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军史长廊 | 70年前的春节--38军以血固阵、以气克钢(三)

 鲁梅鲁冰花 2023-02-15 发布于北京

弘扬奋斗 献礼百年

向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



70年前的春节--
38军以血固阵、以气克钢
(三)
作者 李海龙
(2021年1月14日)
     毛泽东主席的电报指示彭德怀要确保汉江南岸。此时,谁在防守汉江南岸?38军呀!
  1951年1月30日(腊月二十三,小年),前线正在激战,彭德怀、邓华致电第一线志愿军各军对当前敌情进行了应急处置:“决定卅八军主力提前于一日晚出发渡过汉江,集结于京安里、龙头里以北以东地区,即准备向利川方向寻敌侧翼出击”。这样,在中国的农历小年这一天,就把38军主力从汉江北岸拉到了汉江南岸,与敌背水死战,豁出命来也要顶住联合国军,而且还要寻敌出击。根据志司的命令,为坚守汉江以南阵地,第38军于1月30日(腊月二十三,小年)晚调第113师1个团增加京安里地区的防御力量,31日晚又令第113师主力进至汉江以南。
     与此同时,志愿军对第四次战役作了全面部署,总的原则是,以一部兵力在西线组织防御,钳制“联合国军”主要进攻集团,在东线则让敌深入,尔后集中主力实施反击,争取歼灭韩军队1-2个师,进而向敌纵深发展突击,从翼侧威胁“联合国军”西线主攻集团,动摇其布势,制止其进攻。
     2月3日(腊月二十七),西线进攻的“联合国军”占领了修理寺南山、军浦场、光教山、文衡里,发利峰、天德峰、梨浦里一线阵地。第38军第112师、50军转至第二线阵地继续防御。经过数日激战,第38军、50军前沿弹药告急,手榴弹基本打光。

     2月4日,金日成和彭德怀会商,两人共同认为,“经三次战役后,上下都产生轻敌思想,对敌人估计不足,以为敌人不可能这样快的向我反攻”,因此要作充分准备,不能轻敌,如果第四次战役不能按毛泽东1月28日电报要求打到大田、安东一线,能守住汉江南岸一线阵地也好,待空军和机场准备好后能于5月举行总攻。这实际上将毛泽东定的进攻“占领大田”的战役目标,调整为防御汉江南岸阵地,两者有本质的区别,一个是进攻,一个是防御,而且汉城至大田约有250公里的距离。但是,在这点上彭德怀与金日成的意见是一致的。因此,5日,彭德怀将与金日成会商情况电告毛泽东。毛泽东接受了前方指挥员的建议,复电同意彭德怀的部署和对战场形势的分析。

       此时,志愿军38军、50军已连续作战10昼夜,在“联合国军”绝对优势的炮兵、坦克和航空兵火力猛烈突击下,伤亡较大。为了保持汉江南岸阵地,继续钳制“联合国军”主要进攻集团,保障志愿军主力集结在东线实施反击,联司首长决心缩小第50军防御正面,同时令第38军主力在汉江南北两岸构筑阵地,加强第112师的防御。

     2月4日(腊月二十八),美骑兵第1师和美第24师,向志愿军第38军阵地猛攻。第113师在洗月里、中山里击溃美第24师1个团的进攻,毙伤俘其300余人,还有许多连队由于弹药告罄而失守。

       同日,敌纠集了3个营兵力,在飞机、坦克、炮火掩护下,向我337团3连防守的西官厅北山发起猛烈攻击。战斗中,3连在连长郭忠田率领下,充分运用了入朝以来所取得的战斗经验,以敌炮击我隐蔽、敌冲击我反击、近战等手段等抗击着数倍于己之敌的连续冲击。副排长李荣发带伤指挥战斗,5班长徐连才以机枪独当一面,17岁的卫生员胡久两次负伤不下火线,坚持抢救战友。共产党员姜仕福双腿负伤仍坚持战斗,最后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拉响手榴弹与企图捉他的几个敌人同归于尽,显示了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激战1日,3连歼敌260余,完成任务后,奉命撤出主阵地。志愿军领导机关给徐连才记特等功,授予“二级英雄”称号;给姜仕福追记一等功,追授“二级英雄”称号。

      1951年2月6日,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春节,也是大年初一,美国鬼子是不过春节的,如同我们对圣诞不屑一顾一样。

      在志愿军第38军指挥部的那间低矮的民房里,聚集着师以上主要领导同 志。他们之中一部分是刚刚去沈阳集训屁股还没坐热,而又匆匆赶回来的军事主官;另一部分则是一直留在前线指挥战斗的首长——这些人几乎都是军师的政治委员。梁兴初背靠墙上悬挂的一幅汉江南岸防御作战地图,紧锁双眉沉思着……地图上用各种红蓝符号将敌我双方态势标示得一清二楚:敌咄咄逼人的态势一目了然——从南到西几个方向上伸出的巨大蓝色箭头逼指38军红色的防御阻击线……38军全军实施背水作战。

      在这十几昼夜的残酷战斗中,敌人飞机与坦克大炮的轰炸使阵地沦为一片火海,炮火犁松了山头每一寸土地——这给我方守备部队造成了极其惨重的损失,这种坚守防御作战对38军来说是从来没有过的。112师之336团、334团付出了巨大牺牲……后投入的113师亦损失很大。特别是,兵员无法及时补充……现在,接韩先楚电报,50军和人民军一军团今夜将撤至汉江以北组织防御,由此,38军的防御阵地右翼将完全暴露,敌人为策应西线,必将与38军玩命……

      梁兴初看到在部队伤亡惨重,弹药、粮食奇缺,兵员无法补充的情况下,已有一些指挥员开始叫苦,甚至提出是撤还是守的问题。有的干部发牢骚说:“上边还要不要咱们38军啦?把咱们四野的王牌主力全打光吗,哪有用主力部队与敌人拼消耗的?”也有的干部讲怪话:“要是林总指挥的话,哪能舍得这么使38军,把部队骨干全打没了……”

      梁兴初警觉到:这种带有浓厚的山头主义色彩的牢骚话,如不坚决制止,势必涣像散部队士气的毒素一样蔓延……

      想到这里,梁兴初猛然从窗前转过身,清了一下嗓子,带着浓重的江西口音说道:“……好了,大家反映的困难我都清楚了,当然你们比我更清楚……我们需要的是冷静和信心!关于粮、弹运输问题,我已责令军工兵连限期修复被敌机炸毁的汉江大桥,把前沿急需的粮食弹药抢运过来……问题最大的是兵员的伤亡太重,无法补充。不过,要不了多久,在安东集训的补充兵员就会分下来……各师团指挥员要注意有意识地保存一些骨干,在阵地上战斗人员打光之前,尽可能从排长、副排长,连长、指导员和营长、教导员当中,抽一个下来……将来新兵补充进来,没人指挥了怎么行?”焦急之余梁兴初强调“但是,无论困难有多大,也要守住阵地!咱们38军就是这样:上级交给的任务坚决完成,没有二话!为了保证东线部队胜利出击,38军就要血战汉江南岸,决心已定,在上级没下撤退命令以前,谁也不许再提撤字!……

     “……你们都知道,我是个铁匠出身……”梁兴初这次缓缓开口,若有所思,“我知道,打铁是怎么回事——这一回,部队可是放在铁砧上啦。是好铁,越打越结实;要是铁渣,越打越糟……”。

  战至2月7日(正月初二),志愿军将“联合国军”阻止在汉江以南的内飞山、文衡山、武甲山、国主峰一带。此时汉江已开始解冻,人民军第1军团、志愿军第50军第二线防御地带已被突破,在汉江南岸的防御地幅已缩小。为避免背水作战,2月7日晚,人民军第1军团留4个营、志愿军第50军留1个团又1个营兵力控制汉江南岸桥头阵地,主力撤至汉江北岸组织防御。第38军奉命仍留汉江南岸坚守原阵地,以掩护东线志愿军主力向横城地区集结,保障东线部队的侧翼安全。在志愿军第50军和人民军第1军团主力撤至汉江北岸后,38军的防御右翼完全暴露,志司要求38军要坚守阵地,坚决隔断敌人西线和东线的联络。

  自2月8日(大年初三)起,美第1军积极向汉江逼近,当夜,敌炮兵整夜轰击我阵地。

     9日6时,敌向我全线阵地发起猛攻。敌约2个营的兵力向339团2营及8连莺子峰一带阵地发起猛烈冲击。5连1排受敌3个连的重重包围和轮番攻击,与营、连失去联系。1排在副连长侯喜江率领下,沉着应战,连续击退敌3次进攻。在我弹药打光之后,敌冲上阵地,侯喜江和8名战士与数倍于己之敌展开肉搏,最后侯喜江拉响唯一的一颗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敌占领1排阵地后,即以2个多营的兵力,向5、6连阵地连续攻击。因我伤亡过大,阵地被敌占领。该营在教导员李永森、副营长李仁合组织下,以现有的26人组成反击小分队,趁敌立足未稳,穿着美军服装,乘大雾摸上阵地,以突然袭击打乱敌指挥所,夺得敌重机枪,并猛烈射击。仅10余分钟战斗,即夺回了阵地。敌随后发起猛烈反击,均被我击退。这种顽强守备、寸土必争的战斗作风受到了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的嘉奖。嘉奖令称:“我三十八军一一三师三三九团二营及八连,八、九两日坚守莺子峰一带阵地,连日击退敌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的轮番猛攻,最后因伤亡过重,阵地被敌占领,该营组织了现有的26人,趁着云雾掩护,以突然勇猛的动作,向敌一营出击,击退了敌人,夺回了阵地,毙伤敌30余,缴获重机枪3、轻机枪4、卡宾枪10、火箭筒1、无线电话5。这种顽强守备机动勇猛的反击,值得各部学习,特通报表扬。”

        2月10日,美第25师进占仁川和金浦机场;第9军则集中美第24师、美骑兵第1师、英第27旅、希腊营和韩第6师等部,在大量炮兵、坦克、航空兵的配合下,昼夜轮番猛攻志愿军第38军阵地,企图攻占汉江南岸桥头阵地。“联合国军”的炮火极为猛烈,志愿军一夜修筑的工事,仅一小时就被摧毁。第38军防守部队在缺少工事依托、缺少炮火支援、粮食弹药严重不足的异常艰苦条件下,以“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决心,前仆后继,顽强奋战,坚守在上樊川里、回德里、京安里、武甲山、长深里、南冶岘、外杜陵里一线。昼夜反复冲杀,打退“联合国军”无数次的轮番进攻,战斗空前激烈。每一阵地都经过反复争夺,有的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多达五六次,有的用铁锹、石块为武器同敌人拼搏。

       坚守松骨峰的第112师335团这次又担负坚守的580高地,1营打光,3营上,又打光了,再上部队,先后增援的有334团3营、师山炮营、341团3营、军侦察连、警卫连,当然每个营也就几十人,最后335团团长将自己通信班(清一色的快慢机)都派上去,甚至军的作战科长和参谋都上去了,在最后的时刻确保了580高地。

     第114师第342团第1营坚守京安里以北350.3高地,连续战斗7昼夜,营长曹玉海原已复员并在武汉市第一监狱任监狱长(为监狱第一任监狱长)。这个农民出身的青年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参加过无数次残酷的战斗,三次荣立大功,获得勇敢奖章五枚。他在从军生涯中的最后一次负伤,是在湖北宜昌率领士兵抢渡风大浪急的长江的时候。这次中弹令他本来就伤痕累累的身体更加虚弱,在风景秀丽的东湖疗养院休养时,他接到了复员的命令,还得到了疗养院一位漂亮女护士的爱情,刚刚来临的和平生活显得格外温馨。

       1950年6月下旬,他在广播里听到了一个消息:与中国接壤的朝鲜发生了战争。一天,听说自己的老部队第38军开往东北,他虽不知道邻国的战争与自己的国家有何种关系,但部队向着战争的方向开进还是使他产生出一种强烈冲动,他能够意识到的是:国家的边境此刻也许需要守一守,那么部队也许又需要他这个勇敢的老兵了,他又回到了日夜想念的老部队。

  2月11日,敌疯狂向342团2连扼守的276.8高地发起进攻。敌之进攻一次次被我粉碎,2连伤亡也很大。营长曹玉海便命2连撤至营主阵地350.3高地。彝族班长潘学仕双腿被炸断,听到撤退的命令,他咬牙对剩下的其他4位战士说:“你们撤,我来掩护!”战士们不愿把他单独留在阵地上,要背他走。潘学仕坚决地让大家执行命令,把手榴弹给他留下。战士们离开不久,一群美军冲上阵地,潘学仕扔下机枪拉燃手榴弹,勇猛地扑向敌人,与敌同归于尽。战后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潘学仕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二级英雄”称号。

  四次战役打得如此残酷,曹玉海即没想到也豁出去了。

      12日拂晓后,敌向1营主阵地350.3高地发起攻击。美骑1师1个团在24架飞机、52辆坦克、50门大炮配合下的4次进攻,均被我扼守在这里的3连打退。敌数次攻击未逞,便用炮火进行毁灭性轰击。在这漫天风雪空前的肉搏战中,一营营部被美国士兵包围,曹玉海在电话中只对团长孙洪道喊了一句"永别了",便带领战士强行反击,夺回阵地,一直坚守到人尽弹绝,敌人的子弹穿透了他的胸部和腹部。曹玉海倒下的地点是朝鲜中部汉江南岸一个地图标高为350.3米的荒凉高地,他挣扎了一下便一动不动了,喷涌而出的热血很快在零下20℃的低温中与厚厚的积雪冻结在一起。

      阵地上响遍了“为营长报仇”的口号,战士们从打烂的工事里爬出来,互相扑灭身上的火焰,拿起武器迎击敌人。有的几次负伤,甚至成了血人还在坚持战斗。八班长申德恩左眼负伤,连长赵连山叫他下去,他说:“右眼还是好的,可以瞄准,只要有一口气,就要坚持到底!”当右臂和左腿相继打断之后,仍然坚持战斗。1班长涂金头部负伤,血流满面,仍端着冲锋枪东冲西杀,最后仅用一只胳膊把冲锋枪顶在胸前,一直战斗到牺牲。

      教导员方新接替营长的指挥,并且向团指挥所报告:“营长在打退敌人第四次进攻时牺牲。”方新说完,停顿了一下,突然,他提高了嗓门,“我向党保证,全营血战到底!”

     15时,3连阵地上只剩下4个人。负伤的机枪1连副指导员孙德玉,爬上350.3高地,帮助指挥作战。在打退敌第7次冲锋之后,教导员方新带通信班长王青山冲上3连阵地,用60炮弹掷击敌人。就在曹玉海倒下的地方,27岁的营教导员方新,在美军冲上阵地的时刻,抱起一枚迫击炮弹,引着火扑向敌群,壮烈牺牲。

    342团1营第3连阵地上只剩连长赵连山和1班副刘占清2人,战后,342团全团只剩下100多人。
     第38军的英勇坚守作战,受到中朝联合司令部和志愿军政治部的通报表扬。2月13日,中朝联合司令部和志愿军政治部通报说:“我38军坚守汉江南岸阵地,已历十七昼夜,美敌虽在大量的飞机、坦克、炮火配合下,昼夜轮番猛攻,均被该军英勇顽强守备和不断猛烈反击,予以沉重打击。迄今汉江南岸基本阵地仍屹然未动,分割隔离东西线敌军,有利我主力向敌反击。特予以表扬,并望该军指战员继续奋战,争取全战役的胜利。”
  为割断联合国军西线与东线的联系,38军背水与美军浴血奋战,取得了毙伤敌10747名,俘敌86名,缴获大批武器装备的战绩,为东线创造了良好的歼敌时机。


      1951年2月11日17时,邓华集团按计划从西起居瑟峙东至三巨里约33公里的地段上,发起了横城反击作战。
      至2月13日凌晨,横城反击作战结束,全歼韩第8师3个团、美第2师1个营、美军和韩军4个炮兵营,另歼韩第3、第5师各一部,共歼敌1.2万余人(韩第8师第10团团长被击毙,美第2师38团共有468人阵亡,美军伤亡2000人以上),缴获各种炮139门、火箭筒122具、各种枪6200余枝、坦克7辆、汽车550辆。志愿军损失各种炮21门、各种枪1232枝,作战减员4141人,敌我伤亡(含失踪、被俘)对比为3.72﹕1。横城地区反击作战的胜利,使“联合国军”在东线后撤26公里,打击了其反扑的锋芒,对减缓其在全线的反扑起到了一定作用。
       从2月8日(正月初三)至18日(正月十三),第38军等部队,在汉江南岸又顽强地进行了11昼夜的坚守,于2月16日和18日,按联司统一部署,西线汉江南岸志愿军和人民军部队全部撤至汉江北岸。


      38军于2月17日(正月十二)撤到汉江北岸,2月18日汉江就解冻了……朝鲜老乡说。志愿军是天神,老天爷在帮志愿军的忙哩……如果再晚一天过江,其后果不堪设想……。

      这样,38军112师从农历腊月十一开始抗击美军,到38军主力从农历小年全部进入汉江南岸实施防御作战,再到正月十二撤出,整整一个月包括春节期间全部浴血奋战。

      美军说:进攻南汉山桥头堡,与中国第38军“从这座山峰到那座山峰,逐渐向前推进……山势陡峭,又遭到隐蔽在堑壕里,主要利用反斜面进行顽强抵抗的中国第38军的阻击,所以进攻不容易取得进展”。“中国第38军的英勇奋斗精神,非常'令人钦佩’。因为背水之战,所以拼命进行战斗。只因断绝了补给,才大部被歼。可谓弹尽粮绝。这次战斗后,该军的番号再也没有出现在第一线上。”

      实际上,第38军是在完成汉江北岸进行阻击后,后撤进行休整。第五次战役以后又出现在第一线上。当然,38军的损失也是非常严重的,有的班排已在坚守中与阵地同归于尽。有二分之一的步兵连战斗员,平均人数只有5—40人;有四分之一的步兵连战斗员,平均人数为41—60人;有四分之一的步兵连战斗员,平均人数在60人以上;38军步兵连战斗员数平均每连只有37人,机炮连战斗员数平均每连59人。后来经过补充步兵连每连206人,机炮连156人。按此计算,步兵连平均补充169人,占82%;机炮连平均补充97人,占62.2%,伤亡最多的是114师342团,全团只剩下100多人。38军伤亡很大,在38军战史上也是流血最多的一次。

  战后,步兵第342团1营被志愿军总部授予“抗美援朝英雄营”的光荣称号,记一等功一次,这是唯一以这场战争的名字命名的步兵营。营长曹玉海、教导员方新分别追记特等功、一等功和追授“一级英雄”、“二级英雄”称号,给3连记特等功一次并授予二级战斗英雄连称号,给连长赵连山记特等功。

2013年6月27日上午,在沂蒙老区——山东省莒南县大店镇,举行战斗英雄曹玉海纪念馆落成仪式,受集团军党委委托我代表38集团军参加了仪式。


参加仪式的领导有:北京军区原副政委(曾任38集团军政委)王福义,济南军区原副政委(曾任38集团军政委)寇宪祥,济南军区原副司令员(曾任112师师长)冯兆举,济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张建华,天津警备区原副司令员(曾任113师师长)崔立学,38集团军后勤部长李海龙,武警114师政治部主任陈景奎,武警114师342团政委贾春生,武警114师342团一营教导员贝彦青;湖北省第一监狱政委危金标;临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少军,临沂市委常委、临沂军分区政委焦海旺;莒南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一兵,莒南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高永胜等军地领导及县六大班子有关领导出席,各级代表、曹玉海亲属代表以及省、市新闻媒体记者200多人参加了开馆仪式。

济南军区原副政委寇宪祥,38集团军后勤部长李海龙,临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少军分别讲话,曹玉海生前所在部队——114师342团一营教导员贝彦青做了发言,北京军区原副政委王福义,济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张建华,38集团军后勤部长李海龙,省民政厅巡视员石贤芹和临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少军等军地首长为纪念馆揭牌,济南军区、山东省军区、38集团军、武警114师和342团分别向曹玉海纪念馆捐款,学生代表向英雄雕塑敬献花篮,全体人员向英雄鞠躬。

曹玉海的英雄精神是什么呢?我认为概括起来就是“三舍”的革命精神,因此我在讲话中说“学习曹玉海,就是要学习他'舍官打仗、舍爱卫国、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舍官打仗就是主动辞去武汉监狱监狱长,当兵打仗,把祖国需要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舍爱卫国就是告别初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舍生忘死就是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夺回350.3高地,用鲜血和生命浇灌胜利之花。”

      汉江南岸坚守防御作战,是志愿军连续进行了三次战役后,在没有得到休整补充,第一线的兵力又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依托一般野战工事,抗击现代化技术装备之敌的进攻。志愿军第38军、50军等部队的指战员,顽强防御作战23天,歼灭敌人1万余人,钳制了“联合国军”主要进攻集团,使敌未能进占汉城,并有力地配合了东线志愿军主力集结和反击的胜利,完成了艰巨的任务,但也付出了重大代价。

      “敌人是钢多气少,我们是钢少气多”。毛泽东同志精辟的总结,指出了我军赢得战争的根本所在。38军靠的就是这种“以气克钢”的精神。

      

      70年前的春节,38军将士血洒汉江两岸,历史将永远铭记他们!

     38军的先烈们永垂不朽!

    (完)

汉江南岸坚守防御作战,是志愿军连续进行了三次战役,在没有得到休整补充一线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抗击现代化装备之敌的进攻。38军、50军等部队,顽强防御作战23天,歼灭敌人1万余人,以钳有力地配合了东线志主力集结和反击的胜利,完成了艰巨的任务,但也付出了重大代价。

如果您对38军历史感兴趣,请您关注38军子弟后代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