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学家也搞不定的命题——爱情

 淘沙金 2023-02-15 发布于湖北
文章图片2

给出假想,论证观点,推导结论。从伦理到存在,哲学家们引经据典,抽丝剥茧,审慎思考最为棘手的问题。但爱情将所有人卷入公海之中,凭借智识也难以梳理出「合理」的救生方式。

哲学家的爱情轶事很多,而在世俗的标准之下,成功而稳定的实属不多。伴随着年龄的鸿沟,伦理的禁忌,甚至藏匿着凶杀的诡谲……正如鲍勃·迪伦在歌里写道:“你无法在爱里保留智慧”。思维越辩证,越难以追求答案的统一。在哲学家的世界里,爱情的对象不止一个,爱情的立场也并不唯一。情人节这天,来看看这些强烈的、批判的、多元的、危险的爱情。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Jean-Paul Sartre (1905–1980)

萨特不修边幅,学生时期在校园里带着高帽四处奉献殷情。他在法国教师资格证会考现场碰到了同样参考的波伏娃,同样对哲学和文学有着浓厚兴趣,二人从口试搭档相识,最终成为相伴一生的智识搭档。

如果把萨特的爱情比作一块手作披萨,他和波伏娃的关系就如同包裹饼身的芝心卷边。他的性欲、激情和虚荣纷纷献给不断认识的新鲜面孔,但属于认知和哲理的思考,大多与波伏娃分享。

文章图片5

萨特与波伏娃

「自由选择」这个几乎可以粗暴概括存在主义的词汇,也在他的爱情故事里践行。自由,意味着脱离外在权威和制度的限定,笃信自由的萨特自然对婚姻这一权力体系嗤之以鼻。

萨特曾在《存在于虚无》中写:“他希望被另一个自由所爱, 并要求这个自由不能过于自由。”于是他和波伏娃创立了一种独属于两人的仪式。他们签订了一个有效期为两年的爱情契约,雇主是一种理想的忠诚——允许自由恋爱,但必须对彼此坦诚,每隔两年确认一次是否延续伴侣关系。

在许多次契约的续订中,萨特和波伏娃都有许多情人。萨特会经常分享自己的艳遇,事无巨细地与波伏娃探讨在激情中寻觅的细节,而波伏娃知名的同居对象萨特也一清二楚,只是波伏娃不会分享太多性爱细节。

让雅克·卢梭曾高歌浪漫爱的伟大,但萨特却认为这是一场骗局。不分彼此的绝对承诺更像是一场幻觉,爱情中遍是失去主体性的幽魂,当我们无条件地为爱盲目追逐,模糊自我,权力关系必然滋生。在萨特的认知中,爱情是一场此消彼长的丛林游戏,有人夺取主动权,有人丧失主体性,最终走向施虐和受虐的两极。

文章图片6

晚年的萨特与波伏娃

因此他格外珍视和波伏娃的「平等之爱」:“我们的爱情是一种必然的爱情,但我们也可以去体验偶然的爱情。”萨特曾这样对波伏娃诠释两人关系的特殊性。

1986年4月19日,萨特和波伏娃合葬于巴黎蒙巴拉斯公墓。生前没有被婚姻的锁链痴缠,而逝后,终于有有形的实体见证二人对于彼此的必然永恒。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Albert Camus (1913–1960)

1960年,加缪不幸遭遇车祸,生命终止在47岁。给四个女人写下的四封情书随着突如其来的死亡被公之于众。才华和滥情的名声同时镌刻进他的墓志铭里。

“越是去爱,荒诞越是坚固。”加缪和他创造出的唐璜一样,并非因为缺乏爱情而不断追求女人,而是以阅历女性的方式寻找完美之爱。爱情在他心中是一团混沌之云,是欲望、柔情与智力的混合,也是通过自己去连结他人的方式。加缪难以定义爱情,因为在每一份爱情里,他都在竭尽全力灌注热情。

首任妻子西蒙娜耽于感官刺激,和加缪结识时,已经在不同的男性中流连。她在年幼时被母亲注射吗啡,成年后沉迷毒瘾。加缪在西蒙娜身边饱尝青春之爱的激情,也遍尝妒忌的滋味。他和西蒙娜一直处于分分合合的状态中,但直到生命结束前一年,他仍旧流连和她在一起时的「阳光气息」。

文章图片9

加缪与西蒙娜

加缪的第一次婚姻在数学家弗朗西娜出现后彻底宣告失败,他更加排斥持续和唯一的关系。1942年出版的小说《陌生人》中,加缪将吸引力、婚姻和忠诚与「束缚」划上等号。本就不相信婚姻的加缪对亲密关系中的忠诚更加绝望,但仍旧选择与弗朗西娜结婚,并生下孩子。

文章图片10

加缪的第二任妻子弗朗西娜,和其与加缪的一对龙凤胎儿女

相比热烈的西蒙娜,弗朗西娜更加严肃含蓄。据友人回忆,弗朗西娜是一个有些优柔寡断的人,时常会为购买家用征求加缪的意见,当她的母亲和姐姐来到巴黎,加缪会特别不自在,“仿佛有三个岳母”。加缪显然难以扮演传统的丈夫角色,在他心中,弗朗西娜是一个得体善良的妹妹,但不是一个能赋予激情的伴侣。

弗朗西娜是他的最后一任妻子,却不是最后一位爱人。在意外到来的两天之前,他先后写信给在花神咖啡馆相识的丹麦画师密、先锋派演员凯瑟琳·赛勒、演员玛利亚·卡萨雷斯以及《时尚》杂志文案帕特丽夏·布莱克。那时在信中,他对即将回到巴黎,回到他的爱人们身边的欣喜跃然纸上。然而这些爱情轶事也随着那场车祸降临而戛然而止了。

文章图片11
文章图片12

Friedrich Nietzsche (1844–1900)

加缪的遗物里有一本《快乐的知识》,尼采在书中这样阐释爱情——贪婪和爱情,是同一欲望的两种说法。爱情是一种对占有的追求,一种征服和自私。而友情作为爱的延续,更为高尚——「在世界上到处存在一种爱的延续。在延续中,两个人的渴求指向另一种新渴求,指向共同的更高的目标,即位于他们上空的理想。可是,谁熟悉这种爱情呢?谁经历过这种爱情呢?它的正确的名字叫友情。」

最终堕入疯狂,尼采终身未进入一段常规的情感关系。在经历了几次暗恋未果后,尼采遇见了同样追随叔本华的心理学家保罗·雷。据友人回忆,年轻五岁的雷在两人关系中主动扮演了助手和密友的角色。在尼采患眼疾期间,雷会在窗帘紧闭的房间里与他相伴。随后谣言四起,尼采和雷回到山中。

1882年,通过雷的介绍,莎乐美进入了尼采的人生。父亲就任沙皇俄国的将军的莎乐美家境优越,同时钻研哲学和心理学,极大的吸引着尼采和雷——尼采形容三人的关系为「三位一体」。虽然对婚姻也不抱幻想,但尼采仍旧在第二次见到莎乐美后向其求婚,最终被拒绝三次。

文章图片13
俄罗斯女学者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

春天,在陪伴莎乐美回俄国的途中,因为尼采的一时妒忌,三人的友谊走到终点。这段关系虽然短暂,但尼采还是在其中攫取了「超人」和「轮回」的概念灵感。1882年秋末,他写信给莎乐美:“我与同伴们的交往,毁掉了我与自己的关系......”

尼采终其一生的孤独,也是在追求一种自身圆满的「超人」状态,「我」的意志需要不断发展,同样需要追求更能激发自我的「物」。正如尼采对爱的论述:“不是去爱人或去爱众神,不是去爱真理,而是去爱某种状态,某一种精神和感官上完美的感觉:这是一种肯定和赞成。它来自对创造力的一种潮水般的感觉。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

黑塞有一本借由师生之谊反证自我道路的小说。在修道院中,继承了严谨与理性,行思想家之道的年轻教员纳尔齐斯点拨歌尔德蒙走上属于自己的道路——一条和理性相反,诉诸感性和灵感的艺术家之路。在小说的最后,长者纳尔齐斯在年轻之人的病榻边,吐露最隐秘而崇高的爱意:「我之所以爱你,正因为你是你自己」。

同为哲学史上振聋发聩的名字,海德格尔与学生汉娜·阿伦特有关一段超越伦理的师生之爱。1925年,年轻的阿伦特追随海德格尔前往马堡学习,在一节讨论柏拉图的课程上,两人目光交集,爱意突生。

文章图片16

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

海德格尔长阿伦特17岁,而当时阿伦特刚刚成年,介于师生关系,二人的情感发展十分含蓄暧昧。直至次年二月,海德格尔在一封信件中承认了二人纯粹的恋爱关系。然而更为年轻的阿伦特在沉浸爱情的同时,不安的暗涌也在心中翻腾。她在寄给海德格尔的《阴影》中描绘了在不伦爱情中无处安顿的恐惧和作为犹太人的孤独。在随后的信件往来中,海德格尔鼓励年轻的阿伦特独自摸索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

信件之后,二人退回至知己关系,海德格尔扎回哲学世界,开始写作著名的《存在与时间》。对哲学的沉迷和忘我的工作,海德格尔日渐疏忽了与阿伦特的沟通,怠于疏离的情感和情绪的纠结,阿伦特最终决定保持独立人格,离开这段已经变成单方内耗的牵强爱情。

文章图片17

《存在与时间》

925年5月,在《存在与时间》出版的两年前,海德格尔在写给阿伦特的心中提到他对爱的认知:“当被爱俘获时,等于被扔在了最「属于自己」的存在里。爱,意为「我想存在」,于是圣奥古斯丁如是说:我爱你——我希望你「是你所是」地存在。”——这同样是海德格尔在《关于人道主义的一封信》中对自由的界定。

晚年,由于卷入纳粹事件,海德格尔常年隐居在黑森林的小木屋中。阿伦特六十岁生日那年,她收到了来自青年时期老师和爱人的信件。除了生日问候,海德格尔在信中回顾了二人在课堂上的初遇。此后几年,他们每年都会见面,直至二人相继逝去。

或许爱情和人生一样,也是一场关于二元推论的问题:是保质,轰轰烈烈跳进汹涌爱河,在辗转反侧中以身试险,遍体鳞伤也要将彼此镌刻进浪漫叙事之中;或是保量,在信息时代也硬要创造车马慢行的爱情,不过是身边多一个人记录生命经验,细流涓涓,但能贯穿始终。

又或许,它也不囿于一种非此即彼的命题——爱情作为灵感母题经久不衰,正是因为爱的定义始终变化。哲学家给出无数让人大跌眼镜的爱情样本,但但时至今日,我们仍在叩问爱情是什么?它混沌,又高尚;是培养道德腐坏的温床,但如果足够诚实,它本就不受道德束约。

它从来就是一个脱离理性的哲学命题:我们往往给出一个先验的预设,寻找客体,又触发不同的事件去论证属于自己的爱情理论,在亲密关系中碰撞出和外界相处的特殊方法,最终得出名为「自我」的结论。

文章图片18

策划

Max Li、吴亦飞

撰文

Etoile Zong

编辑

Anya

排版

Yiya

文章图片19
文章图片20
文章图片21

栩栩华生集团旗下文化艺术刊物

《纽约时报》艺术中文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