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影像与文字

 置身于宁静 2023-02-15 发布于浙江

撰文:unvintageable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自影像技术的发展以来,文学作品一向是电影创作主要的灵感源泉。在二十世纪电影产业蓬勃发展的时期,格雷厄姆·格林——这位生活时间几乎跨过了整个二十世纪的作家,以他的作品见证了一个时代从文字到影像的转变。

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 1904-1991),英国著名作家,其长篇小说多以宗教主题为主,大部分围绕道德界限与人性的挣扎展开,而短篇小说则更偏向于“娱乐化”的日常生活。格雷厄姆·格林生于赫特福德郡的大户人家,童年的大部分时光与其叔叔在偏远的乡间度过。校园欺凌与重度抑郁占据了格雷厄姆的在寄宿学校的生活,年轻时的格雷厄姆那时把读书形容为一件“孤独而隐秘的事情”。他试图服用过量阿司匹林,用轮盘手枪打伤自己,他被送去精神分析治疗,也短暂参与过英国共产党活动。他换过十几次工作,也在大学里出版过几本毫无名气的诗集,他的同校同学评价当时的他'离群、幼稚、且炫耀’。直到1925年,格雷厄姆以二等成绩毕业,他遇见了笃信天主教的维维安·戴伦-布朗宁。两人相识不到一年的时间,相信无神论的格雷厄姆决定受洗入教,希望能以此“了解维维安信仰的本质与局限”。1927年,二人结婚,格雷厄姆的写作生涯也就此正式开始。
2016年Vintage Digital出版的格雷厄姆·格林的传记,共三卷,详细全面的介绍了格林的一生

自1929年的第一部小说The Man Within 开始,其小说作品共有29部被改编为电影,格雷厄姆·格林作品中细腻的文字和沉重的人性与道德成分深受当时英国制片公司的喜爱。原著里阴谋、不安、与困惑与黑白光影的糅合展现了二十世纪政治动荡里的爱情、信仰、与道德。

《第三人》

The Third Man 1949

身无分文的美国西部小说作家洛罗·马丁斯收到二十年前老友哈里·莱姆的来信后只身前往战后潮湿寒冷的维也纳拜访好友,却意外得知朋友在他到来的前一天遭遇车祸当场死亡。赶往葬礼的马丁斯遇见了哈里的好友与女友,也从哈里住处的守门人那里听说了在哈里死亡的现场有一位目击者——第三人。怀疑哈里被谋杀的马丁斯决定追查哈里死亡的真相。马丁斯与安娜一同调查,并于英国警方处得知哈里制造假药在黑市出售,假造死亡后逃离到苏联辖区。在美、英、苏三国共同管辖的奥地利初雪的冬季,被爱情、友情和道德牵制的马丁斯和因犯罪逃亡的哈里,与英国警方展开了一场难以抉择的地下追逐...
1949年电影海报

《第三人》起初是专门为电影而创作的剧本,出于为故事本身的完整度考虑,格雷厄姆将其改为小说。电影由英国伦敦电影公司1949年出品,卡罗·里德执导,黑白与阴影的运用结合了德国表现主义,法国现实主义及好莱坞黑色电影的元素。该片获得了第三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也曾作为冷战宣传片被大力推广,IMDB网站也将其列为影史250部佳片中第32名。

带有浓厚德国表现主义的湿冷的下水道追击场景

《布莱顿硬糖》

Brighton Rock 1947

格雷厄姆将自己的小说分为'严肃小说’与'消遣小说’两类,《布莱顿硬糖》中对于宗教对人影响力量的探讨使得其被归为严肃小说。故事发生在1935年英国海边城市布莱顿的破败街巷里,两个社会团伙因对赌马市场的权力争夺而斗争。十七岁的平基在其团伙首领被暗算后决心为首领报仇以树威望。得知黑尔是叛徒的平基将一颗硬棒糖塞入了黑尔的喉咙以制造自然死亡的假象。蒙混过警察调查的平基却没能逃过黑尔女友艾达的怀疑。少不经事的平基为了掩盖罪行仓皇之下与掌握证据的十六岁女服务员罗丝结婚。被帮派内讧和艾达对罗丝调查困扰威胁的平基不仅杀了一个成员, 而且还试图欺骗罗丝来促使她自杀......
1948年版电影海报

一个看似关于青春的荒乱故事,实则是对信仰与人性的探讨。这部小说的首次改编电影于1948年在英国上映,考虑到当时观众的接受程度,电影公司甚至违背格雷厄姆的意愿将结尾做了美化。然而这部黑色电影仍然在当年因过多暴力镜头而被归为'恐怖片’,整个南威尔士地区更是将此片彻底禁播。

罗丝与平基在餐馆相遇 (1948)

2010年,《布莱顿硬糖》被翻拍重新搬上荧幕,由英国演员萨姆·赖利主演。与1948年版不同的是新版的故事背景被改至更加现代化与开放的六十年代,相比之下,服装更为优雅时尚,布赖顿的景色也有了素雅冷清的色调。

平基与罗丝在海边 (2010)

《恋情的终结》

The End of the Affair 1951

《恋情的终结》或许是格雷厄姆·格林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二战时期的英国作家莫里斯与因为创作需要而偶然与公务员亨利的妻子莎拉相恋。二人开始频繁的私会,一次突然的空袭的轰炸后,莎拉开始明显地躲避莫里斯,二人最终分离。两年后,莫里斯拜访亨利再次遇见莎拉,出于对莎拉另有新欢的猜测与妒意,莫里斯找来私家侦探暗中调查。在莎拉的卧室里,一本日记记录了一切的原因:自被空袭的那一天起,她开始祷告,开始在日记里咒骂自己的不忠,也渐渐地远离莫里斯,并发誓不再与其相会,安慰自己能够以此来保全莫里斯的性命。
恋情的终结 电影宣传图(1999)

电影版于1999年上映,由拉尔夫·费因斯饰演莫里斯,茱丽安·摩尔·饰演·莎拉。《恋情的终结》被评为格雷厄姆·格林最为悲情与难忘的作品。影片画面如爱德华·霍普的油画般幽冷细腻,一段动人的爱情与信仰交杂的故事在伦敦的雨夜里拉开帷幕,莎拉内心的绝望与忏悔被埋没在雨水与战争的嘈杂里,等待着被倾听与理解。

海报中的伦敦雨夜

《哈瓦那特派员》

Our Man in Havana 1958

除去沉重的'严肃小说’,格雷厄姆的'消遣小说’也同样受到电影公司的青睐。《哈瓦那特派员》是一部幽默荒诞的间谍小说,故事从一位旅居哈瓦那的英国商人詹姆斯·沃莫德说起,古巴导弹危机前期,在哈瓦那当地经营着吸尘器代理店的沃莫德因女儿梅莉日渐长大而开始担心其教育问题。在沃莫德苦于缺钱为女儿的未来做打算时,一位神秘的军情六处人员来找沃莫德作为地下情报员,受到金钱诱惑的他开始假造情报。英国部门对沃莫德的情报深信不疑,甚至把吸尘器设计图当作核武器,把歌舞女郎当作间谍。与此同时,敌方在得知这些情报后决定将计就计,面对着虚构成真的沃莫德也被一点点陷入了荒谬的危机。
Our Man in Havana 电影海报(1959)

与《第三人》一样,1959年电影版《哈瓦那特派员》由卡罗·里德执导。这部黑色幽默电影将当时古巴首领巴蒂斯塔的狂暴统治尽可能的进行了弱化,格雷厄姆本人也在自传《逃离之法》(Way of Esacape)中提到自己只希望创作一部轻松的喜剧来嘲讽英国情报组织的荒诞。《哈瓦那特派员》可以说是格雷厄姆所有中长篇作品中最为轻松活跃的一部。

格雷厄姆·格林笔下的黑色世界为英国二十世纪中期黑色电影 (Film Noir) 铺垫了基调。生活在电影产业迅速发展时期的格雷厄姆在受到电影影响的同时,他沉重的故事基调与黑暗忧伤的城市描写也对当年黑色电影的创作带来不少灵感。

企鹅图书| 故事启迪人生

“我们的目标不是相互说服,而是相互认识。”

——赫尔曼·黑塞

阅读原文(“企鹅图书”公众号:penguinbook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