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种思念叫做“我们仨”:这才是爱情亲情本来的样子

 赫赫古诗词 2019-07-30

如今微信公众号朋友圈,教我们的亲子教育,婚姻家庭比比皆是,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只要你有这方面的疑问,网络会给你一打一打的建议和方法,请问管用吗?疗效彻底吗?还是烦恼更多了呢?

如果你曾经迷失于这个复杂的社会,在家庭中又无法找到一剂对症的良药,那就请你读以下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这本书会顿时让自己感觉脱胎换骨,从此不再求问他人,不再识图改变别人,不再迷失于冰冷的社会,而是感受到家庭真正的温暖。

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原以为《我们仨》写得很好呢,没想到这么没意思,什么东西嘛。

我反驳:现在人都浮躁不安,都喜欢喝鸡汤、打鸡血,一定要追求很有效率的干货、很有目的性的职场经验,最好能直接带来经历利益的,没讲大道理的,仿佛就是没意思;然而杨绛的《我们仨》什么大道理都没讲,平实地讲了一家三口这些年来的朴素生活,点点滴滴,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大家之风。

现在人都喜欢功利、或者娱乐吐槽,能真正静下心来欣赏文字、品味生活的已经不多。

我只看过杨绛的《我们仨》一本书,但已经足够我终生记得她。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杨绛在女儿钱媛、丈夫钱钟书相继过世后,写下的大半生经历。没有说教,没讲大道理,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只是行云流水地讲了一家三口这些年的生活。牛津留学、结婚生女、国家动荡、上海沦陷、解放、……,经历了不少苦难,不仅仅是他们的,更是那个年代人的。

让我们精心聆听《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一曲,慢慢开启我们仨的小时光,回味文化人的家庭观,亲子观及社会责任观的人生态度,找回我们自己的美好时光。

01

Read For Life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的哪儿也去不了 , 你还依然把我当成 ,手心里的宝。

在杨先生的回忆里,“我们仨”最可贵的是因为能够相聚相守,求学、战乱、革命,时代变迁留下的艰苦和磨难在“我们仨”面前不过风轻云淡的一笔,只要仨人还能聚守在一起,家就在,生活就在。抗战时期在上海,生活艰难,从大小姐到老妈子,对我来说,角色变化而已,很自然,并不感觉委屈。

一个伟大的女人,在成就对方的时候,虽然牺牲自己的特长,但是却没有迷失方向。

爱是相互的,当你真心付出,对方会用心回应你,自然日子过的洒脱又有趣!

让我们听杨绛说:

我了解钱锺书的价值,我愿为他研究著述志业的成功,为充分发挥他的潜力、创造力而牺牲自己。这种爱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愈好。相互理解,才有自觉的相互支持。

我与钱锺书是志同道合的夫妻。我们当初正是因为两人都酷爱文学,痴迷读书而互相吸引走到一起的。锺书说他“没有大的志气,只想贡献一生,做做学问。”

这点和我志趣相同。

杨绛是钱钟书的理发员,钱钟书是杨绛的书法老师。

年逾七旬的杨先生拿起毛笔练字,她请钱先生当教员,钱先生慨然接受。但提出严格要求:学生必须每天交作业,由他评分,认真改正。钱先生审批杨先生写的大字,一丝不苟或画圈儿或打杠子。杨先生嫌钱先生画的圈不够圆,找到一支笔管,让他蘸印泥在笔画写得好的地方打个标记。杨先生想多挣几个红圈儿。钱先生了解杨先生的心理,故意调侃她,找更多的运笔差些的地方打上杠子。

两位老人童心不泯感情纯真如初。想让对方老了还把你当宝一样放在手心上,这真是有点牵强,可是杨绛先生做到我们普通女人无法做到的洒脱和大气,这样的女人你舍得放手吗?

02

Read For Life

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 留到以后坐着摇椅 慢慢聊。

女儿自幼便与父亲最“哥们”,两人一同读书一同玩闹,是无话不谈的好伙伴。父亲调皮如顽童,趁女儿熟睡时,用墨笔在她脸上画胡子,在肚皮上画鬼脸。父亲经常编顺口溜,为女儿起满箩筐的绰号,以“猪噘嘴、牛撞头、蟹吐沫、蛙凸肚、红猢狲”等形象的称呼来戏弄她。

父亲热衷于教女儿外文单词,但常常是些略显粗鄙的话,女儿小小年纪不明所以,在外人面前鹦鹉学舌般一顿叽里呱啦,引得客人捧腹大笑,她亦洋洋得意,塌鼻子都翘起来。父女俩会连成一帮向母亲造反,不铺床不叠被,还嘀咕:“狗窠真舒服。”母女俩会连成一帮,笑爸爸是色盲,只识得四种颜色。父母会连成一帮,说女儿是学究,是笨蛋,是傻瓜。在这个家里,有“最才的女,最贤的妻,最懂爱的女儿,最珍惜爱的老爸!

女儿是妹妹,是姐姐,是妈妈;爸爸是弟弟,是哥哥,是儿子;妈妈是姐姐,是妹妹,是女儿。这不就是我们夫妻战争的目的及日夜期待的美好吗?

03

Read For Life

“我们仨”是战乱时的文化坚守者,是祖国的深厚的文学把他们留了下来,让他们成为守护国家尊严的英豪。

上海沦陷期间,不少人都出逃国外,选择坚守上海的意志:我们如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

但我们不愿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学,爱祖国的语言。

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我们并不敢为自己乐观,可是我们安静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

国难当头,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他们仨念了那么多的书,难道不懂这个安身立命的本能道理吗?让我感动的同时又替他们仨担心。

一个幸福的小家庭的社会责任感:钱杨夫妇不只自己爱读书,而且有常人无法企及的文化担当。他们贡献出全部力量鼓励那些爱读书的学子。

2001年9月7日,杨绛女士以全家三人的名义,将她与钱钟书先生2001年上半年所获稿酬现金72万元及其后出版作品的版权,全部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以鼓励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大学生努力学习、成材报国。

到2008年8月,本息已升值为630万元;

2014年春,已达1000多万元。

书中最撼动我的一个细节是在附录I中,杨绛描述钱钟书的“痴气”,说他为了对女儿阿圆用情专一而喃喃地嘀咕不肯再生第二个孩子。

我读到这儿心里不禁微微一动,暖意上涌,觉得他们是不是名人,是不是学问家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文字里这份家的恩情,千山万水,万水千山都牵着那一条穿过心底的细线,动一动,疼;疼也爱,手握在一起,目光缠在一处,脚步回响着同样的节奏。

阳光雨露也好,风雨飘摇也罢,甚至生离死别都不怕,总之是心念爱恨全都攒在一处的一家人。还有什么比这是人生更大的幸福呢!

常有人开玩笑说,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尤其当娱乐圈的某些明星又分手或离婚。

然而,因为三毛、王小波、白先勇、杨绛,我一直相信爱情。

从未有过动摇。他们给了我无比巨大的幸福幻想。无论他人的心思如何动摇,我不会。我坚信。谁说世上没有幸福?

看,杨绛,她好好地活着,她有幸福的记忆,看她的《我们仨》,你不羡慕?

《我们仨》一直都生活在我们身边,最后恋恋不舍的用一位丈夫对妻子的评价,完美诠释爱的力量: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这是世上最精彩的情书,期望每个女人都能收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