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些医学博士生、医学博士生导师发表的医学论文,其中看到相当的一部分内容,都在说人体的疾病,与人体生存的环境、气候没相关,“治病开药方,只要就是看症状就行了”。 对,“是治病开药方,只要就是看症状就行了”。但,一个高明的医生,如果理解病人与周围环境气候所产生的一系列反应,那么,病人可能连药都不用吃。这才是高医。(当然,医生如果不开方,那就没饭吃,但也不能为了突显自己的名气,而去否定几千年来的,中医辨病因素。所以我发现,现在很多纯学院派出身的中医,喜欢学西医那一套,故意钻几千年来的中医牛角尖,通过推翻一些理论因素,来彰显自己的能力。那是走偏走错了哈)。 ![]() 冬天,由于外界天气冷,所以,人体内环境是要比平时热的,易损耗津液而导致阴虚。夏天,由于外界天气热,所以,人体内环境是要比平时凉的,易流失热量而导致阳虚。春天呢,是外界天气由冷逐暖的过程,而人体内环境是由暖渐凉的过程。秋天呢,是外界天气由暖逐冷的过程,而人体内环境是由凉渐暖的过程。这些变化过程,是人体由于外界气候因素的干扰,而产生的正常生理状态。所以,医者必须要考虑到这些,治起病来才事半功倍! 今天聊到这! 祝大家身体健康! |
|
来自: 昵称6582038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