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绛:过去的,过不去的,最终也都会过去。你熬得过山重水复,岁月自会赠你柳暗花明

 魔洛哥 2023-02-15 发布于福建

杨绛先生曾说过:“过去的,过不去的,最终也都会过去。那些你想不通,看不透,理不清,忘不掉,放不下的往事,到最后,岁月都会替你轻描淡写。你熬得过山重水复,岁月自会赠你柳暗花明。”

年就这样过去了,与家人团聚,时间就是过得很快啊。路上已经开始堵车了,大家都在返程路上,又要开始新一年的拼搏了。今年大家都回家与家人团聚了,希望都能被亲情充满电,变得更有动力与奋斗目标。只要不放弃,岁月自会赠我喜悦的礼物,一切都终将更美好。

做人简单一点,日子也会过得轻松一点,不要去设想太多,也不要急于去要结果,让子弹飞一会儿,也许事情就会变成了另外的模样。等时光掠过,你会发现,很多事情很多人,也许现在还在扰乱人心扉,到最后原来都是可以放下的。

就如毛姆说的那样:“心软和不好意思,只会杀死自己。理性的薄情和无情才是生存利器。”愿我以后做个薄情的善良人,也愿家人能明白这个道理,不要再浪费宝贵的人生去为那些不值得的人伤感难过,让自己过得越来越好才是我们应该花时间花精力去做的事情,靠自己让那些看不起我们的人去后悔。

上山下乡的时候,杨绛被下放到偏僻的山村,每日辛苦劳作,大多数人的衣服是又脏又破,唯有杨绛,每日浆洗衣服,破的地方缝缝补补,务必每天早上都是干干净净出门。那时候,杨绛还被剃了阴阳头,很丑,她就拿女儿剪掉的辫子和丈夫的帽子做成一顶假发,第二天,带着假发照常出门。

就在最困难、最屈辱的时刻,杨绛始终不放弃自己,依然认认真真地对待生活。

但,对杨绛打击最大的还是家人的相继离世。1997年,女儿钱瑗,不幸患上脊椎癌,彼时钱钟书也重病住院,86岁高龄的杨绛,辗转于两个医院之间,心力交瘁,但最终“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同年,阿媛去世,1998年岁末,钱钟书去世,杨绛一家三口就此失散。

几年后,92岁的杨绛先生为了完成女儿临终前心愿,收拾心情,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雨和点滴,最终结成这本回忆录《我们仨》。这本《我们仨》真是一本悲情却又温情的爱恋之书,仔仔细细读完,心里触动不止。从第一部“我们俩老了”到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每看几页都有令我感动或羡慕的地方。

感动的是,杨绛与钱钟书之间相濡以沫的温情,女儿钱媛的点滴孝心,羡慕的是,一家人心意相通,心地纯良,埋头做学问背后的独立人格。他们一起去“探险”,让普通的散步成了仙游;他们一起研究菜肴,让简单的菜式充满了温馨;他们一起对坐读书,把玩字词,让狭小的陋室成为人间乐土。

他们仨既是亲人,更是挚友,互相理解与信任,彼此赏识与依恋。杨绛平静叙述的文字里恰有静水深流的力量,读来无不令人内心激荡而沉重。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杨绛在描述自己看到丈夫、女儿生命垂危时的心情,就像“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包含着眼泪的眼睛”。

失去,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命题,只有失去过亲人,才能深刻感受到这有多“痛”!多“绝望”!很难想象杨绛先生在耄耋之年,一边回忆一边创作的情景,质朴的文字背后,是这位世纪老人对生活最深沉的感悟。

在《我们仨》中,你可以读到杨绛面对苦难的勇敢,她面对生命中疾病与分离的折磨仍不忘诗书文章;你可以看到一个美满家庭的信仰,他们心中对知识坚定的信仰,以及对文化执着的追求;甚至还可以读到一对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良苦用心,看大师如何悉心育儿。

如果你想了解钱钟书和杨绛这对才子佳人风雨相伴的60多年岁月,汲取杨绛这位百岁老人的智慧,不妨读一读杨绛先生所著的《我们仨》;如果你想更懂人生与人性、婚姻与职业选择,不妨一并购买钱钟书所著的《围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