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绛《我们仨》: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在下林说 2022-04-26

《我们仨》这本书读完之后会有淡淡的忧伤,但更多的还是能够感受到家庭的美好,向往的生活。

其实说实在话,这本书,心静不下来的人基本是没有办法一字一句看完的,因为它不像小说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足够吸引人,这本书有的只是如流水一般潺潺地东流,“清淡”却是我们现在所处时代的刚需,有人大喊着“再也不相信爱了”,不妨读一读这本书。

钱钟书和杨绛,志趣相投,心性相契,恩爱了一辈子,他们的女儿懂事听话,才华不浅,钱瑷被杨绛评价为”我平生唯一杰作”。杨绛在《我们仨》中提到,锺书谆谆嘱咐我:'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我对于'像我’并不满意。我要一个像锺书的女儿。女儿,又像锺书,不知是何模样,很费想像。我们的女儿确实像锺书,不过,这是后话了。

1997年,杨绛和钱锺书唯一的女儿钱瑗去世。

1998年,钱锺书先生逝世。

一生的伴侣、挚爱女儿相继离去,杨绛晚年的情景只有自己能够体悟。《我们仨》是杨绛在92岁时所著,93岁出版了这本散文随笔,语言简洁而又沉重,内容温暖而又悲伤,本书用心记述了一个人思念仨的心思,对挚爱与至亲的浓浓怀念,凝练出这本书,也展示了一幅幅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温馨画面,不张扬,却是丝丝浸入心脾。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相片部分从1934年,24岁的钱钟书开始,按时间顺序展现了钱钟书与杨绛的相遇、钱瑗的出生及成长,两人的晚年,最后以两人互相剪发的照片作为结尾。

《我们仨》书中,各自工作,各不干扰

《我们仨》部分摘录: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仨个人,与世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享受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同承担风雨,是不寻常的遇合。”

“多年前,读到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我把它念给钟书听,他当即回说,“我和他一样”,我说,“我也一样。”

“我们一生坎坷,到了暮年才有一个安定的居所,但是老病相催,我们已经到了生命的尽头。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这是多少人一直追求的东西,杨绛拥有了这样一份爱情,但却不仅仅是爱情,更是亲情。

沉沉黑夜,杨绛先生入梦境寻寻觅觅,正如她说,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2016年5月25日,杨绛先生在北京病逝,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们仨也终于团聚了。

林说の读书笔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