流放的滋味。

古代时期的中国在狭义上是很小的,既然是流放,那么这些犯人被发配去的地方通常是人迹罕至的边缘地区,这一去几乎是九死一生,因为在流放的路上谁也不知道会遭遇什么。

如果运气不好,遇到猛兽什么的,甚至连个全尸都留不了。

图片

当然,不止罪犯不愿意接受流放的刑罚,即便是那些被安排着押送犯人的官差,对此也是连连摇头,根本不愿意陪同罪犯去受这个罪。

不过如果是女囚犯要被发送到千里之外,这些官差们则会争着抢着去押送,至于背后的原因,实在令人唏嘘。

古代的流放之刑

在古代,流放之刑看似与死亡扯不到关系,但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就处罚的力度而言,它是仅次于杀头的刑罚。

顾名思义,流放是将犯人发配到远离中原繁华圈的地方,通常情况下,备受统治者欢迎的地方有湖北、云南、海南、新疆、东北三省等地。

图片

当然,这些地方现如今已经成为了备受国内群众欢迎的旅游大省,但在当时可是令人不寒而栗的地方。

尤其是海南省,被贬到那里去,几乎就等于宣判了死刑,只不过在临死之前还得饱尝一下流放过程中遭遇到的折磨。

当时可不像现在,想去再远的地方,只要钞票充足,高铁、飞机随便选,眼睛一闭再睁开,就有可能已经到了千里之外。

图片

在古代可不是这样,无论走多远的距离,除了马车之外,就只能靠一双腿,当然囚犯们是享受不到马车的待遇。

打个比方,宋朝一位在东京开封做官的官员,由于触犯法律,被流放到了海南,他也只能走着去。

我在地图上看了一下,开封到海南的距离大概有2000公里,步行的话需要467个小时,也就是说,不吃不喝不睡连续走的话,需要20天,但实际上根本不能这样算,这段路程没有几个月根本走不下来。

图片

更何况这一路上还要翻山越岭,穿越不少人迹罕至的丛林,能活着走到地方,那是用祖坟上冒青烟都无法形容的幸运。

所以,流放之刑对犯人的折磨是无法想象的,所以有些犯人宁愿坦然接受杀头,也不愿意饱尝流放的痛楚,好死不如赖活着,根本不适用古代的犯人。

押送女囚犯是肥差

此外,值得强调的是,流放与被贬可不是同一个概念,被贬的话,虽然也要到荒芜边远的地方去,但至少还是朝廷命官,是可以自由享受朝廷驿站车马服务的。

拿苏轼来说,他一生被贬的地方数都数不清,但还是走到哪吃到哪,好似现在的公费旅游一般。

图片

但流放的犯人他们不仅要带着重重的枷锁,而且还会被押送的官差欺凌,根本没有尊严可言。

正是由于这些因素,使得在古代被流放的犯人大多都是精壮的男子,一来他们的身体可以吃得消能熬得住煎熬,二来他们到了流放也能为开发当地做做贡献。

流放女囚犯在历史上虽然比较少见,但也有的,而遇到押送她们去流放地的差事时,那些官差们便会争着抢着去押送。

毕竟这是一份肥差。

在古代,女囚犯的下场一般杀头的并不多,一般的处罚是发配为官奴或者官妓,但是能被处以流放的,也基本是有点家底的。

图片

为了让这些女子少受点痛苦,家里一般都会拿出相当一部分银子来贿赂官差,这些自然都进入了官差自己的腰包。

如果家里财大气粗,还会想方设法买通官差,让他们在流放的路上,想方设法暗中操作一下,找个替死鬼向朝廷交差,来个金蝉脱壳,让女囚犯继续自由自在享受生活。

押送女囚犯是美差

一般来说,古代女人被定刑为犯罪,并不是真的犯了杀人放火的重大事件,大多数都是没能守住自己的贞洁,做了对不起丈夫的事情。

这些女子打心底就不是省油的灯,而且她们既然能如此放荡,自身也必须得有些姿色,不然想要做对不起丈夫的事,或许都没人感兴趣。

图片

这些女子一经被流放,对于押送他们的官差来说,是非常有色可图的。

她们不能对丈夫尽忠,自然也无需在官差面前做个贞洁烈女,为了让官差们多照顾照顾自己,献出自己的身体,似乎是一条非常轻松的捷径。

此外,即使这些被流放的女子,她们不肯委身于官差,但当官差们对她们有非分之想的时候,也根本没有能力抵抗。

图片

或许有人会说,直接一死了之,岂不是能成全烈女之名?

但从她们对不起丈夫开始时,就已经成为了人们眼中鄙夷的对象,如果她们不想着活命,从开始被判流放之刑的时候,就会自尽了,何须等到受官差欺负的时候再想到死?

官差们对这些女囚犯的心理,自然了解得非常透彻,他们知道,在这些女囚犯的面前,可以肆意妄为,也不会遭到任何处罚。

图片

即便碰到一个有反抗意识的女子,他们也可以享受后将其暗中杀掉,然后对朝廷谎称路上遇到野兽或者感染了重病,而不会有人去追查。

由此可见,相比较押送被流放的男囚犯的枯燥无味,押送女囚犯着实是一件非常有利可图、有色可图的美差,官差们自然会抢着去做,这背后的真相着实令人唏嘘不已。

作者简介:

这里是飞鱼,一名资深文史爱好者,想和您一起探讨五千年的文化传承,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吧,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