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瑾臣:治疗“儿科脾胃病”的临床用药经验

 负鹏载舟 2023-02-14 发布于河南

导读:小儿疳证、虫积、食积、脾胃弱该怎么办?且看孙瑾臣先生怎么说。欢迎交流!

二丑炒研调啜,擅通食积虫积
1

黑白牵牛不但用于逐水,亦可用于泻积。故常用以治疗儿食积、虫积,有通便去积之效。

例:王××,男,2岁,因节日过食厚味,以致损伤脾胃,运化失常,发热.口干,脘满腹胀,嗳噫酸腐,大便干结,舌苔黄厚而腻,指纹如蛇形。里滞较重,蕴蒸发热,应釜底抽薪,消食泻积并用。

处方:炒麦芽12克,炒黑白丑各3克,共研细末,过筛,稍加红糖,用米汤调如糊状,顿服。

服药3小时后得大便1次,诸症悉解。

按:前人所谓“凡用牵牛,少则动大便,多则泻下如水。”其功用实为通利大便,使小水亦随之而下耳。炒熟则泻性较缓。

用炒二丑与炒麦芽合用研粉,加糖少许,开水拌和,香甜可口,与调“焦面”无异,便于小儿服用。也可与焦山楂合用,其义亦同。

五谷虫伍山药,消疳补脾擅长
2

例:萧××,男,1岁半。周岁断乳后,喂养失宜,脾胃为饮食所伤,食而不运,以致腹胀矢多,其色淡黄,伴完谷不化。恙因迁延日久,气血皆虚,故见形体瘦弱,面色不荣,神情萎顿。

近来五心烦热,口干多饮,食少,大便稀,日三五行,小溲短黄,舌红,苔薄白,脉濡数。证属“疳泻”,缘脾困日久,势难速效。

拟“补脾消疳散”缓缓图之。处方:焙五谷虫50克,炒淮山药150克。共研细末,6克,一日三次,开水适量加糖少许调服。

二诊:连进补脾消疳散十余日,大便由薄转厚,纳稍增,五心作热减轻,神情已佳,上方继服半月。

药尽后,诸症悉解,面色稍荣,惟形体未丰,继以“健脾八珍糕”(药肆有售)加姜枣汤调服,以资生化之源而益气血。

按:五谷虫,又名谷虫,即蝇蛆(漂净、曝干、焙黄入药),出《滇南本草》。咸、寒,无毒,入脾胃经。“治小儿诸疳积,疳疮,热病谵妄,毒痢作吐”(《本草纲目》)。

早在宋及金元时代已作药用。如宋·《圣济总录》:“六月取粪坑中蛆,淘净,入竹筒中封之待干,研末,每服一二钱,入麝香米饮服之”,治一切疳疾。

金元时代张子和用生蛆、木香、槟榔为散外敷,治痈疽疮疡(《儒门事亲》)。

由此可见自宋始本品即为治疗小儿疳证的专药,长期沿用不衰。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被视为污秽不洁之物而开除了药籍,从此,中药书籍摒弃不载,药肆亦停止供应,儿医已无人问津矣。

近几年来,通过药理、药化方面的实验研究,认为本品含多种酵素,如胰蛋白酶、肠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有促进胃肠消化吸收功能的作用。

据上海《新民晚报》1987年9月17日报道:蝇体与蛆体内有一种“抗菌活性蛋白”分泌物,这种活性蛋白仅需万分之一的浓度即可杀灭多种细菌。

现在,生物学家们正在研究苍蝇、蝇蛆浑身含菌,自身却“安然无恙”的神奇特点,采用生物工程技术来人工合成仿蝇蛆的“抗菌活性蛋白”,以期用它来造福人类。

根据这一报道,笔者认为五谷虫入药不应废弃。

使君肉配胡桃肉,驱虫润下可资
3

对小儿虫积腹痛,可用使君子10枚(去壳取肉,微炒),胡桃2枚(去壳取肉,生用),共研细末,加白砂糖少许拌和,分2份,上、下午各服1份(此量适用于3—5岁小儿)。

例:王××,男,4岁。形体瘦弱,面无华色,两颊有白斑三块,纳少。去年曾便、吐蛔虫各一条。近则常诉腹痛,痛则哭闹不安,手足逆冷,甚则呕吐食物,舌苔薄白,脉象濡细。

证属虫积,脾胃虚损,法当先驱虫解痛,后补脾健胃。

处方:使君子肉(炒)10枚,胡桃肉2枚,共研末,加白糖少许拌和,分2份,上下午各服1份,服后少少饮水。

二诊:服后便下蛔虫十数条,腹痛未作,嘱以“健脾八珍糕”调补脾胃。

按:嚼服使君子肉,驱虫效果较好,一般用量可按1岁2枚计算,多服令人呃逆。胡桃肉能润肠通便,以利下虫。

二药味甘不苦,使君子肉炒熟后与胡桃肉同研,其味甚香,加糖是一以诱虫,一以调味,小儿多喜食之。

地骷髅合焦山楂,消积化滞效奇
4

地骷髅、山楂长于消积化滞,用于治疗小儿伤乳、伤食之积滞,药虽平淡,但疗效较好。

例:刘××,女,8个月。诊见面色萎黄,烦躁不宁或哭闹欠安,乳后即吐,便利稀黄,其气酸臭,腹胀。恙因喂养不当,食伤脾胃,此乳滞之证也,法当消积化滞,嘱暂停进乳,宜米饮少少与之。

处方:焙地骷髅9克,焦山楂9克,共研细末,3克,一日3次,米饮(稍加白糖)调下。

二诊:药后解出黄色粘稠大便甚多,频频矢气,腹胀已消,吮乳不吐,苔退大半,予大安丸30克,3克,1日3次,开水化服。

按:地骷髅“乃刈莱菔时偶遗未尽者,根入地,瘦而无肉,老而多筋,如骷髅,故名”(《本草纲目拾遗》)。味甘、性平,入肺脾二经,有宣肺化痰,消食利水作用。

莱菔尚有“生消熟补”之说,今老根无肉、无水故主消,配山楂消积化滞,对治疗小儿乳滞不消症甚为有效。用米饮加糖调服,以维护小儿胃气,庶免克削伤正。

注:本文选摘自《孙瑾臣儿科集验录》,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0年7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