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骄傲,我曾经是“万岁军”的兵

 鲁梅鲁冰花 2023-02-15 发布于北京

38军子弟后代


可阅全部文章

作者:丁连先创作的军旅歌曲《再回咱的老连队》

“万岁军”

的兵

我骄傲,我曾经是“万岁军”绿色方阵中的兵。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流金的岁月滚烫的情。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都不后悔!

应征入伍走进军营

“好男儿就是要当兵”。这是当今广为流传的一句话,也是广大青少年追求的梦想。儿时,我也有当兵的梦想。记得上小学时,看到邻居家门上挂有红底金字牌匾,上面写着“光荣军属”四个字,我打心眼里羡慕,也想让爸爸妈妈当“光荣军属”。有一天,我和妈妈商量说:“舅舅是军人,参加过抗美援朝,我也要去当兵保家卫国,让咱家门上也挂'光荣军属’牌。”在我的央求下,母亲爽快的答应了,并鼓励我好好学习,要像舅舅那样成为合格的军人。

机遇永远是留给有准备人的。1964年初冬,我的家乡辽宁省复县(今瓦房店市)人武部干部家访时,把《入伍通知书》递到我手上,叮嘱我一定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向雷锋同志学”,做毛主席的好战士,同时将“光荣军属”匾牌挂在堂屋门框上。就这样,为保卫祖国我穿上了军装,来到了一支素有“万岁军”美誉的113师步兵337团服役。从此,我童年梦寐以求的从军梦终于实现了。在随后的军旅生涯中,我的爸爸、妈妈经常写信鼓励我,嘱咐我要听党的话,安心服役扎根军营,努力争当“五好战士”和训练标兵。回想起来当年正是那一封封励志家书、一句句亲人嘱托伴我前行在军旅路上,激发了我爱军尚武的政治热情。

“光荣军属”四个字,一直牢牢珍藏在我心底,时时刻刻激励自己不忘父母的殷切期望、不忘党和政府的关爱、不忘自己肩负着保家卫国神圣使命的初心,并以赤诚之心矢志军营报效国家,用立功喜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青春最美奉献军营

我骄傲,我曾经是“万岁军”绿色方阵中的兵。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流金的岁月滚烫的情。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都不后悔!现在回想起来,在站岗放哨、野外驻训、国庆授阅训练以及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的从军岁月里,我没有抱怨,只有眷恋;没有索取,只有奉献!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青年时代,我怀揣着从军报国的梦想,走向社会的人生第一站,就是军营这所大学。在服役的青春岁月里,从青涩走向成熟,从毛躁走向稳重,把美好的青春时光都留在了军营。从军的经历虽然短暂,却让我受益匪浅。绿色军营不仅是革命军人放飞青春梦想的地方,更是哺育我成长的大学校,是磨砺我刚强的大熔炉。军营淬炼了我刚毅的品格,磨砺了我的人生,锻造了我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坚定了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崇高信仰;坚定了我对革命理想的追求;坚定了我对革命前辈的崇拜和敬重!

我感恩军旅生活,为自己曾经是一名共和国军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我认为,无数军人集中起来就是一道坚固的长城;无数军人分散开来就是一面面红旗。从军的经历,让我打心眼里感谢军营所大学校,她磨砺了我的人生、坚定了我的信念、锤炼了我的意志、改变了我的性格、陶冶了我的情操、开阔了我的胸怀……

看今朝,军旅未了情。容颜已老去,退役不褪色。离开火热的军营生活近半个世纪,仍然褪不去军人本色和激情。我爱军营,思念军营春夏秋冬美丽的景色;我爱军营,难忘军营结下朴实纯真而深厚的官兵友情;我爱军营,难忘军营生龙活虎,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每一天!军旅生活难忘,难忘军旅生活。

在军旅生涯中,我获取了终身难忘的心灵收获。每当回忆起那些表现人类尊严和正义的英雄乐章时,我眼前刹那间又出现了许许多多我所熟悉的中华英烈的高大身影……左权、方志敏、杨靖宇、赵尚志、彭雪枫、赵一曼、董存瑞等无数仁人志士,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争取民族解放的事业中,他们挺起了民族的脊梁,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在《义勇军进行曲》的激励下,冒着敌人的炮火,踏着先烈的足迹,为新中国独立、解放而战,壮烈牺牲在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前夜。他们的名字和事迹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英烈们表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源自于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信仰与忠诚。坚定的信仰与忠诚是脊梁,支撑着不倒的灵魂。有了坚定的信仰与忠诚,他们就能赴汤蹈火,冲锋陷阵;有了坚定的信仰与忠诚,他们就能舍生忘死,勇往直前;有了坚定的信仰与忠诚,他们就能催生无穷的智慧和勇敢。他们为建立新中国谱写了感天动地的战斗诗篇;他们的英雄事迹感人至深,永垂不朽的精神教育了几代人,深切感染着、启迪着我的心灵,从他们身上学我到了做人的真谛,懂得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暮年最甜常忆军营

我骄傲,我曾经是“万岁军”大熔炉锤炼的兵。军人情愫浓郁的我,转业后始终钟爱看军旅题材小说和影视作品,常年坚持阅读《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等报刊。睡梦中经常回到军营,仿佛当年血气方刚的自己,又回到了英雄的老部队,同老首长、老战友一起昂首唱军歌、站岗放哨、野外驻训、战备执勤、参加国庆受阅训练……梦中时常被旋律雄壮激昂的“钢铁的部队,钢铁的英雄,钢铁的意志,钢铁的心……”38军军歌唱醒。

我是个爱读书且闲不住的热心老兵。“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是丰富我精神生活的座右铭。只要我精神矍铄,身体硬朗,就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发挥余热,积极为社会公共事业服务。自2000年起至今,我有幸成辽宁省瓦房店市图书馆的“文化自愿者”,经常撰写反映“祖国新时代·家乡新歌声”的诗文在各级报刊发表,以此传播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强军梦甘当义务宣传员,尽老兵绵薄之力,为八一军旗、为共和国退役军人群体增光添彩!

我认为,“共和国退役军人”的称谓是神圣而不可污染的!军人的称谓,是我们永远的骄傲;军人的作风,是我们永远的财富;军人的生活,是我们永远的激情;军人的经历,永远是我们不忘初心,坚守理想信念高地的崇高荣誉和保持革命晚节的动力源泉。每当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都抑制不住从心底升腾而起的自豪感。至此,我由衷地感叹:一身戎装穿在身,毕生流淌军人血!

去岁八一,今又八一,牢记党魂守初心,担当使命志不移。遂新填《沁园春·长城赋》词一阕,与大家同贺共庆八一建军节:

壮举名扬,军诞南昌,党有武装。忆洪都起义,功垂史册;请缨勇士 百炼成钢。遵义明灯,纠偏正向,重整三军士气昂。夺关隘,奔征程万里,信念坚强。   

前行永不迷航。更珍爱和平谱新章。看雄兵百万, 武备精良;中流砥柱,使命担当。麾下雄师,高擎大纛,铁血精神固金汤。思危患,有国殇警世,睿智安疆。

丁连先·再回一趟咱的老连队

题贺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

丁连先·智斗群匪无忧怯  英魂向党为国殇—读曲波小说《林海雪原》书写杨子荣生前身后事

38军113师337团硬六连 老兵重返军营再聚首纪实

如果您对38军历史感兴趣,请您关注38军子弟后代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