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不仅有美丽风光,美食更是让人目不暇接,那么盐城有名的小吃有哪些呢?小编为你整理了盐城十大小吃及排行榜,一起随我们来看看盐城有什么必吃的小吃。 盐城十大特色小吃,榜单是小编主要依据盐城地区在口味上具有特定风格特色的食品,根据小吃的国内知名度、国内覆盖率、海外知名度、海外覆盖率等情况,并参考权威机构如政府、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等评定的“中华名小吃”、“江苏名小吃”、“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中国金牌旅游名小吃”、“江苏13市地标美食小吃”等荣誉,再结合其他互联网相关排行榜/榜单进行综合排行推荐,名单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欢迎在末尾评论/批评指正。 1、东台鱼汤面 ![]() 基本介绍 相传乾隆年间,东台有一家开面馆的老板,一天晚上,他在街上发现了一家新来的卖面条的小摊子,便去买了一碗。端在手上一看,只见面汤浓厚雪白。一会儿功夫,碗面上就结了一层薄膜。他尝了一口,又鲜又香,比自己店里的不知要强多少倍。老板心里一动,便向摊主细细盘问。原来,那摊主竟是来自皇宫的御厨。由于有一次没有把汤烧好,就被逐出了皇宫。无奈之下只能挑个小摊,四处流浪,聊以糊口。老板听说后,心想这竟然是一道御膳,怪不得如此美味可口。于是连忙将摊主请到店中,由他掌厨。从此,这店里的面条,全是用的那御膳厨师亲手调制的鱼汤,尝过的顾客赞不绝口。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四乡八镇,远近闻名。“鱼汤面”就此成为东台享有盛名的特产。 东台鱼汤面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较好的养生作用,能够润脾健胃,补虚疗肠。经常食用,可强身健体。这是因为东台鱼汤面在汤料上,选择了野生鲫鱼、鳝鱼骨、猪骨等原料,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且富含活性钙和各种氨基酸的特点。食后不上火、不口干,营养丰富,符合当代人所追求的膳食养生。民间常有“吃碗鱼汤面,赛过老寿星”之说。 东台鱼汤面如此美味,也难怪当地老百姓常说“吃一碗,想三年”。 鱼汤面,为东台名点,源于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58年),已有近200年历史,相传是一位被赶出皇宫的御膳厨师所制。 江苏东台的鱼汤面,已有近200年历史,相传是一位被赶出皇宫的御膳厨师所制。鱼汤面汤汁乳白,清爽不腻,面条细而软滑,特别鲜美可口。 鱼汤面与其他种类的面条的差别就在于汤。外地的面汤一般是清汤、鸡汤、虾米汤、骨头汤等,而东台鱼汤面制汤的主要原料是鳝鱼骨和鲫鱼。将鳝鱼骨洗干净后入锅,用少量猪油煸透,再将炸酥了的鲫鱼与鳝鱼骨一同入锅煮沸。待热汤滚沸后,再改以小火,慢慢熬煮…… 菜品特色 汤白汁浓,滴点成珠,清爽可口。 制作方法 原料 精白面粉20千克,活鲫鱼3000克,白酱油3000克,虾籽50克,鳝鱼骨1000克,白胡椒粉25克,生姜50克、绍酒50克,香葱100克,青蒜花400克,熟猪油2500克,水1800克 制法 1、鲫鱼洗净,入猪油锅中炸酥。另将鳝鱼骨洗净放入锅内煸透。 2、锅中放水1800克,投入炸好的鲫鱼和鳝鱼骨烧沸,待汤色转白后加入熟猪油,大火烧透,然后用淘箩过清鱼渣,成为第一份白汤。 3、将熬过的全部鱼骨倒入铁锅内,先用文火烘干,然后放入熟猪油200克,用大火把鱼骨煸透,加入开水14000克,烧沸后再加熟猪油150克,大火烧沸,过清鱼渣,成为第二份白汤。 4、用熬制第二份白汤的方法和用料,将开水10000克熬成第三份白汤。然后将三份白汤混合下锅,放入虾籽、绍酒、姜、葱烧透,用细筛过滤。 5、将面粉加水揉成面团,切成细面条。 6、在碗内放熟猪油7克、白酱油15克和少许青蒜花,舀入沸滚的鱼汤。同时,将面条入沸水锅中下熟,捞入鱼汤碗内即成。 要点 鱼汤面的制作很特殊,先要剖鱼清洗,不留残血。用猪油下锅沸至八成,陆续放鱼入锅炸爆,起酥捞起,不能烧焦。将炸过的鱼加上鳝鱼骨头或猪骨头,用河水熬出稠汤,葱酒去腥,再用细筛过滤清汤,放入虾籽少许,即可作面汤。面条用上白刀切面。所以,鱼汤面色香味俱全。 2、建湖藕粉圆 ![]() 基本介绍 藕粉圆是江苏建湖县的地方传统名小吃。相传已有200多年历史。清中叶,有位湖垛(今建湖县城所在地)出身的御厨师,精心制作一种带有民间独特风味的宫廷点心——藕粉圆子,皇帝吃后大为赞赏。数年后,这位厨师告老还乡,便将制作藕粉圆子的方法带回家乡湖垛一带,随之这宫廷点心便在湖垛传开,直到今日。 传统的汤圆都以糯米粉作原料,而藉粉圆的制作可谓独具匠心,除以藕粉做外皮外,其馅心也很精美,是将腌渍过的糖板油丁,加光桃酥,以及金桔饼、核桃仁、花生仁等多种果料混合制成。藕粉圆既可作为时令小吃,亦可作为筵席佳肴,其特别是外层均匀圆滑,富有弹性,色泽透明而呈深咖啡色;馅心甜润爽口,汤汁带有浓郁的桂花味,品尝时清香可口。 藕粉圆清甜爽口,沁人肺腑。细嚼余香不绝,避肥腻之讳。营养丰富,有健骨益血之功能。建湖等地办筵席宴请亲朋好友,常不缺此点。途经建湖的客人,赴宴时,总盼有缘品尝以饱口福。著名作家巴金率访问团莅临建湖城时,曾品尝其味,交口称赞。1958年江苏省名菜名点评比中享誉全省。经济学家费孝通品尝后,在报刊上撰文评价,称之为“珍品”。 菜品特色 形似鸽蛋,色泽棕红,质地软糯,香气扑鼻,入口甜爽。 制作方法 【原料】 藕粉400克。红绿丝5克、金桔5克、蜜枣15克、桃仁10克、松子仁5克、芝麻粉7.5克、糖油丁50克。绵白糖75克、桂花1克。 【制作过程】 将红绿丝、金桔、蜜枣、桃仁、松子仁碾碎,加上芝麻粉、绵白糖和糖油丁和成馅心,搓成弹子大的馅心待用。藕粉碾碎过筛放入小筐内。再放入馅心滚上一层藕粉,取出装入爪篱中入沸水锅中烫过,再放入小筐滚一层藕粉,依次反复多次,使之成为大的圆子。锅里加清水,下入圆子。煮熟捞入放有糖桂花的原汁汤中,即成。 已有200余年历史,如今已成为江苏各地招待中外客人的特色菜肴。圆润透明的藕粉圆子泡在浓汤之中,半浮半沉,看上去像一个个漂动的茶色圆球,夹在筷子上柔韧而富有弹性,吃在嘴里细嫩爽口,余香不绝。 其制作既简单又比较讲究,它的制作分备料、搓馅、烫制、做汤4道工序,其中烫制最为讲究。先将果肉、板油、白糖、芝麻粉加桂花、杏仁、核桃仁、松子仁、金桔饼等制成馅心,搓成球状,放入装有藕粉的茶盘或竹匾中,均匀筛动,使其粘上一层薄粉后用漏勺放入沸水中烫制,如此反复五六次而成。该汤圆均匀圆滑,馅心甜润爽口,汤有浓郁的桂花香味。 3、阜宁大糕 ![]() 简介 阜宁大糕,又名玉带糕,阜宁地区传统糕类佳品。产于中国散文之乡——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糕片白如雪,柔如云,甜如蜜,卷得起、放得开,入口香甜、滋润细软、营养丰富、老幼皆宜。阜宁大糕十分美味,主要以糯米粉精制阜宁大糕,已有400多年历史,糕片白如雪,薄如纸(单片可点燃),甜如蜜,柔如云,上口香甜、滋润。主要以糯米粉精制而成,制作出白如雪、软如棉、薄如纸、甜如蜜的阜宁大糕。寓含着大吉大利、步步登高的祝福,深受人们喜爱。 质量特色 糕片白如雪,柔如云,卷得起、放得开、烧得着(用火能点着),上口香甜、滋润细软、营养丰富、老幼皆宜。 地标地理 阜宁大糕之所以得到很多人的赏识,这跟它的制作原料——糯米是分不开的。阜宁县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气候,并受海洋气候的影响,季风性气候特点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热同季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有利于水稻的糖分和干物质的积累。该地域土壤pH值一般在7.3~8.3之间;而且具有“夜潮”的特性,有利增加耕作层水份,稳定墒情,增强抗旱能力;土壤含钾丰富,速效钾含量一般在120~160mg/kg。这种水土环境下生产出来的糯米饱满、温润,胶稠度高,十分适宜大糕的制作和独特口感的形成。 制作工艺 民间美食师傅总结了地方做大糕的经验,选用优质糯米、纯净白糖、精制油脂及高级蜜饯,按其比例加工而成。先将上等的整齐糯米在温水中浸泡一天一夜捞起,在热锅里爆炒后筛净,让它又脆又白,然后粉碎成细粉;再与洗过的青菜或涨饱水的蚕豆放在一起,不断匀拌一昼夜,使米粉均匀窨水,干湿合适。两次过筛后,再与搅拌成浆糊状的白糖液,适量的麻油、花生油等来回拌匀,中间放进青梅、红绿丝、桂花、青果等蜜饯配制成的芯子,做成长方形糕坯,在温水中适当加热炖后,放进笼中蒸煮,并焐一昼夜,然后就可切成薄片包装。其条形完整,棱角清晰,厚薄均匀,大小一致。 历史文化 阜宁有制作大糕的悠久历史,相传,早在隋朝,隋炀帝曾顺京杭大运河南下路过淮安时,有地方官员进贡阜宁大糕之说法。这段历史虽无从考证,但有史记载,从明朝中叶,盐阜地区盐业兴旺,商贸繁荣,民间小食丰富多彩,盛极一时。有美食师傅总结了地方做大糕的经验,制作出“白如雪、软如棉、薄如纸、甜如蜜”的阜宁大糕。 清乾隆年间,乾隆南巡江南,住宿淮安府,阜宁县令以糕点进贡皇帝,乾隆吃后,赞不绝口。此后,阜宁大糕作为御用糕点年年进贡,有官员因此官帽相戴,玉带缠腰,所以阜宁大糕也称为 “玉带糕”。阜宁大糕发展至今,已成为苏北地区的名吃,尤其是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要买上几条大糕,亲朋好友、男女老少都可相送,寓含着对对方“大吉大利、步步登高”的祝福。《阜宁县志》有诗云:玉润糕点列晶盘,糯米香甜绕柱梁。合家聚食齐品味,满堂欢喜话吉祥。 试用方法 1. 撕成薄片后直接享用。如果不撕,几片一起咬,会失去其“软如绵”的口感,也有失文雅。 2. 撕成薄片后用适量开水泡成米糊后食用。如果不撕就泡,大糕吸水不均匀,容易出现“硬心”。此法尤其适合婴幼儿和老年人。 3. 撕成薄片后油炸。大糕一放入热油便会变得非常软,这时只要用竹筷沿中部夹一下,原来的片状就会变成美丽的蝴蝶结,等大糕稍微变黄就夹出来,放在盘中凉一凉就可以吃了。 另外,阜宁大糕放久了水分会丢失,不好撕,也影响口感,所以应该密封保存。 大糕刚出炉时是最好吃的,真正“白如雪,薄如纸,软如绵,甜如蜜”,因此,尽快享用美味才是上策。 4、伍佑糖麻花 ![]() 基本介绍 据考,伍佑的糖麻花已有近三百年历史,其中,以古伍佑“翠云斋”百年老茶食店经营糖麻花的历史最为悠久,伍佑风味名点。清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淮安府时,盐城县令曾以此进贡,取悦龙心,大获赞许。 伍佑糖麻花美誉满载,抗美援朝作为慰问品代表数百万盐阜人民盐前线慰问志愿军战士。一九五八年江苏省委领导同志视察盐城时对伍佑糖麻花给予高度评价,对生产企业给予殷切的鼓励,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伍佑糖麻花在发扬光大地方特产,创名牌,赢得省优、市优等各种荣誉中立下过汗马功劳。 菜品特色 伍佑糖麻花是盐城伍佑地方传统名特产,状如双龙盘旋,小巧玲珑。以香、甜、酥、脆著称,是居家馈赠的佳品。伍佑糖麻花历史悠久,伍佑粮麻花呈红色,色泽鲜亮,状如双龙盘旋,小巧玲珑,入口油而不腻,具有“香甜酥脆”的特点,伍佑糖麻花内无白心,悬高一尺下落就全碎,是区别于外厂麻花的又一特点。 伍佑糖麻花在万千茶食中受千万食客偏爱,是因其有不同于一般茶食的特点,这也是几百年来不为食客遗弃的原因。上品麻花皆有五大特点:一是外形吉祥,似双龙盘绕;二是色泽金黄,令人望而思食;三是入口香甜,回味无穷;四是酥脆适当,老少皆宜;五是贮藏简单,四季可备。而这些特点则是其它地区的糖麻花所不及的。 制作方法 伍佑糖麻花的味美也得益于其考究的制作方法,在生产流程中任一细微瑕疵都有可能影响到麻花的品质,而这一技术经验也成为众多麻花生产厂家的商业秘密,轻易不为外人说道。糖麻花的面粉须由优质小麦精磨细作而成,糖、油、发酵粉当选精品,且掺兑精确,尤其发酵温度、发酵时长控制很严,酵成后的面团生坯切工讲究,粗细、长短、形状、比重都非常标准,制作时双手揉搓力度要均匀,交叉缠绕时拿捏颇有技巧,置入油锅前油温要非常适宜煎炸,入锅麻花浮出水面后,要细观其色,再挑拣合适的捞起,置入温油中慢煎,这一过程火候极难把握,过火则色红、味苦、不酥,火不足,则会色次、不香、不脆,没有多年基本功的新手是断然做不好的。 伍佑糖麻花选料讲究。一般采用上等面粉、白糖、植物油等原料,经科学配比,低温油炸而成,各道工序都有自己的标准和要求,工艺流程科学合理。 5、盐城肉坨子 ![]() 基本介绍 盐城肉坨子是盐城著名的特色菜,即糯米饭加肉油煎而成,也叫錾肉、糯米肉圆,盐城乡土菜之一,是盐城著名的六大碗、八大碗之一。其主要由上好糯米、鸡蛋、猪夹心肉,配上葱、姜、盐、味精等调味料制成,成品之后,坨子中间糯软而表层脆硬,是上好的美味佳品。坨子在盐城各县城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随处可见,尤其受中老年人的喜爱。 坨子是一道美食,和肉丸、狮子头类似却也有所区别。 坨子在盐城各县城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随处可见。尤其受中老年人的喜爱。在盐城,每逢节日例如春节到来之际,各种肉类加工店铺均会接到大量猪肉加工的生意,而这就是因为猪肉泥是加工坨子的最主要原料。 菜品特色 糯米坨子 主要由上好糯米、鸡蛋、猪夹心肉,配上葱、姜、盐、味精等调味料制成,成品之后,坨子中间糯软而表层脆硬,是上好的美味佳品。但因为所采用猪肉多为肥肉以及少许瘦肉,故而一些年轻一辈因不喜肥肉而不爱吃肥肉,也是盐城老百姓父母头疼的事情之一。 藕坨子 藕坨子的由来自然离不开藕,盐城作为江苏省最大的市,同时也拥有中国最长的海岸线,水文资源丰厚,素有“鱼米之乡”之称,藕也是盐城最具代表性的食物产出之一。智慧的盐城老百姓将藕与坨子完美结合,做成了坨子中的“土豪金”-藕坨子。藕坨子原材料除去调味料,其余全部为猪肉和藕,一些因不喜肥肉而不吃肉坨子的年轻人却独钟家乡的特产藕坨子,又因为藕是时令作物,因而并不是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品质上佳的藕坨子,尽管成本不高。却让藕坨子成为老百姓生活的一种“奢侈食品”。 肉坨子 在建湖恒济镇以及周边乡镇,多数坨子均为肉坨子,而肉坨子的做法和上述坨子差不多,只是肉坨子的主要原材料只有猪肉,一般是多肥少瘦。这也是导致部分年轻人不爱吃的主要原因。 制作方法 一、准备好糯米饭(偏硬一点),小葱和生姜都切成末。 二、将7个鸡蛋,肉馅,葱末和姜末加入糯米饭,充分搅拌,最后加入食盐搅拌均匀(也有地方加入荸荠) 三、再用一个盘子加入温水,并加入淀粉,并加入一个鸡蛋搅拌均匀; 四、放油,大火三分钟,改中火; 五、用手把准备好的馅揉成团装(过程中用淀粉湿手,不沾)放入锅中; 六、等炸成金黄色就可以出锅了。 今天先给大家介绍盐城十大小吃前五道,下一篇再给大家介绍盐城十大小吃的后面5道,谢谢支持,名单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欢迎在末尾评论/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