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念杨绛:在任凭摆布的时代洪流中,坚守良知和爱,是扛过去的法宝

 天鸟5qephd1z5f 2022-06-01 发布于重庆

【编者按】今年5月25日,是杨绛去逝6周年纪念日。2016年,杨绛在北京去世,享年105岁。杨绛是一位成就斐然的作家、翻译家和良知捍卫者,但人们提起杨绛,常常会说她是钱钟书夫人。这固然是因为钱钟书先生在我国文坛、国学等领域的卓越地位,也因为他们一生彼此成就的爱情佳话。

今天,我们缅怀杨绛先生,回顾这位非同凡响的学者之胸怀、坚韧和对良知的坚守,并以此激励正在身处时代洪流、却常常身不由己的人们。

(本文3700字,需要5-7分钟。)


图片

出生于1914年的舞蹈家艾琳·克拉默

最近,有个1914年生的澳大利亚国宝级舞者挺受关注的。她叫艾琳·克拉默(Eileen Kramer),说她一百岁后的日子是这样过的——每天坚持写作与阅读,然后出书。100岁还能跳演17岁的芭蕾舞,104岁还参加绘画比赛,106岁还创作人生中的第一部自传式短片。

外国人有代表人物,我们中国人也有代表人物,想起来,到5月25日,杨绛(1911~2016)先生逝去6周年了。

我在分享苏东坡的时候,最喜欢提到苏东坡的那句话,“成毁须臾之间,谁为喜愠?”一成一毁是一劫,人生是瞬间改变的。然后会配上杨绛先生的一句话——“最艰难的时候,别老想着太远的将来,只要鼓励自己熬过今天就好。这世间有太多的猝不及防,有些东西根本不配占据你的情绪,人生就是一场体验,请你尽兴!”

杨绛先生百岁后的人生,是这样的,即便是被查出心衰,但她依然乐观豁达,每天读书写作不间断,晚上一点半才睡觉。

作为同时代的人,张爱玲对于动荡的感受是剧烈的、直接的,是先不加修饰地一涌而出,然后再冷静地收拾成她独有的隽永的叙述。比如她说:“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求。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

跟张爱玲不同,杨绛对于生活的态度始终是温和的,她对于物质生活,从来不怎么关注。她也感受得到时代的风风雨雨,但她甘愿当帐篷,一直当家庭的稳定器,她一直在保护、爱护钱钟书,还有她的女儿。

她说:“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她喜欢英国诗人兰德的诗句,“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她从年轻时候开始,“口头禅”就是“不要紧”。在英国留学、杨绛生孩子住院的时候,钱锺书打翻墨水瓶把房东家桌布染了,她说“不要紧,我会洗”;灯坏了,门轴坏了,她说“不要紧,我会修”。后来,钱锺书的额骨上生了疔,她说“不要紧,我会给你治”……她似乎能解决掉的所有事。以至于钱锺书的弟弟说,“她像一个帐篷,……外面的风雨由她抵挡。”

她在上海因话剧《称心如意》一夜成名,但还是觉得钱锺书比她更有才华。后来,她总是说她甘当灶下婢,“劈柴生火烧饭洗衣等我是外行,经常给烟煤染成花脸,或熏得满眼是泪,或给滚油烫出泡来,或切破手指。可是我急切要看钱锺书写的《围城》。”

她可以非常从容地抵挡日本人的入室调查,保护钱锺书的文稿。她从年轻时候就很淡定了,中年则更加淡定了,漂泊年代、战争年代,她都淡定。到了晚年,这种境界,竟又升华了。

图片

杨绛和钱钟书

1993年,钱锺书动大手术,82岁高龄的她还亲自去医院照顾,说有钱钟书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家。

住院4年,她就一直这样照顾。期间,她女儿也得了肺癌。女儿最后的话是:“娘,你从前有个女儿,现在她没用了。”她说,“安心睡觉,我和爸爸都祝你睡好”。

女儿火化,杨绛没有去,她照例去了医院照顾钱锺书,独自承受痛苦,还要想着如何告诉钱锺书女儿没了。钱锺书走之前,让她“好好活”,她就真的,好好活下去,又活了22年。

爱是什么?

杨绛说:“我爱丈夫胜过我自己。我了解钱钟书的价值,我愿意为他研究著述志业的成功,为充分发挥他的潜力、创造力而牺牲自己。”

有人说,这是封建时代的女性的愚昧、传统,但她是有过“自己”和觉醒的,仍然这样选择,也是因为钱锺书值得。

1935年,钱锺书参加留英公费生考试,她便自费前往,因为要照顾不太会自理的钱锺书。1949年5月,夫妻俩被吴晗邀请去清华任教,由于当时规定夫妻不能同时在一所学校当专任教授,杨绛只能兼任,她也无怨,自称散工。在钱锺书那里,她总是甘当配角。

成全别人,也要这个人担得起。诗人辛笛称钱锺书有“誉妻癖”,他对她好,也不吝惜任何言辞在友人面前称赞;他不会做什么家务,但他知道杨绛晚睡晚起,便会做好精致的早餐等她起床……

一个人的长长的一生,总要经历大风大浪的。就算你出生在很好的家庭,父母疼爱,后来又拥有了好的爱情、好的婚姻、好的子女,一旦失去的时候可能会更痛。时代的伤,也五颜六色,丰富多彩。一次两次当英雄去克服它们,根本就不够。

杨绛《写在人生的边上——自问自答》里写着:“一个人在急难中,或困顿苦恼的时候,上帝会去敲他的门,敲他的心扉。他如果开门接纳,上帝就在他心上了,也就是这个人有了信仰。一般人的信心,时有时无,若有若无,或是时过境迁,就淡忘了,或是有求不应,就怀疑了,这是一般人的常态。没经锻炼,信心是不会坚定的。”

图片

杨绛先生一生乐观而坚韧

对,一生最不可缺少的就是信念,在绝望中一定要找信念,找一次两次还不够。

苏东坡就视水源为自己的信仰,所以他在黄州的荒地上找枯井泉水,在惠州挖井很深遇到磐石,只有他一个人坚持挖下去。

淡然而坚韧的人,凡事往好的一面看的人,一定是有极强的意志力和信念的人,否则不是真淡然真乐观。他们也不会否认人生的痛苦和飘零感,但也不会轻易低头。

就如杨绛,她也会写悲剧《风絮》,里头说,“人的一生始终如飘在风中的一片风絮。”

她也知道,“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她在人生中受的苦包括:

8岁时,二姐病故,第一次失去亲人;26岁时,在留学期间,后来才得知她母亲在逃难时去世;34岁,最疼爱她、肯定她的父亲去世;40岁,在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中,她被控诉为“上课专谈恋爱”,成为“敌人”;47岁,被迫到农村接受改造。

最难过的日子从1966年开始,夫妻俩都被监管,被剃阴阳头。杨绛的任务是打扫厕所,看管他们的头,则是原本负责打扫卫生的临时工小刘。那几年,她的女婿自杀了,她的妹妹心脏衰竭,她父母的坟墓被毁,……

多年后,杨绛用幽默的口吻写小刘作为她的领导,对她的工作极为支持和赞赏。

杨绛在48岁时自学西班牙文,50岁时开始翻译《堂吉诃德》,1967年完成。后来书稿一度被没收藏起来,在她打扫厕所的时候,竟意外找回了稿子。

李碧华说过那么一句话:人那么壮大,权位、生死、爱恨、名利却动摇它。权位、生死、爱恨、名利那么壮大,时间却消磨它。时间最壮大吗?不,是心,当心空无一物,它便无边无涯。

身处历史中央,常常身不由己,只能任凭摆布。许多人坚持不了、挺不过去,杨绛为什么能够那么淡然?

首先,她在父母双向奔赴的环境中长大。她的父母非常相爱相扶持,几乎没有争吵,还能一起谈拉布吕耶尔的《人性与世态》,给了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好环境。

第二,她在有爱的环境中长大。她的父亲特别爱她,给了她很多才华上的肯定,也给了她足够的陪伴和安全感。她是唯一从小可以陪着父亲午睡,照顾父亲起居的小女孩。

第三,她特别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别人要什么,权衡之后,她的内心非常平衡。荣格说,一切更好的东西都是以某种更大的代价换来的。杨绛的付出和忍耐,具有相当程度的理性基础。

第四,她知道波折、绝望是肯定会出现的。遇到事情的时候,绝不退缩,也积极接纳不同环境中的自己。

第五,她不争。连她养出来的猫,“花花儿”,都不去跟林徽音家的猫争,猫若是争了,她也提前去跟主人和好。她就是这样,对于所有的细节,都处理妥帖好。在细节里修行,在写作中放下。

(本文由秦朔朋友圈授权转载,作者水姐,个人同名微信公众号:水姐(id:shuijie000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