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美援朝纪实诗连载3 | 我的经历与见闻《江界的火光》

 鲁梅鲁冰花 2023-02-15 发布于北京

光辉历程

永垂不朽

      导读:

      作者作为志愿军38军老兵,参加抗美援朝的亲历故事。

      1.《江界的火光》

      2.《朝鲜阿妈尼》

      3.《遭敌偷袭》

      4.   《山 洞》

      5.《怀念战友》

抗美援朝纪实诗连载3 

《战地黄花分外香》之

   我的经历与见闻

作者  孙秀德

(原国防大学任后勤教研室主任,少将军衔)

(一)

   《江界的火光》

      远望火光映天红,

      近闻老少哭喊声。

      敌人投下燃烧弹,

      江界人民发了懵。

      军民奋力不等闲,

     背上伤员医院行。

     美国鬼子向北犯,

      血债定要血来清。

     注:江界是朝鲜慈江道政府所在地,“道”相当我国省会城市。江界曾是朝鲜政府临时所在地。出国第一个夜间,看到这座城市被美国飞机轰炸的情况。因为是在夜里,远远就看到了火光,当走近的时候,就听到了孩子哭老人叫,惨不忍睹。朝鲜人遭大难了!



(二)

《朝鲜阿妈尼》

 夜行曉宿旭日升,

一声令下要露营。

 爬上山坡农宅行,

借屋休息可避风。

和蔼可亲阿玛尼,

开门抬手笑脸迎。

屋暧炕热人入梦,

棉被盖身响鼾声。

注:

       阿尼,朝鲜对老妈妈的称呼。这是到朝鲜以后接触的第一位朝鲜人。这位朝鲜的老妈妈和中国的老妈妈都是一样的慈祥、和蔼可亲。她见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就像见到自己亲人一样。我们用手比划想在她家休息一下,她非常高兴地迎接我们。按照朝鲜的风俗习惯,我们把鞋脱到屋外木台上,进到屋里,老人家看着我们风尘仆仆的样子,用铜盆端了一盆水,我们每个人都擦了一把脸。朝鲜房子进门就是炕,我们头朝里躺到炕上很快进入了梦乡。炕烧的很热,当我们醒来,看到身上盖着一个厚厚的棉被,使我们深受感动。

      老人家从墙上摘下来一张穿人民军军装的他儿子的照片。她对着照片看着张宪邦同志,摸摸他的脸蛋儿流下眼泪,她是想儿子了。我们也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热泪,我也想自己的妈妈呀。老人为我们烧了一锅开水,让我们灌满水壶。栾城志同志说,我们该走了。我想怎么感谢老人家的盛情呢?我提议,把干粮袋里的饼干倒给老人家。老人家说什么也不要。在用手捧饼干的时候,我们穿好鞋子就走了。老人家站到屋外向我们挥手,我们也回头向老人家挥手,就这样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慈祥的阿玛尼!


     (三)

  《遭敌偷袭》

宿营路旁农家屋,

依山傍水便出入。  

后山枪响是何故?

判断敌人逃围堵。     

领导命令果断出,

边打边撤下公路。

现代战争绘新图,

前线后方已模糊。

注:

      出国才十几天,遇到了一个又一个在国内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问题。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在别和里火车站。在第1次战役时我们38军后勤部按部署驻到别和里。这里的火车站从国内运来了一列车的给养物资,主要是粮食和一些副食品,其中有一车厢是鸡蛋,都摆放在车站的附近。这里住着分部的一个单位负责管理,没有及时发到部队。敌人飞机发现了以后狂轰乱炸,鸡蛋汤淌了一地,粮食也有一定损失。上级动员我们去抢救这些物资,大家整整干了一夜。

       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前送物资走错了路,差点跑到敌人阵地里去。事情是这样的:部队出国后副食品供应极度困难,国内运来5汽车虾皮和部分朝鲜币。后勤领导决定,让我们科除留一个人以外,其余人押车送到明文洞前梯队,路途约50公里。接受任务的同志由于人生地不熟,结果走错了路,几乎跑到敌人阵地上,如果不是遇到一位人民军瘸腿上校纠正路线,说不定当了俘虏。

      遇到的第三个问题是突发情况。找到了前梯队把物资分发到各师,我们住到北新兴一个农家小院。半夜山上突然响起枪声,有人听到山上用朝鲜话大喊大叫。领导命令迅速撤离。我们军械科一位科员,过去在连队当过副连长,拉着我说:“拿枪是干什么用的?”随手就用他那盒子炮向后山打了几枪,我也用手枪打了一梭子子弹,一下子就把敌人的火力吸引到我们这里来了。一看院子里的人都已经跑光了,他说赶紧撤。我跑过公路在往下跳的时候,帽子被敌人一枪打到河里。最后捡到牺牲战士的一顶棉帽,戴了一冬。领导和战友们都说我命大!朝鲜战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已经没有前方和后方之分了。


(四)

《山 洞》

   山上有石洞,

   闻听有鸟鸣。

   稻草能防潮,

  避寒又挡风。

   我与鸟为伴,

   鼾声惊鸟腾。

   梦中见亲娘,

   欢乐家中情!

在山洞共同生活的部分战友照片

注:在第1次战役结束后,军后勤转移到花坪站。后勤工作转入夜间进行,白天休息。北朝鲜山多有许多山洞,这是大家休息的好场所。所以,吃过早饭以后,每个人都拿一捆稻草,找一个山洞,把稻草铺到地上,大家挤到一起进行休息,很快就会听到此起彼伏的鼾声。白天睡醒觉以后在一起聊天、研究晚上的工作。我们军后勤管理科有一位老同志,外号叫“刘三七”,是37年的老兵,名字叫刘洪德,他非常聪明,经常给大家讲故事,讲水浒传、讲三国演义,像说评书一样,讲得非常生动,所以大家都愿意和他到一个山洞去休息。有时也请文化教员苏萍同志唱一段京戏。就这样消磨白天的时间。吃过晚饭后,又按计划去执行新的任务。  

(五)

《怀念战友》

   惊人噩耗连声闻,

   悲痛欲绝泪满襟。

   昔日同战蒋匪军,

   今日援朝赴东邻。

   战友携手齐奋进,

   兄弟情谊似海深。

   打败豺狼报仇恨,

   保家卫国为人民。


刘守信烈士

注:
在第1次战役中,我军歼敌4000余人,并缴获了不少的武器装备。但是教训也很多,最主要是没有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受到了彭德怀司令的严厉批评。
 11月5日,112室设在瓦洞的师指挥所遭敌空袭。这个火车隧洞南北长约250米。该师司政后机关和一个战地绑扎所200多名伤员在洞中。当敌机在上空盘旋侦察时没有引起警惕,运送伤员的担架和机关人员仍然从洞口进进出出,敌人发现目标后很快派了8架飞机,以后增至16架,对隧洞的两头俯冲扫射达三个小时之久,打着了洞口汽车的油箱,引燃了洞中铺草和木板,一时浓烟滚滚、烈火腾腾。一些党员自动组成人墙保护伤员,无奈人多洞窄,乱成一团,侥幸跑出去的,当即被敌机打死打伤,只有少数同志脱险。
这次牺牲了12名团营干部和220名机关干部和伤员,司政机关牺牲1/3,师后勤除粮秣科长没在洞中,其余全部牺牲。财务科长刘旭,前几天他去领取朝鲜币和虾皮我们还见过面。刘旭是我的好朋友,年仅28岁,胶东人,非常精干,工作能力很强。还有他们科里4位女同志是出国前在军会计训练班学习的湖南人,我给他们上过课,这次都牺牲了。听到这些战友们牺牲的消息,我们心情非常沉重。一个师的机关一次牺牲这么多干部,在解放战争中是没有的。

在第2次战役准备期间,后勤主要是筹集给养物资,要求在11月19日前把筹集的物资送到部队。
 军后勤决定采取两项措施,一是由刘守信和栾成志两位同志带5辆汽车,去将中城干储存的粮食和副食品运送到部队。由我和粮秣科的同志在花坪站沟口拦截部前送物资。
我们第一天晚上就拦截到了后勤分部前送“嘎斯51”汽车装载的八车主副食,领导说这是雪中送炭。
第2天栾承志回来了,棉裤露出白花花的棉花,见到领导和同志们就失声痛哭,告诉我们刘守信同志牺牲了。他们去中城干,汽车跑了一夜,天明把车隐蔽到一个火车隧洞里。问当地老百姓火车洞通不通火车?老百姓说好长时间都不通火车了。他们把5辆汽车停在洞子里,在车子下面铺上稻草,睡起了大觉。这时,一列火车突然开进洞子,那么大的声音他们居然没有听到,因为这些天太疲劳了,睡得很死。火车撞了汽车,汽车撞到刘守新的头上,当场牺牲。大家听到以后都哭了起来。
刘守信同志是科里比较老的同志,家在黑龙江省富锦县,1946年参军,在东北军区军需学校毕业后,分到我们纵队在财务科担任审计,工作很熟练,是科里的骨干。一年前结婚,爱人是小学教员生了个儿子。他经常拿出爱人抱着儿子的照片让我们大家看。现在牺牲了,爱人看不到丈夫,儿子还不认识他的爸爸。战争太残酷了。
我一直保存着他的照片,在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的时候我把它展现给战友们!

 孙秀德,1929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曾毕业于原松江省立行知师范。1947年参军,在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后勤部(第三十八军),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曾在后勤学院、总后勤部、军事学院、国防大学从事后勤教学、后勤政治工作。在军事学院曾任党史政工教员、战役教研室教员、战役教研室副主任;在国防大学任后勤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88年应邀赴美国国防大学讲学。被全军高职评委评为教授,国务院十二次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1989年授予少将军衔。1996年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在国防大学工作期间主编撰写《军事后勤学》、《战略后勤学》、《战役后勤学》、《军队后勤领导学》和《高技术局部战争后勤保障理论从书》,《战场内外交量---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研究》等多部学术著作。2000年休。2008年撰写读《毛泽东传》学习心得《感悟集》2013年学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在《决策与信息》杂志发表《炎黄子孙三场梦》提出中华民族复兴三个发展阶段即站起来、富起、强起来。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