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启动南阳盆地“太阳工程”的建议——一位湖北省人大代表写给家乡南阳的建设性建议之二

 白河观潮 2023-02-14 发布于河南

启动南阳盆地“太阳工程”的建议

 |杜汉华

    一、启动南阳盆地“太阳工程”的由来和必要性与紧迫性

    南阳市是南阳盆地的主体城市。辖区范围比襄阳、随州、十堰的辖区面积都大,并且占据了南阳盆地的绝大部分!南阳市被河南省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就必须搞好自身建设,并在南阳盆地和周边地区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前不久,湖北省召开第十二次党代会,党代会报告七次提到襄阳,显示了对襄阳市的重视和期望。省委书记按照会议精神,要求襄阳市“加快打造引领汉江流域发展、辐射南襄盆地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大力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在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实现更大作为”!

    襄阳市对自身,特别是对襄阳市在历史上是十分重要的军事名城、文化名城、商贸名城、旅游名城;也是“诗歌名城、山水名城和小说戏曲名城”以及“襄阳山水城古风公园”(“江河城山一体的军事防御体系”)、襄阳攻防工程体系等一批世界级文化瑰宝认识不足,对襄阳学的研究价值更是缺少认识,在城乡建设规划等方面,缺少脚踏实地与远大目标有机结合的高瞻远瞩的眼光。因而,虽然襄阳市有自身工业、高科技和城市建设发展水平高于南阳市的突出优势。但也有城市发展战略出现重大失误,各方面包袱很重,思想认识也跟不上,不容易转弯,难以纠正重大失误的致命缺陷!这就给南阳市超过襄阳市提供了最好的一次机遇!

    换一句话说,南阳市得到了总书记和国家各部委与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应该整合自身的优势资源,搞好谋划规划,拿出一揽子充分发挥南阳市的突出优势的规划和方案,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在城市建设、高校教育、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快速取得突破性发展,赶超襄阳市,建设成为自身有“高质量”、有“核聚变”能力,能够对南阳盆地和周边地区发挥辐射吸引带动作用的那一个“太阳”!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得到各方面的更多的支持,吸入更多的“高能量”,把南阳盆地的这个“太阳”打造的更加明亮,真正发挥“引领汉江流域发展、辐射南阳盆地”,甚至融合襄阳市和周边地区——中国中西部的那个“太阳”!这既是南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应该完成的任务,也是“鄂豫陕交界地带区域性中心城市”应该完成的任务。

    这就是本建议题目为“南阳盆地'太阳工程’”的意思和由来。南阳市启动南阳盆地“太阳工程”,非常有必要,可以说是迫在眉睫!

     二、南阳市最突出的优势是什么?

    南阳市的区位不如襄阳市优越,但现在的交通手段已经足够南阳市使用和做大做强了;南阳市的工业、高科技和GDP等不如襄阳市,目前正在努力赶超;南阳市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没有襄阳市的发达程度高,南阳市需要努力;但南阳市的“旧城改造”没有像襄阳市对古建筑基本上一扫而光,南阳市的历史街区和古建筑、传统民居很多,这些可以转化成为优势资源和旅游景区、景点;南阳市的辖区面积大,襄阳市认为自身的农业和畜牧业发达不如南阳市,这是南阳市的突出优势之一;南阳市有张仲景,中医药在全国也有地位,这个超过了襄阳市;南阳市的文化底蕴远超过襄阳市和汉水流域的许多城市,在全国也不多见。南阳市的文物古迹非常多,手工技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发达,玉器也非常了不起,这是南阳市的突出优势;特别是有汉画(画像石、画像砖)、张衡墓、范蠡故里、卧龙岗等一批重量级历史名人的文化遗存和楚长城、夏路、黄山遗址等一大批文物古迹,并有丹江水库主库区、伏牛山、桐柏山,不足之处是南阳市的旅游景区和襄阳市的旅游景区一样有“散而小”的缺点和旅游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不高等一些短板。针对上述优势和短板,采取措施,包括组建“南阳学”研究的专班,扬长避短,扬长补短,南阳市还是有希望快速赶上襄阳市的!

    三、南阳市如何打造成为南阳盆地和汉江流域的“太阳”

    1、充分发挥原创性成果的专家作用 搞好顶层设计

    襄阳市的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比南阳市有章法,如上世纪八十年代系统的提出了1983 年地市合并之后应该以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城市”为总目标、“搞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形成“南城北市”城市规划格局”、建成“百万人口的现代化大城市”、“鄂豫川陕交界地带中心城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襄阳古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襄阳古城成为 4A—5A 级旅游景区”等系列研究成果,成为了历届襄阳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对襄阳市的快速发展和城市靓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没有发挥原创性成果的专家的作用,由对襄阳文化和发展战略,基本上没有认识的所谓的“专家”参与决策,在保护襄阳樊城古城风貌之外,多了一个襄阳是“内城外市”,即“以襄阳古城墙为界,城内外倒锅状的盖高楼”,这和“南城北市”保护襄阳樊城古城风貌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就把襄樊山水古城等一大批世界级文化瑰宝给破坏了,否则襄阳市早成为了工农业高科技与世界级文化旅游名城并驾齐驱的“天下腰膂”和重镇,古隆中也早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也就没有了南阳市如今赶超襄阳市和争夺诸葛亮躬耕地的机会了。襄阳市的这个经验教训,值得南阳市汲取!

    2、借助城乡建设规划等多种手段,打响南阳汉文化旅游品牌

    南阳市最突出的特色和优势是汉文化,南阳汉文化可以分二个层面,一是汉代文化,即东西汉断代史文化;一是汉民族的文化,即数千年至今的南阳文化。应该把南阳文化,真正融入到城乡建设规划、文化与旅游产业开发规划之中,通过“文化城市规划理念”在南阳城市规划中的运用和《南阳市文化旅游全产业链品牌打造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抢抓机遇,促进卧龙区、宛城区申报“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项目,突破性打响南阳汉文化旅游品牌!

    南阳文化也是汉水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南阳汉文化旅游品牌打响了,也能够在汉水流域和汉水文化旅游产业带暨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建设中发挥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填补目前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空白!一跃而成为汉江流域的引领城市!

    城乡建设规划和旅游规划既要高瞻远瞩,也要脚踏实地,有可操作性,能够找到突破口。这也是南阳规划和全国很多地方的规划一样,花了不少钱,请了不少品牌规划机构和名人做规划,却经常出现的不足。如针对南阳市的景区“散而小”的缺点,可借助南阳市区“绿道”等规划,构建“汉文化苑旅游景区”,把南阳卧龙岗、汉画馆、医圣祠、博物馆、张衡墓等汉文化景区连成一块,提高景区的美誉度和客流量。在城乡建设规划中要照应以南阳市区的“汉文化苑”为核心,与先秦和明清的相关景区形成市区旅游网络,构建南阳市区的旅游“皇冠”,让最具艺术价值和吸引力的汉画馆作为这个皇冠的最耀眼的“明珠”!通过活化“汉画”、节会活动、媒体炒作、非遗表演、特色工艺、特色小吃等多种手段,拉近汉画与老百姓的生活,把南阳市在海内外最具震撼力和吸引力的“汉画”——汉文化旅游品牌打响!

    南阳市景区的经营管理、门票印制售卖、导游词、旅游宣传品以及南阳与南阳盆地其它城市的合作联营,都要围绕着南阳汉文化旅游品牌大做“文章”,包括张仲景医圣祠、诸葛亮卧龙岗、张衡纪念馆等都要整合到这个汉文化旅游品牌里来打造提升。要形成市区与周边县区旅游景区和一二三产业的有机勾连,把南阳全市打造成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旅游“大皇冠”。并形成勾连武汉、西安、郑州、重庆,乃至北京等中心城市的南阳盆地和汉江流域的旅游的“太阳”!

    3、组建南阳市文化旅游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抓手

    要组建能够从创意、规划、设计、操作、施工、监管等多角度的促进南阳市成为汉江流域“旅游太阳”的专班。专门人员,应该是“官、学(学术界)、商、民”一体化的队伍,并从创意、规划、设计、操作、施工、监管、经营管理等“一条鞭”的参与到底。

    有一批有实战经验的人员,很乐意参与并促进文化旅游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南阳市争取一二年、三五年,突破性发展,成为南阳盆地、汉江流域的重要“太阳”,并在海内外也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而有所贡献!

(网络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杜汉华,南阳内乡人,荆楚理工学院教授、襄阳市江汉旅游研究院长。十一届湖北省人大代表、文旅专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