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教育,古今中外,没有不重视的,但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就不得不说到中国古代的人们,那古人有多么重视教育呢?一个育儿故事或许会告诉你答案! ![]() 北宋的欧阳修出身于封建仕宦家庭,他的父亲欧阳观是一个小官,在欧阳修四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由于父亲做官,廉洁奉公,不谋私利,而且经常以财物接济别人,喜欢交结宾朋,他的官俸虽然不多,却常常没有剩余,所以在他父亲去世后,没有家里留下一间房,没有留下一垄地。 于是家中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了欧阳修的母亲郑氏身上。眼看欧阳修就到上学的年龄了,郑氏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家境贫穷啊,没有钱供他读书,也买不起纸笔,该怎么办呢? ![]() 有一次郑氏看到屋前的池塘边长着荻草,突发奇想,用这些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不是也很好吗?于是她用荻草秆当笔,铺沙当纸,开始教欧阳修练字。欧阳修跟着母亲的教导,在地上一笔一划地练习写字,反反复复地练,错了再写,直到写对写工整为止,一丝不苟,郑氏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等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郑氏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使得欧阳修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后来的欧阳修成为了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对于国家、对于文学等都做出了很大贡献。 可以说没有郑氏对欧阳修的用心教育,就没有欧阳修的伟大成就,就没有他精彩的未来,这就是后人传为佳话的“画荻教子”。 郑氏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却依然不放弃对孩子的教育,她这种重视教育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家长学习!试想:交不起学费,就先让孩子在家里学习;买不起笔和纸,就用荻草秆当笔、铺沙当纸;买不起书,就到邻居读书人家借书给孩子读,在当今的社会,有多少父母能做到这样呢? ![]() 除了这个故事之外,下面两位圣人的名言警句,更是表达了对教育的重视,甚至重视的有点过头了,大家一起看看怎么回事? 《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大意就是说做人,如果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安逸,但是不接受教育,就近似飞禽走兽。看完这段话,大家是不是觉得有点重视过头了呢?其实孟子的本意只是表达教育的重要性。 孟子的这段话这话放在今天来说也是有借鉴意义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今的社会,很多农村父母都太不重视教育,都认为钱最重要,在孩子读到初中的时候,只要家里经济状态不好的、孩子成绩也不好的情况下,就劝孩子早点踏入社会去赚钱,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无疑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对于教育的重视,我们再来看看孔子是怎么说的? ![]()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一天到晚吃得饱饱的没有事可干,不去用心思考问题,那就没有造就了。下棋的人虽然悠闲但也要用心,比起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来强多了。孔子还经常教育他的学生向颜回学习,不要追慕富贵与享受,要用心读书,也足以体现了孔子对教育的重视丝毫不亚于孟子! 孔子和孟子这两位圣人的思想都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都表示了对教育的重视!作为人,有必要应该接受教育,有所学、有所思、有所为,才能称之为人。我们人之所以和动物有区别,就是因为我们人能够接受教育!尤其在当今社会,更应该重视教育,教育传承了人类优秀的文化、有用的社会生活经验和生产经验,不重视教育是没有理由的,所以孟子说不接受教育,就与禽兽没有多大差别,这话虽然有点粗糙,但是理不糙,你们认为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