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说家风·心念训练篇】向痛处下手,才会遇到美好的自己

 微国学 2023-02-16 发布于天津

向痛处下手,才会遇到美好的自己

作者:张建云 

朗读:闫震张正伊

校对:张正煊 

题字:韩宜津

监制:丁倩、丁丁

在山上见到一女子做义工,说与大家一起念佛、干活就心里安静,回到家就心烦,就与丈夫吵架。

问她来做义工的目的是什么?
她说:解脱烦恼。
解脱烦恼的目的是什么?我再问。
到达彼岸,她再答。
此言一出,显然是曲解了佛陀的本意:彼岸即是此岸。在此岸逃避者,彼岸不会接受,实则也登不上开往彼岸的船。彼岸世界不是长途跋涉千万里可以达到的,而是此刻转念,喜悦、付出、反省、突破自己的一种智慧,确切地说是一种生活方式。
假如真有彼岸世界,那里的管理者难道希望接受迷茫、痛苦、逃避、软弱、贫穷、浑身是病、性格卑劣如难民一般的这群人吗?
念佛的时候很愉悦,回到现实就痛苦,与喝酒的时候很愉悦,清醒之后就痛苦有区别吗?与好色的时候很愉悦,无色可好就痛苦有区别吗?
什么叫修行?
一边修理自己,一边向美好出行。
前提是:不修理自己,就看不到美好,就遇不到美好,即便美好就在身边也当作平常失之交臂,也当作痛苦逃离躺平。
什么是美好?
别扭、麻烦、烦恼、痛苦,是的,让自己难受的就是美好。别扭、麻烦、烦恼、痛苦都是一层包装,打开包装就是心爱物品,只是很多人把包装和美好一起扔掉。
夫妻吵架是个包装,本质是美好。不信你问吵架的夫妻,是不是为对方好,为这个家好?
孩子有问题是个包装,本质是美好。父母打开包装就可以发现孩子在奔跑,在雀跃,在用望的眼神是期望父母的同行。
情绪焦虑是个包装,本质是美好。哪个焦虑的人不想把日子过得更好,把事情做得更好,让生命更好?
身体得病是个包装,本质是美好。提醒我们以前的生活方式错了,就此改善,珍爱身体,重新来过,健康是福。
生命死亡是个包装,本质是美好。这个生命出离,那个生命来世。这是一种多么高贵的秩序,无人言语,无人约定,彼此遵守。离开的生命是换一种方式去活,体悟大地、山川、河流、日月、风雨、雷电的逍遥,尘归尘,土归土,灵魂空中游。那才是人类永久的家。几十年的岁月无异于租了几十年房子、住了几十年酒店,有的快捷、有的五星,最终退房,回家!
阴天、残月、乌云、雾霭是个包装,离别、失败、受辱、后退是个包装,本质都是美好。只要有信心,只有有耐心,就能等到美好;只要有勇气,只要有行动,就能创造美好。
修行的目的是为了美好,修行的方法是打开包装遇见美好。无非打开包装的那一刻有些难受,但难受不是为了等待美好、创造美好吗?
向痛处下手就是修行。夫妻关系痛,就解决夫妻关系;孩子教育痛,就能解决孩子教育;
身体痛,就解决身体,让身体恢复活力;与父母交流,所谓原生家庭伤害痛,就解决原生家庭伤害,原谅、和解、感恩也就是了。
解决,就是修行。
而,解决之道绝不是逃避和躺平,也绝不是把自己交给算命先生、《易经》大师、寺院道场、古刹山林,更不是某个医生、某家医院、某个教育培训机构,而是把自己交给自己。
任何人都有自己解决自己的能力,医生、寺院、佛祖、圣贤只能给你帮助,不能替你受苦。而他们帮助你的方式还是让你自己解决自己。或者吃药,或者吃饭,或者听课,或者读书,或者念佛,或者干活,或者锻炼打坐,或者大笑开怀,或者流涕痛哭,都是自己解决自己的绝好方式。
请人帮助,但不要完全寄托。因为,会失去自己。失去物品可以再买,失去猫狗可以再养,失去花草树木可以再种,只是失去自己就很难找回了。多少人过着一种失去自己、行尸走肉的迷茫生活呢?
所有的问题、病痛、麻烦、灾祸都是自己制造的,好好的审问自己,而后认真学习、深刻思考、恭心付出、不求回报,祛除侥幸,马上行动!
向痛处下手,那是一层包装,打开就是美好。向痛处下手,那是一层窗纸,勇敢地用手指戳一下,光照过来了,看到外面的美好了吗?那是你的身影。

【我是张建云先生的女儿张正伊,文章片尾题字是我的姐姐韩宜津女士、片头录音是我的同学闫震先生,他们都是我爸爸的学生。文章的校对是我的哥哥张正煊先生,监制是我的姐姐丁倩和妈妈丁丁女士。】

作者简介

张建云   作家、国学学者、全国妇联家庭建设专家智库成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