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样的爱值得勇敢一次》:为什么今天爱一个人变难了?怎样才能顺利“脱单”?

 天下小粮仓 2023-02-15 发布于福建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我要为你解读的这本书,叫《什么样的爱值得勇敢一次》。

乍一听,这好像是一本关于爱情的鸡汤文学,不过,别被书名骗了,这是一本以“社会学”视角探讨亲密关系的专业书籍。市面上很多探讨爱情的书都是从心理学单一的视角出发的,讲个体的认知,两个人相处的技巧,而今天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还加入了社会学的宏观视野,帮助人们透过不同的“社会文化”更开阔地去看人与人的关系,去发现人与社会的一些规律,加上这个角度,也许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爱情、遇见爱情、维护爱情。

这本书的作者沈奕斐,不仅是拥有20余年幸福婚姻的女性,而且也是在两性关系、家庭社会学领域有超过二十年研究的学者。她现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以及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性别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2020年,沈奕斐老师开设了一门网络课程“社会学爱情思维课”,获得了无数好评,课程里面探讨了许多当下人们关心的爱情问题,比如,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害怕恋爱?长期亲密关系如何保鲜?怎样面对关系里的差异和冲突?等等,今天这本《什么样的爱值得勇敢一次》就是根据这门课整理而成的。不论你是正在爱情里迷茫的年轻人,还是为孩子婚姻大事操碎了心的父母,这本书都值得一看。

沈奕斐老师认为,爱情在今天是勇敢者的游戏,也就说爱情变得越来越难了,难开始,也难维持。据《2021当代青年婚恋状态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处于20岁—40岁的适婚人群中,有55.5%的人目前为单身状态,其中有34.6%的人从未谈过恋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母胎solo”。按道理来说,大家都单身,选择的机会不是应该更多吗?为什么“脱单”还这么难?到底怎样才能遇到“合适”的人呢?

面对爱情的难,我想一部分人可能急于获取“爱情宝典”,认为掌握了恋爱技巧就能获得美好的爱情。不过作者提醒我们,爱情问题本质不是技巧问题,而是认知问题,只有认清爱情的本质问题和相关误区,打开对爱情的想象后,再辅助一些进入和维持亲密关系的小技巧,这样才能经营好爱情。

所以,接下来,我将按照这个思路分两部分为你解读这本书,从理论到实践,从认知到技巧,带你一一破解爱情的迷局。第一部分,我们从认知入手,了解爱情的底层逻辑,来看看为什么今天爱情显得如此艰难?第二部分,进入实操环节,去探讨在爱情的各个时期,我们会遇到的那些问题,以及如何去解决。比如,真的存在那个所谓“对的人”吗?怎么处理伴侣之间存在的差异?如何平衡亲密关系中的约束性与独立性?

第一部分

好,正式进入第一部分。咱们先来说说为什么今天爱情显得如此艰难?

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爱情是私密的、个人的事情,当遇到爱情问题的时候,我们会下意识地从自己、他人或者原生家庭中去寻找答案。但是作者沈奕斐认为,我们其实应该站在一个更加宏观和系统的角度去理解爱情。为此,她提出了“爱情脚本”的概念,所谓爱情脚本,就是由经济基础、社会文化构成的一整套关于爱情的机制或模板,它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恋爱、结婚是合适的,什么样的感情生活是值得赞赏的。也就是说,爱情的发生绝不仅仅是荷尔蒙的作用,它更是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被形塑出来的,不同的社会文化孕育不同的爱情脚本。

爱情的脚本和我们对婚姻的想象分不开关系。南京大学的翟学伟教授曾提出,今天中国社会存在两种不同的婚姻模式:缘分婚姻和爱情婚姻。而在沈奕斐老师看来,缘分婚姻对应的就是“爱情旧脚本”,爱情婚姻对应的就是“爱情新脚本”。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烦恼,就是被父母催婚和安排相亲,父母觉得到年龄了就该找个人成家,一起过日子,这样人生才完整。可是年轻人不这么觉得,很多人已经不再把婚姻看作人生的必经路途。很多时候不是父母不爱我们,不理解我们,而是因为彼此拿的爱情脚本很不一样。

我们的长辈,大多拿的是脱胎于“缘分婚姻”的“爱情旧脚本”。缘分婚姻存在的社会背景是中国“家庭主义”占主流的时代,人们大量依赖家庭和土地,流动性不强,生活中大部分事情都是相对确定的,做什么工作、什么时候结婚,个体没有太多选择权。两性关系的出发点是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等家庭整体利益至上,所有的选择都是基于怎么让共同组建的家庭变得更好。怎么能让家庭利益最大化呢?

首先,两个人得“般配”。老话说,“天生一对,地设一双”“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世界上有那么多人,为什么是这两个人相遇、相知、相爱?因为有缘分,“媒妁之言,父母之命”,重点看生辰八字,生辰八字匹配就说明“有缘分”。除了“缘分”,要想“般配”还需要“门当户对”,家庭条件得相当。所以,现在很多父母为子女征婚的时候主要考虑的还是八字、属相合不合,条件匹不匹配,这是符合爱情旧脚本设定的。不论是看八字还是谈条件这其实都是在表明一件事,就是亲密关系的发生并非来自于两人的自主选择,而是来自于命运等外部因素的安排,只做外归因,不做内归因。也就是说,传统的“缘分婚姻”或者“爱情旧脚本”的内涵是“外在性”的。

其次,在“家庭主义”的文化中,结婚后的男女需要符合社会对各自的角色期待,每个人的个性不重要,重要的是完成家庭分配给每个角色的任务。“男主外、女主内”,男性是家庭的权威,负责挣钱养家,承担着保护者的角色;而女性则处于被保护者的角色,由于不具备挣钱养家的能力,所以在家里的分工,通常是全心全意地照顾家人,同时要有顺从、牺牲的精神。在“缘分婚姻”中,因为侧重角色分工,所以夫妻双方没那么在乎个人的独特性和吸引力,婚姻里的容忍度变得很高,体型改变、不修边幅、酩酊大醉,甚至一方长期外出不在家等等都不太会影响婚姻的延续。

正因为这些特点让“缘分婚姻”具有天然的稳定性。我们很少听到中国人说“我爱你”,在翟学伟看来,这不光是因为中国人比较含蓄,更主要的原因,是在稳定的缘分婚姻里,即便没有“我爱你”这样的话也不太会影响感情。相反,中国人最喜欢说的话是“过日子”。夫妻发生争吵后,往往不是质疑对方还爱不爱了,而是去质疑这日子还能不能过。可以说,缘分婚姻先是给日子设定了目标,双方先做好一辈子的保证,然后将逝去的日子一天一天勾掉,直至最终实现了之前说好的白头偕老,因此翟学伟也把缘分婚姻叫做“减法婚姻”。

和上一辈人不同,现代年轻人大多拿的是脱胎于“爱情婚姻”的“爱情新脚本”。“爱情婚姻”存在的社会背景是中国“个体化”的时代,独立意识变得更强了,两性关系的出发点不再是家庭利益最大化,而是个人的利益最大化。所以相对于“缘分婚姻”和“爱情旧脚本”注重命运安排的“外在性”,“爱情婚姻”和“爱情新脚本”的内涵更偏向关注个人选择和感受的“内在性”。

首先,爱情不再是宿命,而是选择。每个人都可以自己选择是否要结婚,婚后成为什么样的丈夫或妻子。爱情和婚姻存在的目的是让个体感受到快乐和幸福,结婚能让我过得更好,我才结婚,如果不能快乐和幸福,婚姻也就失去了意义。也就是说,年轻一代很在乎自己的“感受”,个体的感受是最重要的,双方的自我感受决定了爱情和婚姻的存亡。

另外,在“爱情婚姻”中不存在固定的角色,个体的人格魅力和吸引力才是最重要的。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三角理论”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个观点,该理论中强调爱情中的激情、亲密和维持爱情的决心,它要求两个人都要在爱情里努力投入、创造,发挥主观能动性,为爱保鲜。所以,爱情变得不那么确定,充满风险和变数,一旦松懈,爱情将面临严峻的考验。爱情的维系,必须用加法才能进行下去,有一天的爱就过一天的生活,加不下去就结束。所以,你会发现和“缘分婚姻”不同的是,“爱情婚姻”解体时或恋人分手时的常用语是“你还爱不爱我”,而不再是“这日子还能不能过”,正因为此,爱情婚姻也叫“加法婚姻”。

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为什么在今天爱情显得如此艰难?沈奕斐老师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是“压缩的现代化”,说白了就是,我们用几十年走过了人家几百年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得很快,可是我们的文化是有滞后性的,我们对两个脚本的差异和冲突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导致两个爱情脚本混杂在一起,共存于现代社会。共存的问题导致在择偶中男女的选择标准常常是双标的,既要也要。

比如,现在人们非常在乎爱情里的自我感受,强调个体的吸引力和两人之间的激情,但同时也想要有缘分,希望这份感情是命中注定的,天长地久的,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是:“命中注定我爱你!”

再比如,从男女角色角度来说,有些男性希望女性是感性的、温柔的,希望女性愿意全心全意地为家庭服务,但这位男士也许不能完全做到传统男性的标准,完全由他来挣钱,他来养家。同样,有些女性标榜着独立,希望自己能和男性一样平等发展,少承担家庭责任,但是又要求男性具备比较好的经济实力,必须挣得比自己多。

你看,这些都是典型的“只要权利不要责任”式双标,男女都希望把新、旧两个脚本里对自己有利的方面放进自己的爱情脚本,而把不利的方面排除出去,新旧爱情脚本本身没有优劣之分,但是这种互相矛盾的选择逻辑让爱情的实践变得困难重重。

让爱情不再那么难,顺利进入爱情的第一步就是理清我们自己的爱情脚本,看看它有没有矛盾的地方,它不一定是完全的新脚本或旧脚本,但这个脚本本身一定不能互相矛盾,不能双标。放下贪心的想法,学会去平衡各种意见,从而逐渐在新旧脚本之间找到第三条路,也就是属于你自己的爱情脚本。想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在每段具体的感情中去体验,人们才会越来越明确地知道自己的爱情脚本到底是什么,这个脚本是不是真正符合内心需要并且能够实现的。

第二部分

所以接下来,咱们进入实操环节,从认知层面转到技巧层面,聚焦大家在爱情不同阶段的具体困惑,并一起探讨解决的方法。

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很多人一边说着“一时单身一时爽,一直单身一直爽”,一边又羡慕别人能拥有“甜甜的”恋爱,内心深处非常渴望亲密关系。其实,很多时候,不是不能脱单,不是没有选择的对象,而是明明有选择但是却不选。为什么呢?作者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太想找到那个“对的人”了,“对的人”就是懂自己的人,三观一致、品位相近、志趣相投,能够接住负面情绪,还能提供决策指导。找到这样的人才能进入一段感情。

心理学家弗洛姆曾经说过:“人们常常觉得爱很简单,找到对的人,爱情就开始了,但实际上这是错的,爱是一种能力,你遇到一个人,甚至遇到好几个人,选择其中一个,我们互相学习如何去爱,爱情才会变得美好。”沈奕斐老师的观点也很类似,她认为,没有天生“对的人”,在爱情的一开始我们真正要做的,不是找到那个“对的人”,而是要想办法排除掉“错的人”,这样你寻觅爱情付出的代价才能降到最低。怎么排除“错的人”呢?

第一个方法是“三条底线原则”,找出三条在恋爱过程中你绝对不能忍受的底线问题,只要对方身上出现其中一条,你就需要考虑是否要和他继续发展关系。底线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通常很难磨合,而且拖得越久,代价越大。如果双方找到了底线一致的人,未来面临的冲突就不会那么剧烈。

可能有人还会问,为什么是三条底线呢?不能更多么?答案是,尽量不要更多了。社会学教授孙中兴曾经提出过一个0.5理论,意思是说你每设置一条底线就相当于排除掉了一半的择偶对象。比如,你要求伴侣必须拥有高学历,这时候身边适合你的总人数就剩下一半了,如果你还要求对方有高颜值,就要再乘以0.5,要求年龄不能大于或小于多少,还要乘以0.5。三次下来,适合你的人就只剩下12.5%。如果继续加码,世界上可能就没几个适合你的人了。

所以,选择哪三条底线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如何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底线是什么?首先,你可以准备一张纸,然后把你在找对象的过程中那些介意的点都尽可能详细地列出来,例如身高、长相、性格、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兴趣爱好等等。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理想当作底线,比如,你理想的伴侣身高是1.8米以上,那么底线就一定不能低于1.8米吗?你会发现不一定。写完之后,想象你现在遇到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你写的那些缺点,然后划去那些相较而言能接受的缺点。比如,身高不够和有暴力倾向,是不是身高矮一点更能接受?最后,留下三个在意的点,作为你的底线原则。这是第一种方法“三条底线原则”。

第二个方法,把每一段感情经历都当作更新“底线清单”的机会。年轻的时候,我们其实并不是特别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底线是什么,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去尝试,去经历。通过跟他人的碰撞,逐渐发现自己的底线,发现哪些是真的不能接受的,哪些只是自以为不能接受的。不过,请注意,当出现一条新的底线的时候,一定要和原来的底线做比较,看看是不是更难接受,只有更难接受才能替换原来的底线。例如,以前觉得必须要找个学历相当的,但是恋爱几次后你可能发现,与学历相比,三观一致更重要。

这是爱情初期的困惑和解决方法。下面我们说说在亲密关系逐渐深入后会遇到的问题。亲密关系的初期两人往往处在寻求相似性的阶段,伴侣之间常常因为相似而感觉愉快。但是随着感情的深入,越是亲密的关系,就越难容忍差异,差异变成了冲突的根源,每个人都想改变对方,却都不想被对方改变。所以,处理差异,摆脱“爱情来得快,死得更快”的魔咒,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沈奕斐老师认为,处理差异并不意味着要消灭差异,差异是无法消除的,真正要解决的从来不是差异本身,而是差异背后的价值判断。那些没有说出来的价值判断,恰恰是影响情绪,导致两性出现冲突和伤害的关键所在。

举个例子,一个男生和女朋友吵架了,虽然他觉得自己并没错,但出于对女朋友的爱,他还是做了让步,道歉之后,双方和好了。第二天两个人再见面时,他希望女朋友能够撒个娇补偿一下自己。可当他把这个请求告诉女朋友后,女朋友更生气了,两个人因此又大吵了一架,差点分手。在这件事情里,双方背后都有一个没说出口的价值判断。女生认为男生在有矛盾时先道歉是应该的,一个男人竟然主动来求关心体贴,真的太小家子气;而男生认为我没有错还认错,女生主动示弱撒娇体谅一下自己怎么了,是不是因为不够爱我。

你看,本来这个事情大家互相让步就可以解决掉了,结果两人又进一步做了价值判断,把冲突冠以“爱”的价值,矛盾不仅没有解决掉,反而伤害了感情。如何反思差异背后的价值判断,尽可能减少价值判断带来的伤害呢?我们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追问行为背后的意义。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就是遇到冲突不要急着说“你怎么可以这样?”而是思考“你为什么会这样?”在感情里我们会特别在乎“前任”的问题,说前任的坏话和不说前任坏话都可能引起争吵。这背后双方的价值判断是什么呢?说前任坏话,有的人可能会认为,你不在乎我,你还对前任念念不忘;不说前任坏话,有的人还是会认为,你对前任念念不忘。但是如果这时候你追问对方对这件事情的价值判断是什么?你也许会得到不一样的答案,会让人感觉好很多。比如,说前任不好,可能是想表达我的现任更好,我很自豪,这是在肯定另一半的价值。而不说前任坏话,可能是觉得出问题首先要自我反省,而不应该指责对方。这样你是不是舒服多了?

你看,当追问行为背后的意义时,我们就能看到彼此隐藏的差异,而承认两个人在同一件事上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是减少冲突带来伤害的第一步。

第二步,看见对方的特点。作者说,当你把价值判断拿掉之后,会发现一个人其实没有优点和缺点,只有特点。有些时候,你喜欢的和讨厌对方身上的某些地方,可能是同一个东西。比如,沈老师的先生为人特别大方,很慷慨,谈恋爱的时候,每次吃饭都是他请客。可是结婚以后,沈老师就觉得他太没有家庭责任感了,不考虑经济状况,和谁出去吃饭,都是他买单。后来,沈老师也反思,其实她的先生从来都没有变,变得是她自己的立场,以及对她先生的价值判断。

其实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如此,没有所谓的优点和缺点,只有特点。当你老想改变一个人的缺点的时候,要先提醒一下自己,也许他改变的同时,优点也就此被埋没了,这真的是你想要的吗?

第三步,与人相处时,不要预设立场。社会学在做深度访谈时会用到一个重要原则“悬置你的价值观”,“悬置”的意思是,把自己的价值观摘出来,先放一放。别着急做任何正面或负面的评价,说太多“好”或是“不好”,“对”或是“不对”,而是先跟着对方走,去了解对方说话或做事的缘由,去问一问“你讲的这件事情我没有想过,咱们能继续聊聊吗”“有没有具体的例子,有没有细节”。

在与伴侣交流的时候也一样,不要对方一说“和妈妈关系比较好”,就判断他是“妈宝男”,对方一说“有时候会帮衬家里照顾上学的弟弟”,就认为她是“扶弟魔”。 这其实是非常妨碍深度交流的,因为只有当一个人觉得自己不会被评判的时候,他才会更愿意去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现代爱情是两个独立个体之间的亲密联结,强调独立性,强调和他人的边界,我们不得不学会处理“独立个体”之间的关系。当我们面对亲密关系,尤其在跟另一个人靠得很近时,我们常常会有一种恐慌感,就是我的自我会不会因此而迷失呢?

心理学家巴克斯特的“关系摆荡”模型,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关系摆荡”模型说的是,两个人确定关系以后,因为需求不同而造成的矛盾,有点像是钟摆在两端摆荡。一段关系往往摆荡在三种选项之间,自主或关联、开放或封闭、老套或新鲜。“自主或关联”,说的是在爱情里你们是各自独立还是整天黏在一起?“开放或封闭”,指的是生活里是只能有对方一个人还是可以有很多朋友?最后,关于“老套或新鲜”,是说你们交往过程中是希望循规蹈矩还是新鲜感十足?如何在摆荡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巴克斯特还提出了五种具体的方法,这五种方法的关键就在于做好“切割”,咱们挨个说说。

第一种,做时间上的切割。比方说,现在的情侣或夫妻工作都很忙,相处时间有限,那么就可以商量好,周一到周五各忙各的工作,强调“自主”。周六、周日两个人一起过,可以一起看电影、听音乐会、运动等等,强调“关联”。然后循环往复地进行,实现工作与感情双赢。

第二种,做空间上的切割。即使是感情非常好的情侣,兴趣和生活也未必一模一样,某些活动是共同参与,一起看电影、旅游,某些活动是分别参与,妻子逛街、买衣服跟闺蜜一起,丈夫打球、健身就选择和哥们约一约,维持适当的区隔,建立不同的关系领域,可以降低发生冲突的概率。

第三种,做人生上的切割。谈恋爱的时候我们都会面临一个困惑,就是到底要不要告诉对方自己过去的恋爱经历。在沈奕斐老师看来,爱人之间不必共享每一部分的人生,没必要非得把过去所有的事情都讲出来,把人生切割为不同的板块,只切割出一块共享的时间、空间和利益在一起就足够了。不过,两个人之间最好有真诚的共识,不要嘴巴说没关系,然后统统放在心里,想翻旧账时就拿出来,这样不利于感情健康发展。

第四种,做语言上的切割。简单来说就是在不同的场景叫对方不同的称呼。比如,在彼此的工作领域,互相的称呼常常是姓加职业,像是“李老师”“王经理”,以此来表明这是个体独立的领域。而在私下,就可以用“宝贝”“亲爱的”来体现我们是紧密一体的。时间长了,恋人之间常常会建立这样的默契,通过语言就能表达出此时是我想“亲密”还是“独立”。

第五种,做行为上的切割,是指即便我们在一个时空中,也可以做不同的事。例如,一对夫妻在家里,一个在卧室看电影,一个在客厅做运动,可能感觉有点疏离,但两个人都到客厅里,共处一个空间后,一个看电影、一个做运动,这样既满足了有“我们”的紧密感,但同时我们又满足了各自做事,有“你、我”的独立感。

巴克斯特的摆荡理论,的确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在爱情中,我们是紧密相连的,但如果我们可以在时间、空间、人生、语言、行为上做一些切割,有时捆绑在一起,有时分开,一方面保持了自我独立性,另一方面又能在关系里享受亲密的状态。

结语

好,今天这本《什么样的爱值得勇敢一次》就为你介绍到这里。

第一部分,我们说到当爱情出现问题,先不要着急责怪自己、他人和父母,而是要站在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爱情,因为每个人都置身于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看清自己所处的“局”很重要,当你知道自己处在怎样的洪流之中,你的努力才会更有效。为此,作者提出了“爱情脚本”的概念,一套由经济基础、社会文化构成的关于爱情的模板。正是爱情新旧脚本的混杂让今天的爱情变得格外的难。所以我们在和具体的人恋爱之前,一定要先理一理自己的爱情脚本,看看其中有没有互相矛盾和双标的地方,走出误区,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脚本。

第二部分,我们聚焦爱情从初期到长期不同阶段会遇到的具体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比如,在爱情初期,真正要做的不是执着于找“对的人”,而是要想办法排除“错的人”;随着感情的深入,差异和矛盾日益凸显,这时候我们要清楚真正要解决的从来不是差异本身,而是差异背后的价值判断;当爱情逐渐稳定下来,进入长期关系后,“亲密”和“独立”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不在长期关系中迷失自我,我们可以在时间、空间、人生、语言、行为上做一些切割,不要走极端,平衡才是王道。

在这本书中,沈奕斐老师还探讨了非常多在爱情中常见的问题。例如,如何走出原生家庭进入爱情?日久生倦后,除了忍受和分手,怎样走出第三条路?婆媳矛盾如何化解?如何跳出家暴困境?等等,如果你对这些也感兴趣,推荐你阅读原书,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虽然,在物质丰盈的年代,爱情似乎不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我们对情感连接的渴望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作者沈奕斐老师曾在一次讲座中提到,当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水准以后,人的幸福感更多来自“活着”的意义。这个意义问题要解决的是我是谁?我能做什么?而爱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发现自我和找到自我价值的过程,有人爱我,自我才会被更清晰更深入地看到,就像自我在照镜子。所以,作者鼓励我们,勇敢去爱,即使失败,你也会拥有一段丰富的感受和体验;如果成功,人生路上就没有那么孤独,会更有力量。爱情在时间的浇灌下,也许会变成不确定的世界里最确定的存在。

好,以上就是为你介绍的全部内容。你可以点击音频下方的“文稿”,查收我们为你准备的全部文稿和脑图。你还可以点击右上角的“分享”按钮,把这本书免费分享给你的朋友。

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撰稿:午未
转述:杰克糖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