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 | 五台山佛教圣地地区名胜古迹、简介,都在这里,建议收藏

 兰州家长 2023-02-15 发布于甘肃

五台山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名山、驰名中外的佛教圣地,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山中五峰高耸,如垒似台,故名五台山。五台山以其悠久的建寺历史和宏大的寺院规模,在日本、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尼泊尔等国也享有盛誉。五台山壮丽的建筑物、精美的雕刻、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放射着特有的光辉,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艺术创作——五台山历史文物,已成为中华民族丰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显通寺

显通寺在五台县台怀镇北侧,为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规模较大,历史悠久。寺周山峦起伏,寺院内殿容巍峨,苍松翠柏穿插其间,一派佛教胜地风光。据《清凉山志》记载,显通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初名大孚灵鹫寺;后几经重修形成今日规模。寺院各种建筑400余间、中轴线殿宇7座,各具风格。两厢配殿严整齐备,斋堂禅院完好无损,其中铜殿三间,铸造精巧。柱额花纹、格扇棂花全以铜铸钩勒而成。铜塔两座,高8米,形制秀美。门前钟楼雄伟壮观,内悬万斤铜钟,击声可及全山。另有砖构无量殿,宽七间,深四间,重檐歇山顶,规模宏伟,砖雕精致,内供无量寿佛;上部藻井,华严经字塔及各种供器均为极有价值的历史遗物。在五台山诸寺中,显通寺规模最大、历史最古,俗称“祖寺”,朝山礼佛者必先拜谒显通寺。

菩萨顶

菩萨顶在显通寺北侧灵鹫峰上,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五台山传为文殊菩萨道场,菩萨顶传为文殊居处,故亦称文殊寺。创建于北魏,历代重修,明永乐以后蒙藏教徒进驻五台山,大喇嘛居菩萨顶,菩萨顶因此成了喇嘛庙之首。清康熙、乾隆二帝几次朝拜五台山,为其书匾题铭,撰写碑文,后即兴工重建。寺居山头,地势较高,门前筑石阶108级,石级上有牌坊三间。山门内有天王殿、钟鼓楼、菩萨殿、大雄宝殿等主要建筑;两侧有配殿;后部有禅院、转廊。规模完整,布局严谨。菩萨殿重檐歇山,副阶周匝,大雄宝殿单殿五脊,勾栏围绕,全部建筑均用三彩琉璃瓦覆盖,历经寒暑,色泽如新,其中尤以孔雀蓝釉色最引人注目。寺内康熙御碑方座螭首,矗立在前院。乾隆御碑在东禅院碑亭内,用方形巨石雕成,碑高6米,每面宽及1米,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镌刻。

塔院寺

塔院寺在台怀镇,为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始建于明永乐五年(1407),万历十年(1582)重修。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大白塔、藏经楼、文殊塔院等。藏经楼内有木制转轮20层,将藏经放置小格内,转动诵经。寺内白塔高达50米,周围达83米,状如藻瓶,风磨铜宝瓶高5.3米,覆盖、宝珠皆为铜铸,饰以垂带,悬以铜铃,风吹铃响,声闻数里;塔之中层建有塔殿三层,内有三大士铜像、济公瓷像等,雄伟壮观,为五台山之象征

圆照寺

圆照寺坐北朝南,建在灵鹫峰山腰上,共有各种建筑物80多间。明永乐初年,印度高僧室利沙来华传教,应诏于大善殿讲经论法,深得永乐皇帝的欣赏,敕封其为“圆觉妙应辅国光范大善国师”,让他到五台山讲经。明宣德初,室利沙又被召入,奉旨讲法。佛事活动告一段落后,他请旨归山,没有得到皇帝的准旨。第二天,室利沙便圆寂了。宣德皇帝闻讯后深感悲痛,降旨御祭火化,并将其舍利子一分为二,建塔珍藏。一塔在北京,建寺曰真觉;一塔在五台山,建寺曰圆照寺。在圆照寺中轴线上,设三重殿。第一重殿为天王殿,内塑四大金刚。第二重殿叫大佛殿。第三重殿称都刚殿,是供奉室利沙的殿堂,中轴线两侧皆为侧楼、配楼、厢房和僧舍。

龙泉寺

龙泉寺位于距台怀镇5000米的九龙岗山腰上。共有殿堂160余间,寺前三座山门并排,各自独立,入内又有通道将各处院落勾连,其布局结构极得地形之妙。山门前精致壮观的石牌坊是龙泉寺胜景之一。石牌坊四柱三门,上盖三个楼头,分上下两层,形制刚健挺拔,通体精雕细刻,堪称石雕建筑的珍宝。石牌坊后侧配以大石狮,两旁配以石幡杆,后面连接汉白玉石拱桥。石牌坊坐落的平台左右前后围以青石栏杆,下接青石台阶,石阶底处有一座细磨青砖照壁。照壁正中嵌有汉白玉石雕,可看作五台山主要寺庙石雕示意图。

龙泉寺中轴线上排列有三重大殿。第一重大殿为大王殿,殿内除有弥勒佛、韦陀、四大天王外,还有“哼哈二将”和“降龙伏虎”。第二重大殿叫观音殿,正中供观音菩萨,两壁供十二圆觉菩萨。观音殿后墙的台阶通向大雄宝殿,为第三重殿,内供释迦佛和十八罗汉。在大王殿右侧还有一个大院,从院中的过门殿穿入院后,就可看到巍然壮观的普济墓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