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29陈何芳,潘慧:实习硕士生为何放弃考博

 高教课堂研讨 2023-02-16 发布于江苏

      硕士研究生的实习体验研究需要追溯一些前期因素,比如读研时为何决定外出实习?有无读博意向是否会影响实习意愿强弱等。从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研究生导师的视角来看,硕士研究生需要好好学习,努力培养研究能力,能够胜任未来从事教育与科研的工作。在社会大众眼里,研究生也是以研究为天职,未来以研究能力回报社会,做出比普通人更大更具知识性的贡献。在对30位实习硕士生的访谈调查中,很多人认为在从考研之初到刚入学的这个阶段,普遍具有强烈的读博意愿,对学术有着极大的憧憬,但最后绝大多数却选择了参与社会实习,走上了偏重实践的道路,不再把学业任务当做成长发展的重中之重。到底是什么改变了他们的想法,他们为何放弃了考博?下文基于访谈材料,从他们关于学术的失察感、失望感、失职感、失配感、失控感五个方面,揭示这些消极感受为何会产生,如何具体影响考博的意愿,以及对实习有何潜在的影响。

方向失察:个人研究方向模糊难以读博

      硕士生如果想要考博,那就是期望能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但博士生最基本的活动是学术研究,需要开展长期的科学研究并不断形成研究成果的积累。这种“研究生涯”的开启,都需要以“研究方向”为前提,也就是在硕士就读期间就要有方向意识,不断明晰自己的研究兴趣,逐渐聚焦到某个研究领域,对所选定的研究对象有较长期的关注,不断获得该方面的学术积累。在这个意义上,硕士研究生阶段就像是一座“桥梁”,衔接着本科和博士研究生阶段。通过这个中介,学生逐渐从学习知识到研究探索,从研究的“广泛撒网”走向“重点捕捉”,实现与博士生阶段相适应的研究聚焦。遗憾的是,有受访者表示,硕士阶段个人的研究方向一直很模糊,难以形成清晰的研究方向和兴趣,因而失去了考博的可能性。比如S25说:“在刚开始读研的时候,我还是想读博的,但学着学着就觉得做学术比较困难。因为导师给的项目,基本上都是一些跟企业的合作项目,并没有什么学术型的研究。所以我在读研期间并没有积累什么学术资本,也就没办法确定读博的方向。”S28也说:“我由于特殊原因换导师了,以前导师的研究方向我还是挺感兴趣的。但是他其实有两个方向,目前更侧重另外一个我不感兴趣的方向。现在的导师又是全新的研究方向,和我的研究兴趣更加不同了,我自己都不知道未来该怎么办,这种状况是没有条件谈考博的。”可见,虽然硕士阶段的教育只是学术研究的一个前置阶段,但它具有奠基性意义,如果在这个期间没有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学术兴趣,“学术梦灭”也就是早晚的事了。

学术失魂:学术功利化与实用性的打击

      在访谈对象中,也有不少具备读博能力的同学,他们在研究生期间也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收获,但依旧选择了实习,背后的原因主要是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比如S23说:“在本科阶段,我会觉得做研究是一门特别高尚、特别有理想和有追求的选择。但是读研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有一定的认识之后,这种观点就改变了。我感觉现在做研究或者说搞学术,会受到很多的限制;再就是现在学术上研究的东西其实并没有很强的实用性,所以研究的意义也是一个问题。”S22也表示:“现在学术圈的环境很糟,感觉大家都太急功近利了,都是在攀比发文章的数量,甚至是发表的速度。好像很多人做研究就是为了发文章,所研究的可能也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再就是,学术界好像就是一个'圈子’,需要你去混,和我当初想的那种纯粹的学术理想非常不同。现在就觉得高校也挺俗的,没有那么高尚和纯洁。”可见,学术的功利化与实用主义,已经影响到学子们的读博选择。纵观如今的学术生态,学术功利化现象层出不穷,学者们的抱怨颇多。它带来的影响还会下移,让那些当初怀有学术梦想的学子对学术圈望而却步,失去了读博深造的愿望。

      值得反思的是,学术跟其他事物类似,其实并没有绝对的美好,在走近学术之后,最重要的是要平衡好自己的心态,明确内心的坚守。再就是“学术性”和“实用性”其实是研究的两个方面,学术性体现研究的性质要求,实用性体现研究的社会功能,二者都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不能简单评判研究的价值。比如当前的一项理论研究,可能并没有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功能,但它在将来也许能发挥很大的作用,这需要时间的检验,科学史上这种故事很多。所以上述受访观点虽然反映了一定的现实,但也可能夹杂了一定的无知与偏见。但这样的认知,显然会减弱他们进一步读博深造的意愿。

导师失职:导师与师门的不良学术生态

       导师的不良影响会减弱学生的考博意愿。访谈中S28谈到:“刚读研的时候我也有学术梦想,有过想读博的打算。但是因为我研究生的导师学术造假,我们需要重新换导师,这样的经历挺打击人的。”S20说:“其实在研究生阶段,你所跟从学习的导师对你的影响很大。我的导师不管是做事风格还是人际交往,都让我感觉不是很好。他自己并不是很有学术热情,对于科研可能就是为了一个饭碗,并没有特别的去追求什么东西。那种学术的理想和热情,我在他的身上没有感受到,甚至连作为一份职业的责任心都不够。同时他又精神压力非常大,甚至给人一种有点抑郁的感觉,因为其他老师都出成果,而他没有成果,怎么看都不太乐观。他对待很多事情都不是太积极,对于学生在科研方面的指导也不够。所以我觉得这对我以后是否选择科研这条路,影响还是挺大的。”S22说:“导师对于学术的态度,对待学生从事科研的态度,最终会传导给学生。而我们导师就比较佛系,不太强求这些,我们也就渐渐失去了学术兴趣。”可见,导师的学术态度和学术热情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

      师门的不良影响会减弱学生的考博意愿。S26说:“如果学生有困难,老师却不能进行迅速的指导,再加上学生的自制力又不够的话,可能就不怎么想搞学术了。我觉得我缺少一个很明确的指路人吧。而且我们师门读博的也很少。”S12说:“我们导师快退休了,而且她其实一直都是一个很开放的人,不会逼着学生必须要做研究,也很尊重每一个学生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所以我们师门都是出来工作的,可能也是师门特色吧。”师门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会形成较为稳定的风格,如果师门有读博的传统,就会增强在校生们对于学术的兴趣;如果师门之中比较多的学生选择工作,同门后续的学生也往往会偏重这样的选择。这就像师门的组织文化,是小范围内的“风气”,产生内部的“从众效应”,也在不同师门之间形成“马太效应”。 所以,导师是否热衷学术,是否对学生有较高的学术要求,会在历届学生中产生“滚雪球”式的连锁反应。所以,师门同样会影响在校生对于学术的实际态度。

能力失配:个体学术能力不及的自评价

      博士学习方式让人担忧“能力失配”问题。很多人通过自己本科四年的努力,甚至是一年备考的努力也能考取硕士。但从硕士走上博士的道路却更加艰辛,不仅仅要付出长期的努力,还需要具有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具备知识建构能力,拥有比较强的学术领悟力等。这些都需要先天的智力,以及后天的长期努力与学术积累才可能实现。访谈中S11说:“我在研究生期间也发过文章,虽然文章是我写的,但是却感觉它并不属于我。因为从最初的问题意识,到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的设计,这些都是导师告诉我的,而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我只是导师想法的执笔者而已。”可见,读研期间即使在学术上有些收获,也并不意味着自身就具备了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网上流行一种说法,“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没有考不上的博士”,意思是“硕士阶段难考取但毕业容易;博士阶段容易考取但难毕业”,或者说“硕士生考取的难度大于毕业,博士生毕业的难度大于考取”,或者理解为“难度系数递增顺序是:硕士毕业、硕士考取、博士考取、博士毕业”,可见博士阶段的学习绝非易事,会让学生面临很大的能力挑战。

      考博备考方式让人担忧“能力失配”问题。在我国“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传统中,考博是一条逆袭的道路,读博士本身也是一种能力证明,是荣耀家庭乃至家族的喜事。但是一旦立志考博,就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自身的兴趣、学识和能力、职业规划、目标院校和专业的各方面状况、心仪导师的实力和偏好等。考博不是一个简单的目标,而是一个具有极高难度、需要多种因素奠基的目标。相对于高考或者考研,考博缺乏同伴的陪伴和激励,缺乏教师的专门指导,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是学术实力的厚积薄发。而论文发表的时间限制也非常苛刻,为了在硕士毕业前发表出来,必须提前半年甚至一年开始投稿,在撰稿和投稿期必须保持高度专注的学习状态。因此,考博是一个人漫长而艰苦的马拉松。因为时间战线长、学习难度高,对能力的挑战很大。

      博士录取方式也让人担忧“能力失配”问题。一般来讲,考取硕士研究生的难度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考研的人群越来越庞大,其中往届备考的人数也越积越多;二是推荐免试的比例居高不下,很多高校“推免”录取的比例达到50%-60%。相比较而言,博士生入学并不像考研注重“考试”。因为博士生招录中很大一部分是“硕转博”,也就是学校设置了招生名额,让优秀硕士生免试申请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对于优势学科或优秀导师而言,如果在读硕士生表现良好,自己也愿意进一步深造,读完硕士可以选择直接转读博士。有些是拿到硕士学位再继续深造,有些是忽略硕士学位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在学年设置上也有一定灵活性。在这些特殊渠道之外,才是最普通的“考博”,以“申请-审核”为主要录取方式。考博成功的目标实现,不仅要求硕士生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水平,而且要求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比如最核心的竞争,是申请读博之前的学术发表。在准备考博的过程中,学生要兼顾正常的学业,同时要争取在学术发表上获得突破。在“申请-审核”制下,学术成果没有竞争力,就很难被录取为博士研究生。考博难度的提高,让很多硕士生望而却步,甚至仅仅因为没有学术发表,而无法进入申请流程。

前景失稳:高成本与不可确定性的叠加

      考博的“高成本”会减弱学生的考博意愿。考博作为一项重大的人力资本投资,预期能带来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收益等优势,对很多硕士生有吸引力。但是考博作为一项学术性选拔,也意味着高风险,录取竞争非常激烈。高风险还包括高成本的付出,比如包括一年以上的时间成本用于备考,耽误求职就业所带来的机会成本,以及在考博过程中付出的精力和心力,甚至辅导资料、网络课程等金钱成本。同时,博士求学和毕业同样具有“高成本与高风险”特征。博士生比硕士生难毕业,主要是因为毕业要求很高。博士毕业论文要求无论在质量还是数量上都远远高于硕士。当前很多高校为了提高硕士生毕业率,常常不再要求硕士生必须发表论文,或者对于发表层次不再限定。而博士研究生则相反,没有高质量的论文发表往往无法申请答辩,对于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延期毕业的博士生较为普遍。博士生延期毕业甚至不能毕业的状况在全球范围内都广泛存在,成为学术含义上的“高成本与高风险”。

      女性对于“读博前景”的担忧更加明显。从年龄上看,即便毫不间断地求学,读完硕士也要到27岁左右,顺利读完博则是30岁左右。这段精力旺盛的青年岁月,免不了有成家立业的压力,尤其是女性还面临着生育压力。如果博士生在科研上遇到困难,或者期刊论文没能按时发表出来,很可能会陷入延期毕业的困境。这样更会影响结婚生子,或者在照顾家庭方面缺乏精力。虽然中国的婚育观念较之以前已经有了一些改变,但社会对于“剩女”“高龄产妇”仍抱有一定的歧视,“结婚生子”“相夫教子”等传统观念仍然对高知女性造成压力。社会的不利环境不仅使得很多女性对学术望而生畏,也使得用人单位暗地里对女性进行区别对待,形成恶性循环。

      男性对于“读博前景”的担忧同样可以理解。男性也不能幸免读博带来的各方面压力,比如S30说:“我有过读博的打算,但还是决定出来工作了。一是该成家立业了,毕竟也和女朋友谈了很多年,该要兑现承诺了。二是家里没矿,以后家庭的重担还是要依靠我自己。而读博有太多不确定性,我没有资本去轻易冒险。”随着近几年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博士生的招生数量虽然有增长,但最终毕业能够留在学术界的比例并不太高。而且即使获得高校教师的职位,学术发展顺利、最终能够晋升教授的比例也不高,这也是全球学术劳动力市场的普遍状况。可见,众多的压力与成本评估,会降低学生的读博意愿。

      总之,受访的实习硕士生出于多种消极感受而放弃考博,首先是方向失察,个人研究方向模糊而难以读博;其次是学术失魂,学术功利化与实用性的现实击碎了梦想;再次是导师失职,导师与师门的学术生态带来负面影响;又次是能力失配,个体学术能力不及的自评价打消了深造念头;最后是前景失稳,高成本与不可确定性的叠加影响深造意愿。上述各种硕士生放弃考博的原因,彰显出学术深造道路的不易,也导致硕士生纷纷转向社会实习,更关注为求职就业做准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