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军史长廊 | 70年前的春节--38军以血固阵、以气克钢(二)

 鲁梅鲁冰花 2023-02-15 发布于北京

弘扬奋斗 献礼百年

向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



70年前的春节--
38军以血固阵、以气克钢
(二)
作者 李海龙
(2021年1月11日)

 1951年1月25日,李奇微集中联合国军所有地面部队16个师又3个旅和1个空降团及其全部炮兵、坦克部队在航空兵支援下,发动了代号为“霹雳(闪击)行动”的全线反攻,地面部队总兵力约25万人。

       此时,中朝两军召开高级干部联席会议和集训前线军事主官,没有料到联合国军的反击如此之快,规模如此之大。
       李奇微的“霹雳行动”以美英军为主力,重点在西线,目的仍是查明志愿军和人民军在三八线以南的兵力和部署。在西线以美第1军和美第9军,将战线从水原、利川、骊州一线推进到汉江一线;同时计划在中东部战线,以美第10军和韩2个军团将战线推进到杨平、横城、江陵一线,到达上述战线后,在那里防守。同时,麦克阿瑟要求李奇微在占领上述战线后,相机重新夺回汉城、仁川港和金浦机场。
      李奇微的“霹雳行动”又采取了新的战法:在部署上,以美军和韩军队混合编组,美军重点置于西线担任主攻,韩军队重点置于东线担任辅助攻击,并加大了战役纵深配备。在战术上,改变了过去信赖公路,分兵冒进的做法,而改取抢占要点,互相靠拢、齐头并进、稳扎稳打的战法,力求东西呼应,互相支援,保持一条连贯的战线;实行所谓“磁性战术”和“火海战术”,始终同志愿军和人民军保持接触,以其优势的炮兵、航空兵以及坦克兵的火力,对志愿军和人民军进行猛烈的火力突击,杀伤消耗志愿军和人民军的有生力量。同时还以空军对志愿军和人民军后方的运输线实施猛烈的轰炸,企图截断后方补给。
  在美军全面进攻之前,根据志愿军的部署,以第38军第112师控制汉江南岸桥头阵地,38军军部和113师、114师部署在汉江北岸,作为后盾。此时,联合国军进攻的主要方向对准了38军的防御阵地。


根据志愿军的统一安排,38军的师团军事主官都回国参加集训去了,112师控制的防御阵地在第一线,抗击着数倍于己的敌人。美骑兵第1师、24师等每日以1个团至1个师兵力,在飞机、坦克猛烈支援下的攻击,112师虽然伤亡较大,但是顽强抗击,守住了基本阵地。

112师336团的5连坚守的阵地是泰华山主阵地的前沿,名字叫草下里南山。5连连长徐恒禄,山东莒县人,时年27岁,在国内战争中曾屡立战功。

 1月28日,当5连发现敌人至少有一个营的兵力和十几辆坦克,正分三路向5连阵地草下里南山运动。徐恒禄灵机一动立即命令隐蔽在后山的部队上来,占领主阵地并不准暴露目标。然后以部分兵力布置在前沿公路边的灌木丛中,以等美军走近了再给予其突然袭击。美军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遭到来自公路左灌木丛中的猛烈射击,美军被打得懵头转向,在短暂的混乱之后展开队形,集中炮火向左灌木丛轰击,一个连的美国步兵也向灌木丛冲击而来,但是,灌木丛中却没有了中国士兵的影子。美军正不解的时候,密集的子弹又从右灌木丛突然射来,紧接着,在手榴弹的烟雾中冲出十几名端着刺刀的中国士兵,美国兵丢下伤员和死亡士兵的尸体,一窝蜂似地向后逃命。五连的突然袭击迅速转移的战法奏效了,但是,接下来的战斗他们便开始流血牺牲了。

 第二天天一亮,美军数十门火炮加上30多辆坦克一起向小小的草下里南山阵地轰击,使整个阵地如同被犁过了一遍一样。蹲在防地洞里的中国土兵被浓烈的硝烟呛得喘不上气,士兵们的耳膜被震出了血。炮火整整轰击了一个小时才减弱,8架美军飞机紧接着来了,轮番扔下大量的凝固汽油弹,草下里南山整个山包都燃烧了起来。徐恒禄担心在最前沿的三个警戒战士,于是他冒着炮火向前跑,炮弹在他的前面爆炸,但是他不在乎,到了最前沿,徐恒禄有点转向了:工事没有了,原来的山包也没有了,树木被炸得东倒西歪,没有倒下的树燃烧着如同一支支火炬,哪里还有那三个战士的影子?他估算出大致的位置,用手扒开滚烫的土,结果,扒出来一个活的,一个负伤的,最后的一个已经牺牲。突然,被徐恒禄从土中扒出来的那个活着的战士说:“连长!敌人上来了!”两个营的美军,在坦克的掩护下,向草下里南山阵地开始了进攻。5连各排坚守的阵地几乎同时开始了殊死的搏斗。双方士兵一直在互相胶着的状态中,对阵地进行着反复的争夺。6班长王文兴负伤了,但是他坚决不下去,在反击的时候,他再次负伤,倒在地上不能动了,徐恒禄抱起他准备给他包扎,突然,腿已经断了的王文兴拿着两颗手榴弹跪了起来,脸上似乎还有一种微笑。他说:"连长,反正我活不成了,就是死也要死个够本!"王文兴挣脱开徐恒禄,顺着山坡向正在往上爬的美军士兵滚了下去,一直滚到美军士兵的中间,然后,他怀中的手榴弹爆炸了。徐恒禄两眼发红,举起枪喊:"为六班长报仇!"战士们端着刺刀,向山下扑去!美军士兵惊慌地向了退去。

 就这样,敌人的十三次进攻都被打退了,五连光荣地完成了任务。夜晚,徐恒禄带着仅剩下的十来个勇士,撤下了草下里南山。近百名烈士的鲜血凝成了“三等功臣连”和“英雄部队”的旗帜,徐恒禄被评为特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

1976年,战后25年,在庆祝粉碎“四人帮"大会上,徐恒禄(38军112师副师长)代表解放军发言。

  对于美军的“霹雳行动”,1月27日志愿军才大致了解美军的进攻企图,打乱了中朝的战役部署,也是彭德怀最不愿意看到的战场情况。当天,彭德怀指示各部:“我为确保汉江南岸桥头阵地,以利我春季大攻势南进歼敌及粉碎敌之阴谋,必须集中足够兵力,对进犯之敌予以重创。为此要求各军立即进行作战准备。”同时,面对战场上突变的态势,彭德怀预感到战局有可能向不利的方向发展,经过深思的彭德怀立即致电毛泽东:

     (一)美军约三个团(后续部队不详),分三路越金良场里、水原线北数里,有相机攻占汉城市、江北岸桥头阵地模样,企图以此稳定联合国内部目前严重混乱现象。为增加帝国主义阵营矛盾,可否以中朝两军拥护限期停战,人民军与志愿军从乌山、太平里、丹邱里(原州南)线北撤十五至三十公里消息,如同意,请由北京播出。

     (二)敌继续北犯,我不全力出击,消灭一个师以上,保持桥头阵地甚为困难;出击将破坏整训计划,推迟春季攻势,且目前弹、粮全无补充,最快亦须下月初旬才能勉强出动。我暂时放弃仁川及桥头阵地,在国内外政治情况是否许可。现拟一二五师向长湖院里、原州间出击,一一二师向利川西南地区出击,求得各消灭伪军一部,试行能否牵制敌人北进。如不可能停止敌人北进,政治上又不许可放弃汉城、仁川,即须被迫部署反击,但从各方面考虑,甚为勉强。以何者为是,盼示复。

      由此看来,志愿军对敌情掌握只是初步的,在判断联合国军先头有三个团的情况下,就建议限期停战并北撤十五至三十公里,彭德怀提出了缓兵之计。而联合国军实际兵力是地面部队16个师又3个旅和1个空降团及其全部炮兵、坦克部队、航空兵。彭德怀真是左右为难,极为平情愿打这一仗。

    毛泽东接到彭德怀的电报后,也有自己的考虑。早在10天前的1月17日,中国政府已拒绝了联合国政治委员会通过的先停火后谈判的决议,并被指责为“侵略者”。而且即使志愿军和人民军后撤15—30公里宣布暂时停火,战线仍在三八线以南的汉江南岸地区,美国当局是无论如何不会接受的。况且从美军来讲,已经进攻了,你不想打也得打了。所以在接到彭德怀的电报后,毛泽东于1月28日19时复电,作了如下十点答复:

(一)1月27日20时给我的电报及给各军准备作战的命令均收到。

(二)我军必须立即准备发起第四次战役,以歼灭两万至三万美李军,占领大田、安东之线以北区域为目标。

(三)在战役准备期间,必须保持仁川及汉江南岸。为确保汉城并吸引敌人主力于水原、利川地区,战役发起时,中朝两军主力应取突破原州,直向荣州、安东发展的办法。(略)

虽说彭德怀已经估计到毛泽东将不会同意他27日电报的意见,但是看过毛泽东28日的电报后,他还是感到相当的吃惊:毛泽东不但不考虑后撤或放弃汉城,而且要部队南进至大田、安东以北……要知道,第三次战役我军是进至接近三十七度线附近之后,停止追击,撤回主力的,而现在以未加补充、休整的疲惫之师反击敌人,却要压过三七线以南接近三六线的地区——谈何容易哟!

 但是,彭德怀没有犹豫,虽然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他马上进行了部署。1月29日,正是中朝联军高干会议结束的那天下午,彭德怀在作大会总结时,向与会干部传达了毛泽东要求立即发起第四次战役的指示,并进行了作战动员。之后,各路指挥员结束会议,分赴各自的指挥岗位,加紧进行补充新员和粮弹等作战准备。

(待续)

如果您对38军历史感兴趣,请您关注38军子弟后代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