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忆姚雪垠

 鲁梅鲁冰花 2023-02-15 发布于北京

再忆姚雪垠

文/蔡国江



·  ·

北京西郊福田公墓里,南面第一排有座醒目的黑色大理石墓碑,上面刻着“作家姚雪垠之墓”。我每年都要去福田公墓给奶奶和妈妈扫墓,走过姚雪垠的墓碑时,常常驻足沉思一会儿,默默的缅怀这位现代著名作家。

姚雪垠渐行渐远,去世近二十年了。他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20世纪60年代出版第一卷时,超级畅销,影响广泛。据说,当时购买《李自成》还要托关系走后门。曾获日本文部省、外务省颁发的文化奖。第二卷于1982年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李自成》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具体关照。该书除有中,日文版本外,还有英、法文等译本。

·  ·

1986年4月中旬前后,我作为一家报社的记者,多次来到木樨地22楼的第五层,去姚雪垠住处送审有关稿件并进行一些补充采访,与先生有过一段浅浅的交往。当时,古稀之年的姚雪垠一头银发,连眉毛都是白的,满面红润,一脸慈祥。他认真审阅我送去的有关《李自成》图书出版后社会反响方面的稿件,还一笔一划地写下自己的修改意见。先生的家里总是干干净净,办公桌的玻璃板上一尘不染。在接受采访,谈工作时,他的夫人从来不进屋插话,只是给我们添茶倒水。

姚雪垠,原名姚冠三,1910年10月10日出生于河南省邓县西乡(现在的邓州市九龙乡)姚营寨,1999年4月29日去世。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一长串令人肃然起敬的数字:享年89岁,从事文学创作长达70年;在22卷本《姚雪垠书系》中,《李自成》从1957年开始创作到去世前全部定稿,历经42年,共5卷12本,总计320万字,用蝇头小楷抄录的资料卡片1万多张。姚雪垠生前曾说:“学习无止境、艺术无止境、工作无止境、追求无止境!

作者蔡国江与姚雪垠

·  ·

姚雪垠令世人瞩目的文学成就,是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
他回忆写作经历时,谈到自己年轻时的离奇往事:1924年秋,14岁的姚雪垠和二哥在信阳读中学,假期回家,在泌阳县突然遇上了土匪,他们被绑架做了“肉票”,从此开始了土匪生活。后来,有个叫王三少的杆子要姚雪垠做干儿子,姚雪垠只好答应。王三少离开后,土匪薛二少又看中了姚雪垠,他只好再做干儿子。后来,这股土匪被打散了,薛二少派人把姚雪垠送回老家邓县家中。姚雪垠在土匪窝儿中生活了一百多天,他看到了土匪们的抢劫、烧房、杀人,看到了土匪们相互结拜勾联发展队伍,看到了土匪间讲义气,作战勇敢,看到了土匪与军阀间的争斗和激烈战斗。这一切都增强了对农民起义军感性生活的认识,是姚雪垠创造《李自成》的有利条件之一。
1932年,22岁的姚雪垠因失业住在开封,经常到河南省图书馆(龙亭湖畔二曾祠内)去看书,他看书比较杂,但较多的是文学和历史方面的书。一天,他偶然发现记载李自成三次攻打开封的两本书,一是李光壂的《守汴日志》,二是周在浚的《大梁守城记》。这两本书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多年不能忘怀。这是姚雪垠接触明末农民战争史料之始。

姚雪垠生前说:“1957年我被打成'右派’,是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写《李自成》的,一个偶然的机会,书于1963年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出版后在社会上立刻引起轰动,很快被判为大毒草,那些肯定过这部书的领导人都有一条罪状:包庇老右派姚雪垠,吹捧大毒草《李自成》。那时,抄家焚书在蔓延,随时都可能延及他家。正在这个时候,一道'最高指示’救了《李自成》。1966年7月,毛泽东主席亲自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看见王任重列席,将他叫到身边,指示道:'姚雪垠的《李自成》分上下两册,上册我已经看了,写得不错。你赶快通知武汉市,对他加以保护,让他把书写完。’第二天早晨,王任重即打电话向武汉市第一书记宋侃夫传达'最高指示’。这一指示既挽救了《李自成》,也保护了我的生命,使我免遭揪斗游行、打伤、关押,只是被抄了一次家,所幸的是稿子、卡片、大量藏书没遭被毁、被烧的厄运。”

1975年10月19日,姚雪垠曾经给毛泽东主席写信,毛泽东主席当时患病很久,又患眼疾,他看了姚雪垠的信后,立即用铅笔在胡乔木转信的报告上批道:
“印发政治局各同志。我同意他写李自成小说二卷、三卷至五卷。
毛泽东 十一月二日”

《李自成》不仅写出许多人物的命运浮沉,写出崇祯皇帝和李自成的悲剧,而且写朝廷的内部勾心斗角、庙堂庭争,还写战场的金戈铁马、攻取杀伐。《李自成》写了大量的下层人物,包括农民起义军中的种种人物矛盾。如:李自成与张献忠、罗汝才的矛盾,李自成义军内部刘宗敏与宋献策、牛金星、李岩等的矛盾。许多人物都写得笔酣墨饱,血肉丰满,性格刻画鞭辟入里。如:明末崇祯皇帝尽管十分勤政,到了宵衣旰食的地步,却还是挽救不了一个腐朽王朝的灭亡;洪承畴以阁臣出征,信誓旦旦,愿以身尽忠殉国,可最后却过不了美人关,降了清军。李自成尽管有很好的个人品德,可是作为农民,他只能有当皇帝的理想,毕竟不可能克服自己的历史局限性和义军内部的矛盾,终于溃亡。

书中根据详实的史料,非常逼真地再现了李自成潼关兵败、退走商洛、襄阳会张献忠,北出攻洛阳城,大战开封,攻陷北京,登基称帝,到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义军兵败如山倒,终于溃亡的曲折历程。其间战役无数,却又各个不同,还穿插了忠良与奸佞,友谊与背叛,夫妻之爱,男女之情等等纠葛的故事情节,写得有声有色,波澜壮阔,斑斓夺目,引人入胜,使我们仿佛置身于那悲壮、复杂的历史场景中。其艺术魅力,实在令人惊叹!  

姚雪垠曾说过,他不仅研究过明史,还广泛阅读过当时的许多笔记、野史,这为《李自成》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姚雪垠认为,历史小说所描写的主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必须符合历史真实,于史有据。但在次要人物及表现其性格的情节和细节上,则容许有一定的虚构。

有一次,姚雪垠叫我去详细查询关于明末李自成起义军重要将领李岩的一个资料。当时,他对《甲申三百年祭》有些意见。认为《甲申三百年祭》中的人物李岩是郭沫若虚构的,纯属子虚乌有,因而《甲申三百年祭》是一部“黯然无光的历史著作”。可是,郭沫若已经于1978年去世了。所以,文学界、史学界有人不赞成姚雪垠的观点,或者认为他的观点值得商榷。作家黄裳就说:“郭老已经谢世,这就要求我们对他的失误要更审慎地做出公平判断,因为被批评者已经没有为自己辩护的可能了。”就这方面的问题,我们比较深入地讨论过。后来,姚雪垠为我写下了一段话:“读书穷理,洞察现实,解决实际问题,方是有用之材。”这段语重心长的话,至今对我仍然有着深刻的激励、鞭策和教育意义。

  2021年4月清明于北京

姚雪垠手迹


祝建党百年华诞专辑

庆祝建党百年华诞专辑

1.《关于举办庆祝建党百年诞辰活动的意见》

2.相约百年华诞  见证红色古城~期待您开启保定红色之旅

3.《关于举办庆祝建党百年诞辰活动筹备情况通报》

4.喜迎书画摄影作品征集启事

5. 诗朗诵《共和国的血脉》献给建党百年华诞

6.峭岩 · 长诗《七月!七月!》序篇《站在灵魂之岸》

7.抗美援朝回忆录 | 我有幸参加党建学习班

8.诗朗诵 | 一个老党员的情怀

9.电影剧本《大撤侨奇迹》连载2:第一幕:战乱危机  第二幕:决定撤侨

10.开国上将李天佑  |  一封家书亮风节

11.刘忠新叙事诗 | 《今生最美军旅情》

如果您对38军历史感兴趣,请您关注38军子弟后代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