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单 这两天群里流传几个截图,不知是真是假。 ![]() ![]() 因为这些人的书我家一本都没有,也没在外面看过,所以不便发言评论。 据说易中天踩线是因为某套书里的配画很低俗……人名气大了、懒了,原是容易出现这种控品不严的错误。 ![]() 这也罢了,米小圈马小跳又是为了什么,咱就不太懂了。只知道这些年虽然风评一般,销量却着实可观。 顶着锅盖嘟囔一句,儿童读物很重要,但是不是有必要拿着放大镜挑毛病,我可说不好,毕竟咱们小时候拿着父母订的《家庭健康》也能看半天。 当时的儿童畅销书——郑渊洁系列,如果仔细掰持,犯忌的也不少。 ![]() 需要反思的是,现在的童书市场虽然各种火爆,新品频出、印刷奢华,系列一套套地发,家长们投入的金钱也不是我们小时候可同日而语…… 但为什么,却没有一个本土童书作家能封神,没有一本本土儿童文学成为经典呢? 大家都说马小跳不好,米小圈弱智,沈石溪不健康,曹文轩有问题……终日耳闻的,只有争议。 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在这个时代,作家们已经不再有童心了?(贾浅浅的屎尿屁绝对不是童心) 也许是情怀加成,每当看到这些争议,我总是会想起小时特别钟爱的一些童书。历经版本更迭,封面、插画都早已不同往昔,脑海里的老模样儿,只有旧书网上还能看到。 ![]() 这本童话创作于1961年,是诺言姥姥少年时看过的唯一童书,可以想见,在那个精神食粮贫瘠的年代,这么有趣的书,能带来多大的冲击。 什么是机器,什么是庄稼 ,什么是节约,什么是工人和农民,什么是老鼠……最重要,什么是勇敢和责任。 ![]() 《小贝流浪记》也是孙幼军所著,篇幅极短,但给我的印象特别深。 猫妈妈生了两只小猫,一只强壮,一只孱弱。在某次意外中,弱弱的小贝丢了,在乡村中自己艰难求生,碰到什么吃什么,历经波折终于回到妈妈身边。 猫妈妈因为丢了一个孩子,把全部的爱都给了老大,精心调配餐谱,样样代劳。最终,备受溺爱的孩子成了废物,样样靠自己的孩子高大健壮,积极勇敢。 很多年后,我就一直记着那个猫妈妈的菜谱,午饭炸小鱼+两个蚂蚱,晚饭清蒸小老鼠…… ![]() 《张天翼童话选》中的“秃秃大王”“大林和小林”,童年最爱,没有之一,看到稀碎。 以现在的视角看来,难免有些阶级性,穷人、富人、剥削、工人、资本家、吃人的制度,但对孩子来说,如果看不懂这些,则看到的只有奇异的想象和巨大的趣味。 大家都知道,周星驰的幽默方式,被称为“无厘头”,他想必不知道张天翼是谁,但张天翼的上述两篇作品,通篇确然都是无厘头式幽默。 哇哇哇 天上一个老倭瓜 地上一只癞蛤蟆 因此秃秃大王最伟大 大家都怕他 甚至于他的爸 以至于他的妈 也是不爱他,只怕他 ![]() 以及非常的中国化…… 神仙神,帮我们 秃秃大王要吃人 神仙如果帮我们 就请神仙吃米粉 神仙不肯帮我们 就请神仙吃狗粪 是的,我就喜欢这种恶搞,呼呼呼,所以我也喜欢周星驰。 ![]() 《没头脑和不高兴》,就算不得很老的书了,但其儿童属性更强,前前后后,难有出其右者。 有趣的故事,加上特别有代表性的人物,想想,文学史上有多少捉对儿出现的没头脑和不高兴?贾宝玉和林黛玉,张飞和关羽,郭靖和黄蓉……以及我们家大姐儿和二姐儿。 小时候每次给孩子们读到不高兴饰演的老虎坚决不肯被武松打死时,每次都要笑得前仰后合,巨大的趣味性之余,蕴有春风化雨般的教育。 这就是好的童书。 群里朋友们讨论起开篇的截图时,也有很多为米小圈马小跳打抱不平的,表示这些书很接地气,更符合中国现实,虽然不太需要动脑子,但孩子不会因为畏难而弃书,搞好了直接度过了自主阅读的坎儿…… ![]() 没毛病,我心里从来没有什么“禁书”。但有的朋友说这个阶段实在没啥好书,只能看米小圈马小跳,这个我是不能同意的。 童书只有太多的问题,没有太少的问题。 当然,自主阅读过渡这个阶段,确实比较难受,有的孩子亲子阅读了很多书,就死活不自己看。这时候需要一些,让孩子非常感兴趣书,引着孩子跨过这道坎儿。 在这里我提三条个人避坑意见: 1.纽伯瑞大奖那种,能看原版的看,不能别贪便宜买上百翻译版……买多少本,接多少本的灰。 2.那种什么桥梁书123红蓝黄的,一大套一大套的,没啥意思,没有留存价值。 3.口水书吧,过渡过渡行,别吃起来没完,整两套得了。 ![]() 其实,这阶段并非没有合适的书,有些优秀的外国儿童文学,虽然说是翻译过来的,但仅凭故事,也足以吸引孩子(多数大奖小说则不能,并不是翻译的问题)。 我以前其实列过儿童文学书单,在这里再重点推20本吧。 莲妈儿童文学书单 以下种种都是经典书,不会从公号走销售,各位老老实实去电商搜,趁着各种活动凑单。100-50的常有,不要心急,慢慢补货。 列出来的,必定是最好的,孩子不爱看的话,只能说气场不合,绝对不是书不好。另外不要问我版本,有的买不到了就去旧书网看看,具体我也没精力说。 1.长袜子皮皮(一生推不解释) 2.秃秃大王(无厘头鼻祖) 3.大林和小林 4.没头脑和不高兴(没娃不喜欢) 5.小布头历险记 6.小贝流浪记 7.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 8.罗尔德达尔全集(中文版非常适合自主阅读过渡) 9.大盗贼 10.胡椒罐大楼的小侦探(肖毛译) 11.洋葱头历险记 12.冒险王扎西 13.夏洛的网 14.木偶奇遇记 15.绿野仙踪 16.时代广场的蟋蟀(大奖小说里算比较有意思的) 17.温斯特森林 18.汤姆的午夜花园 19.列那狐的故事 20.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 当然,哈利波特、猫武士这种也可以的,再辅以课内推荐必读的民间故事、神话故事、童话故事,完全够看了。 ![]() 经过了这么些年回头看,结合我自己和娃的经验,真心实意地劝下: 真的别买多,千万别贪多! 这阶段的书有个20来本,反反复复读收益最大。每重读一次,孩子会对这些优秀的作品和文字有更多体悟,读到一定程度,自然会进阶,读名著。 现在市面上粗制滥造的书真的太多了,健康不健康值得商榷,漫不经心、只顾圈钱的粗糙才是童书插图、内容频频出问题的症结。 门槛低的书读多了,粗糙的图片和用词看惯了,脑子都不用动傻乐就行,那后面就不容易读大书了。 ![]() 倒也……不能怎样。 图片 | 网络截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