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提琴握弓手型的变化

 我的荣光 2023-02-14 发布于上海

说起握弓,大家第一反应可能是这有什么难的,按照教材上标注的标准手型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在运弓过程中,弓在弓根、弓中、弓尖不同的弓段时,右手的握弓姿势并不完全相同,这点很容易被大家忽视。下面就不同弓段手型变化作具体分析。

在运弓过程中,弓在弓根、弓中、弓尖不同的弓段时,右手的握弓姿势并不完全相同,了解这一点就无需过多地强调“德国派”、“法比派”或“俄罗斯派”各自的优缺点了。实际上,当代的演奏家由于科学的发达,世界性的交流频繁,已互相取长补短了。

在中弓时,基本的握弓要点是:大拇指第一关节不能僵硬,既不凸出也不凹进,随时保持灵活性。大指的位置以指尖内侧接触弓杆,指尖中部自然地碰在马尾箱上部凸出处,与中指第一指节或与中指和无名指之间相对,成一个扁圆形,其他四个手指按自然手型稍稍分开(中指与无名指间稍近些),放置于弓杆上,小指根据每人手指情况放在弓的上方或稍向内侧。四个指均需保持弧形,不能有任何一个扁直,而且各个关节要灵活,可以在上下弓交换时起调节作用。中弓部位的握弓姿势是基本的,也是相对较容易掌握的,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先学习中弓的演奏是最易收效的。

在弓根时,食指在弓杆上的位置需适当靠近第一关节,甚至正好在第一关节线上。小指的作用在这时显得特别重要,因为要靠它来控制运弓的平衡。

在弓尖时,由于运弓需要保持其音量,食指在弓杆的位置要逐渐地移至第二关节线甚至第三指节处,这时,大拇指与小指基本上处于直的状态,小指仅仅碰在弓杆内侧上方(不能离弓),无名指也应顺其自然稍稍提起,以第一指节接触弓杆。

以上是弓在弓根、弓中、弓尖的三个弓段静止时的握弓基本姿势,这样运用恰是三种派别(德、法比、俄罗斯)握弓方法的优点之处。在运弓中,握弓的姿势要逐渐改变,这就需要演奏者仔细、认真地去运用和体会了。

拇指压力

拇指的压力可能看上去微不足道,但有些时候却对持弓起到了很大作用,这取决于拉琴时给了弦多大的压力和弓段的分配。

比如说在弓根拉琴的时候,即使演奏很强的段落,拇指只需轻而自然地持住弓子;反之在弓尖的时候,拇指需要向上用力来中和其他四根手指握弓带来的向下的压力。但尽管如此,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拇指的压力应该是越轻越好。

拇指压力是一种自然、无意识的动作,但是下意识地去放松,会对持弓有很大帮助。由拇指紧张带来最常见的问题,一般与反压力无关,反而是因为在该让拇指放松的时候没有放松。

拇指应与弓子呈45度角,从演奏者的角度看自己拇指尖左边搭在弓杆上,右边抵住马尾库,拇指一关节应保持自然弯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