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争论》【哲学】:读千卷书之第544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于兆鹏 2023-02-15 发布于上海

《大争论》【哲学】:读千卷书之第544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今天开始分享哲学方面的第五本书籍:《大争论》。

左右派的起源来自于法国大革命后,来自英国的伯克所代表的保守主义和从英国到美洲建立美国的重要人物之一潘恩所代表的自由主义之间的一场大争论。

一、政治由原则推动在潘恩看来,政治是由原则推动的,他认为政治体系必须对应着理想的哲学目标——尤其是平等与自由。所有的政治制度不论体制多健全,结构多宏大,根基多深厚,衡量标准都应该是它们在推动人类的这些基本权益方面的成效。

对所有的传统制度抱持尖酸而且过于简单的怀疑态度,基于这样一种科学合理性:不把任何事情视为理所当然,事实上还会故意忽略社会生活真实存在的复杂性。在伯克看来,这种态度不太适合社会研究,把它应用于社会研究甚至是危险的。在伯克的余生,他一直提醒人们警惕这股力量,并与之斗争。

二、正义与秩序。潘恩重视自然多过重视历史,这是对正确行事原则的诉求,因而也就是对正义的诉求。伯克对自然的诉求需经由历史才能理解,他呼吁的是一种缜密且渐进式变化的模型,因此是对秩序的诉求。

对伯克来说,变化(出生、成长、死亡以及它们在政治中所对应的东西)是永恒的;但对潘恩而言,永恒的是不变的原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伯克的作为都是基于认识到变化总是存在的,而潘恩的激进自由主义则是不受时间影响的。但从伯克针对变化的反思来看,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稳定性和延续性对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与此相对,我们可以从潘恩针对永恒性的思考看出,他的结论是——彻底而激进的变化始终都是一种选择。

三、渐进与颠覆。伯克相信,正是通过长期的经验,人性和其他的事物特性才在政治活动中得以显现;人类生来就置身于一张各种责任编织而成的网中;我们所面对的社会问题不适合运用超然物外的科学分析来解决。因此,他确信若要实现政治上的改进,必须通过渐进式的改革——在成功的基础之上应对缺陷,将革新所产生的效果容纳进一个更广阔的、具有延续性的大背景中。

潘恩则相信,天性以通过理性分析而发现的抽象原则的形式自我呈现;人类生来便被赋予自由选择政府的权利;理性能帮助人们的视野突破长久以来维系不公正制度的迷信观念。因此,他认为若要实现政治上的改进,必须通过彻底的革命——摆脱长期积累的历史负担,开启一个全新而正确的起点。

更多精彩,请继续关注来自于兆鹏老师的读千卷书系列:每天1分钟读1本书

1、只分享自己看过的书。

2、体系化分享。

3、分享是为了抛砖引玉,而不是喧宾夺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