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忠义千秋关云长,解州关帝庙,关庙之祖

 gudian386 2023-02-15 发布于山东

“关公庙宇遍天下 五洲无处不焚香”,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世界上一共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关帝庙3万多座,今天所说的这座关帝庙是“关庙之祖”“武庙之冠”。那么关羽又是如何从一个历史人物成为中咏千秋的文化典范的呢?关帝庙为何能遍布全球呢?这座关帝庙又为什么被称为武庙之冠呢?

引言

说到关羽,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关公文化”也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重要组成部分。

关帝庙又叫老爷庙,关羽在国人心中是忠勇的化身,儒释道三家对关羽也都有加封:佛教为“迦蓝菩萨”,在道教为“武圣帝” ,在儒教为“关专圣帝”。关羽去世后,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朝雍正时期,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地位等同。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名列“五虎上将”之首,使用青龙偃月刀。所以中华大地上的关帝庙不计其数,而其中最大最著名的就是解州关帝庙。

解州关帝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的解州,解州也是关羽的故乡。解州关帝庙始建于隋开皇九年,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海内外最大的关帝庙,也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道教建筑群。

文章图片1

结义园

  • 结义亭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关帝庙结义园中的第一组建筑“结义亭”

文章图片2

结义亭原名“三义阁”面阔进深均为五间,单檐卷棚顶。

  • 结义亭的小故事

据说在过去,这个结义亭是供奉着刘、关、张三个人结义的的神像,三个人当时都是双手而拱的,而刘备的正对面就是关帝庙的主庙区,主庙区有一尊关公帝王像,形成了刘备好像正在拜关公一样,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州官言如泗觉得这有违君臣之礼,所以就把三神像撤走,刻了一块结义石碑保存在里面。

文章图片3
  • 桃园三结义

这座石碑上有线刻图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故事,这个故事最初是小说《三国演义》里记载的故事,诉说当年刘备关羽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故事,起初张飞因为误拿了自己井中的猪肉,与关羽在街头扭打,刘备经过顺势将两人拉开,张飞认为不打不相识,便邀请两人在街头立棍结拜,成为兄弟后,关羽张飞二人常被酒肉款待,而刘备却一毛不拔,长此以往,关羽张飞想除掉刘备,他们将草席铺在井口之上。而刘备坐上去却稳如泰山,关羽认为此人日后必定大富大贵,于是三人又再次结拜,一天,刘备邀请关羽张飞二人到家里,发现刘备家里家徒四壁,地上却摆着几个麻袋,张飞打开麻袋一看,原本装黄土的袋子竟然全是金元宝,后来三人以兄弟齐心,黄土变金,打天下也不难,于是在桃园里正式结拜,刘备为大哥,关羽老二,张飞则为三弟。这便是桃园三结义。

文章图片4

桃园三结义中的“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誓愿也成为关公一生忠诚履行的责任和信念,不论顺境逆境从未动摇过忠诚二字。

  • 弎分砥柱
文章图片5

这块石头高度是2.4米,和关公的真实身高比较接近,《三国演义》记载,关公身高九尺,九尺换算到现在是2.07米,外观看起来比较像关公,所以老百姓还传说这是关老爷灵魂的化身。

在石头上方四个字“弎分砥柱”弎分就是当时魏蜀吴三国鼎立,砥柱是中流砥柱,关公是蜀国政权中的中流砥柱。

  • 君子亭
文章图片6

修建于明朝天启年间。这座亭的作用是供养官员还有信徒朝拜关公在这里休息的地方。

文章图片7

现在里面有一根雕的关公像,这尊像是关公侧身骑马的一个形象,这个关公像是运城银鹰珠宝店捐赠过来的,所阐述含义为“马到成功”

  • 结义牌坊
文章图片8

这座牌坊是明朝万历年间修建的,具今有400多年的历史。

关帝庙主庙区

解州关帝庙沿袭了中国自古以来所奉行的“前朝后寝”的宫殿格局。主要由结义园、庙区和寝宫三个部分组成。

穿过结义园便是关帝庙的主庙区。自端门依次是稚门、午门、文经门、武纬门、东西华门、便楼、御书楼、崇宁殿等建筑。虽说体量比较小。但是这些建筑的位置和门额都是只有皇家宫阙所独有的,整个关帝庙的现存布局都是我国最高等级的帝宫式建筑群,这些建筑也尽显关公的帝王身份。

  • 狮子上的耳朵
文章图片9

这只狮子上有一个长长的耳朵,据说是为纪念关公的赤兔马而铸造成的。

  • 挡柱:三根铁柱子?
文章图片10

这三根铁柱子名为“挡柱”是当年雍正皇帝御赐给关帝庙的。

这三根柱子的作用是提醒过去的文武百官:文官路经此地必须下轿;武官要下马。老百姓官它叫下马桩。

  • 端门

端门是关帝祖庙的正南门,重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是一座古朴宏伟的砖结构宫门,门楣正中镌刻着“关帝庙” 三个大字,端门造型古朴比例协调堪称是明代砖构文物中的佳作。

文章图片11
  • 稚门
文章图片12

稚门在过去发生过一次火灾,是清代关绪年间的建筑。

屋顶用黄色和绿色的琉璃瓦片相接,正脊两侧为龙王的儿子:鸱吻因为鸱吻喜欢好高骛远,所以一般鸱吻都在屋顶上面。

顶正中烧制的是一座亭台楼阁,老百姓称其为“神仙的仙阁”两边分别有一个大象驼宝瓶和麒麟驼宝瓶,代表当时国泰民安,象征天下太平的意思。

文章图片13

稚门在古代平时是不打开的,只有皇帝来了才会打开,是专供帝王出入的。

  • 午门
文章图片14

关帝庙中所设午门,就是说关公享受皇帝般的待遇。

  • 崇宁殿

在主庙区的最后一座建筑是崇宁殿。崇宁殿是北宋崇宁三年宋徽宗封关羽为崇宁真君而得名。

文章图片15

崇宁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式琉璃殿顶,檐下是双昂五彩斗拱,额枋雕刻富丽,特别是大殿四周回廊有雕龙石柱26根,这也更加凸显了崇宁殿身份的尊贵,大殿在悬挂有清乾隆皇帝手书的横匾“神勇”檐下还有咸丰皇帝所写的“万世人极”的匾额。殿内神龛精致华丽,龛上匾额“义炳乾坤”是康熙御笔。

龛中关帝身着帝王正装,左右侍童端立,龛前有文臣侍后,两厢设施齐全,活脱脱一副君王办公上朝的情景。

文章图片16

如果说从《三国演义》中走出的关于仅仅是一位忠义之士,那么以他为主角演绎的故事却将他一步步推向神明的位置,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概从南北朝开始,关羽渐渐从历史中超脱出来,他逐步成为了“忠信义勇”的道德楷模和传统文化的典范。

在宋朝时期,宋徽宗、高宗、孝宗皇帝先后六次加封关公,使关公由“忠惠公”升级为“崇宁真君” “武安英济王”这是一次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加封。

寝宫

绕过崇宁殿,便是关帝庙的最后一部分“寝宫”

在寝宫前有一座“气肃千秋”的牌坊,这座牌坊是中轴线上最大的牌坊,穿过这座牌坊便来到了关帝庙的最后一组建筑“春秋楼”,在春秋楼左右两侧建有刀楼和印楼。

刀楼建于乾隆27年,里面放着关羽所用的“青龙偃月刀”。

文章图片17

与刀楼对称的印楼,印楼放有“汉寿亭侯印”。

文章图片18

寝宫的主建筑是春秋楼,春秋楼建于明万历年间,是关帝庙中最高的建筑:琉璃瓦顶,层层斗拱,娄雕飞龙,遍布华彩,采用悬梁倒柱的方式使廊柱看起来就像悬浮在空中,精美绝伦。

春秋楼又名麟经阁,因为《春秋》又名《麟经》关羽自幼喜读《春秋》所以就将这座楼的名字命名为麟经阁。

文章图片19

进入春秋楼,楼内设有神龛,龛内有关羽头挽头巾手捋长髯的金身坐像。关羽塑像面相丰满端庄正规鼓腹大肚呈现出一副温和而刚毅的神态。

文章图片20

在神龛之上还有慈禧太后赐予关公的“威灵镇叠”的牌匾。

文章图片21

结尾

关羽作为忠义仁勇的化身,他受到了上至帝王将相下到黎民百姓的推崇和敬仰,千百年来不断被历代皇帝敕封,皇帝的青睐也使关公摇身一变从庶民的神转而成为国家祭祀的最高神,以开封为起点,大大小小的关帝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种建设到元代时候已经发展到“郡国,州县,乡邑皆有庙”的地步。

虽然关帝庙有很多,但是解州关帝庙为最大。因为关公是解州镇唱常平村人,所以这座庙宇又被称为“武庙之冠”,近代,随着华侨的漂洋过海,信仰关公的习俗也被带到了世界各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关帝庙,就有对关公的信仰和与播。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世界上共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关帝庙3万多座,仅日本和马来西亚就有关帝庙1000多座。

关公是一个相当具有人格魅力的人,他之所以能成为“武财神”获得商界的普遍认同和信任,不仅仅在于关公在民间信仰体系中三教共尊,更在于关公精神中一直坚守并传承下来的忠义诚信坦诚坚毅的品格。

关羽的一生征战南北,提起关公人尽皆知,张口就来:姓关名羽字云长策马横刀,驰骋疆场,征战群雄,谱写了一生忠义信勇的壮烈之歌。千百年的传承,人们对关公的崇拜也已经演绎成为一种文化,形成了一种精神,关公文化也成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