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是一名布衣皇帝,早年出身贫寒,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的父母和兄长都受到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最终走投无路,病死家中,朱元璋则迫于生计,出家成了和尚。 朱元璋对封建社会的贪官污吏深恶痛绝。成为皇帝之后的朱元璋,为了使自己的江山社稷世代相传,朱元璋在大明王朝建立之初,就一直不遗余力的推行各种反腐倡廉的国家制度。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反腐措施。在明朝初期,实现了“官吏守法畏法,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明太祖朱元璋也成为了封建社会历史上反贪最严厉,手段最残忍,效果最明显的一代皇帝。 我们来看一下朱元璋在位的三十多年里都采取了什么手段,来加以遏止各级官员贪污腐败的行为。反腐倡廉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必须要制定出详细的规章制度,用制度和严厉的酷刑阻止官员腐败。这就是朱元璋一直奉行的反腐倡廉原则。 朱元璋亲自参与并主持《大明律》和《大诰》的编写工作。上述两个立法章程是明朝的主要法律大典,它是中国古代各种立法的历史性的总结。其中《大诰》更是比较详尽的阐述了具体的惩处规则。朱元璋规定,新官上任之前,必须观看即将宣判死刑的贪官接受酷刑的场景,以及了解《大诰》中所有的酷刑手段。并以残酷的酷刑手段警示即将上任的新官,使他们远离贪污腐败。 在朱元璋大张旗鼓主张反腐倡廉的社会风气下,打击了一大批贪污腐化的朝廷官员,甚至是皇亲国戚。其中包括朱亮祖,驸马都尉欧阳伦,其中因为郭桓案,空印案杀死了数万名官员。 朱元璋剧照 大将朱亮祖是大明王朝开国将领,在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中履历战功,建国之后,被封为永嘉候,坐镇广东,成为手握大权的一方大员。 朱亮祖倚仗自己是国家有功之臣,勾结当地地主土豪恶霸,欺压百姓,疯狂敛财。因而遭到广州番禺县令的严重警告。受到警告的朱亮祖非但不加以改正恶劣行经,居然恶人先告状,向皇帝朱元璋诬陷番禺县令种种不作为表现。使得番禺县令受到朝廷惩处。 后来百姓联名上书朱元璋,诉说朱亮祖恶劣行经。朱元璋了解真相后,非常震怒,亲手处决了大将朱亮祖。并公布于众,警示朝中各大官员。 朱元璋执法铁面无私,对皇亲国戚丝毫不留情面,就连自己的驸马也不例外。朱元璋的驸马欧阳伦,对朝廷的禁令置若罔闻,知法犯法纵容自己属下倒卖茶叶,并接受某些大臣的贿赂。此事后来被朝中官员举报。接到举报的朱元璋丝毫没有包庇纵容,而是依照大明法律将驸马欧阳伦处斩。并给予举报的官员表彰和奖励。 在惩处贪官实施的酷刑也是朱元璋时期最为残忍的手段。虽说贪污腐化罪大恶极,但有的时候也会伤及无辜。1385年的时候。朝廷通过秘密调查获悉户部侍郎郭桓(相当于财政部部长)勾结朝中各级官员,采取虚报欺骗的手段,大肆贪污国家公款。这个案件牵扯到数十名朝廷官员,和数万名地方官员以及当地的土豪劣绅。朱元璋接到报告后,下令严厉追查到底,最终将以郭桓为首的数万名同案犯全部处斩。由此可见,朱元璋在对待官员贪污腐化方面,采取了零容忍的态度。 朱元璋不但自己身体力行,重拳打击官员的腐败行为。而且在朝中设立监察机构。全方位对所有官员实施制度上的约束,使得官员之间能够互相监督,致使官员不敢贪。 朱元璋在反腐方面有别于其他封建王朝的根本区别在于,他允许百姓参与到反腐败的斗争中来。鼓励民间百姓揭发当地政府官员的贪污腐化情况,甚至允许百姓直接把贪污腐化的官员扭送到上一级政府衙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百姓参与反腐败的积极性。在基层树立了良好的廉政为官气氛。 明太祖朱元璋历经几十年的反腐败治理,大明王朝的官场风气得到很好治理,社会公共秩序基本稳定。经济发展得以很好的改善。朱元璋以坚定的决心和强大的执行力,用残忍酷吏手段镇压腐败分子,起到了震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大明王朝初期的社会矛盾。大明王朝的皇帝朱元璋一生都在致力反腐败的斗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