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水上青荇 2023-02-15 发布于山东

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谨慎的事情,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给他传输善良、美好的观念,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

昨天,看《狂飙》,高启盛死了。

他一个重点大学的学生,走了那么多歪路,在本该意气风发的年龄早早死亡了。

在善与恶、好与坏之间,人还是要选择善、好。

但生活中,大多都是普通人,可能会有一点小自私,可能会有一点小狡猾,但这不是恶。

小孩子的人生观塑造,除了父母,还有老师、同学,甚至周围人、网络上的人,都会影响到他。

在孩子三观未成的时候,教给他人性这个东西,他大概率并不会明白。

但,生活中,家人所做的事情所说话的话、老师的教育、同学们的相处,他是都能看得到的。

高启强教晓晨撒谎,安欣说他教孩子撒谎,孩子现在看是不错的,那长大了呢?

高启强跟医院里小男孩聊天,对小男孩说:“如果你有足够的钱,你想吃多少汉堡都有。”

安欣说:“你这叫激发别人的贪欲,人有了贪欲,就控制不住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很有可能就犯罪,他是小孩子,不要这样对他。

人性很复杂,也不是善、恶能概括的。

可以对孩子说:“如果有人打你,你可以打回去。”但不可以说:“打你的孩子是坏孩子,长大了是个恶人。”

可以对孩子说:“那个罪犯做错了事情,所以法律惩罚他。”但不可以说:“那个罪犯生下来就是坏蛋。”

詹姆斯·法隆是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专注研究大脑神经的科学家、终身教授,曾被《华尔街日报》评为十年来成就最大的神经科学家,他研究大脑组织35年,致力于心理变态者的脑部结构研究。

他的家族有变态基因,在对比正常人和异常人脑部扫描图时,他发现自己的脑部结构和这些罪犯的脑部扫描图一模一样。

那他为什么没有成为一个杀人犯,而是成为了一个科学家?

詹姆斯经过研究发现,三个导致成为精神变态的因素为:基因、大脑、环境。三个因素就像三条腿的凳子,相互支撑、缺一不可。

  • 基因:基因出现多处高位突变,即“战斗基因”

  • 大脑:脑部的缺陷或脑损伤

  • 环境:童年早期经受过精神、身体或性虐待等创伤

但是因为詹姆斯有着幸福快乐的童年,尤其是他的母亲,在成长过程中给予了他足够的爱和温暖,虽然,所以虽然他还是成为了一个没有同理心且自私冷漠的人,但却摆脱了家族魔咒,并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

所以,单纯教育孩子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都不是好的选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